網頁

2007年12月1日 星期六

歸鄉之一1999&之二2007

中東、埃及-1999冬
看見了貧困,也遇見了奢靡;
期許,期許那一天,貧困、奢靡不再,
苦迫俱寂之日到來。
歸鄉,不再作個旅人,
歸向生死還滅之蓮邦。

承天禪寺-佛七-2007冬
熟處轉生 生轉熟
返璞歸真 趣無生

2007年6月4日 星期一

從《佛七講話》談「唯心淨土」


提要

本文探討 經典及古德著述中所詮釋「唯心淨土」義,與 老和尚於《佛七講話》中所開示有關「唯心淨土」的內容與修持方法,其關聯性或共通之處。並參考當今學者所作與「唯心淨土」相關的論著,試著藉此確立現代淨土行者的目標及實踐態度與方法。

【關鍵字】

1、唯心淨土 2、心外無境 3、心境一如 4、西方淨土 5、菩提心

一、 前言

「唯心淨土」一詞,依目前《大正新脩大藏經》所載,最早出現於唐朝.李通玄所撰《新華嚴經論》;而其又以《維摩經》:「唯其心淨即佛國淨,欲生淨土當淨其心。」為立論基礎,詮釋「唯心淨土」之意旨。而後,再有諸多古德於著述中提及與「唯心淨土」相關的議題,並加以闡示。其中,頗多探討其與「西方淨土」的關係。

本文以 老和尚的《佛七講話》為依據,探討 老和尚對「唯心淨土」的詮釋意涵,及起修的目標、方法等。

再者,現代學者當中,亦不乏同樣以《維摩經》「心淨則國土淨」的思想為主,討論「唯心淨土」之現代意義者。筆者亦參考之,試著探索現代淨土行者修學淨土法門應有的態度與實踐方法。

二、 何謂「唯心淨土」

討論《佛七講話》中的「唯心淨土」之前,先將「唯心淨土」作字義上的分析,再參考古德所詮釋「唯心淨土」之意旨,認識何謂「唯心淨土」。

(一)釋名

唯心梵語citta-mātracittamātra二字組成。

cittamind ; aim at intend design , to have a right notion of appear. 注意、思維;專注地構思,對於事物有正確的概念、主張;並有出現、由心所呈現之意。

mātranothing but , entirely only. 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全然只有;也就是唯一的意思。

citta-mātramind-only. 除了專注思惟所顯現的法之外,沒有其他的法存在。此即「唯心」之意。

淨土梵語ketra-śuddhi , buddha-ketra-pariśuddhi

ketrastages of the bodhisattvaearth. 屬於菩薩的舞臺,亦即菩薩示現行菩薩道的地方;地球、世界、土地。

śuddhipurity , purification , cleansing. 純正,淨化,清淨之意。

ketra-śuddhi=淨化的土地,即是「淨土」。

buddhaany being who has become fully awakened (enlightened),任何一位對於宇宙人生真理徹底明白的人,也就是覺悟者,印度話稱作「佛陀」,是真正圓滿覺悟的人。

pariśuddhipari+śuddhi

pariround about fully , according to , more than.

pariśuddhi有完全遍滿清淨,依於純淨,更甚於純淨之意。

buddha-ketra-pariśuddhi指的是佛國土的清淨遍滿。

隋朝.慧遠法師撰《大乘義章》中,對「淨土」一詞作如下的解釋︰

言「淨土」者,經中或時名佛剎,或稱佛界,或云佛國,或云佛土,或復說為淨剎、淨界、淨國、淨土。….此無雜穢,故悉名「淨」。[1]

淨土(pure land)原本是指純淨、無垢、完美、無瑕的土地。佛國土中清淨無染,因其無有雜穢故亦名「淨土」。

因此,亦有將buddha-ketra稱作是「淨土」者。

buddha-ketrathe land or realm of a buddha.

佛的領域、佛的土地、佛的境界,即是佛國、佛土、佛界、佛所教化的世界之意。

【唯心淨土】citta-mātra buddha-ketrabuddha-land is mind-only. 清淨佛國土,是覺悟者正確的思惟所呈現。

覺悟者面對一切境界,經過其清淨心的思惟,所顯現的即是清淨的境界,這樣的境界即是淨土。因此,淨土由覺悟者的清淨心所變現,故言「唯心淨土」。

以上是對「唯心淨土」就字面上所作的解釋。以下,再引用古德著述,說明「唯心淨土」的義理。

(二)解義

有關「唯心淨土」的意旨,古來大德於著作中,多所解釋。今擷取一、二,略述如下。其他部份,請參考本文附錄。

唐.李通玄(635730)撰《新華嚴經論》,及明.袁宏道(1568—卒年不詳)作《西方合論》,均將淨土分判為十種,分別釋義,其名稱及敍述擇要節錄如下:

《新華嚴經論》[2]

《西方合論》[3]

NO.

名稱

釋義

NO.

名稱

釋義

《阿彌陀經》淨土

是權非實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

阿彌陀佛西方淨土

《無量壽觀經》淨土

此權非實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

《維摩經》淨土

是實未廣

變現淨土

維摩經》世尊以足指按地

《梵網經》淨土

是權未實

依他淨土

如《梵網經》云

摩醯首羅天淨土

此為權教。未為實說。

寄報淨土

如摩醯首羅天,如來於彼成等正覺。此為實報淨土。

《涅槃經》所指淨土

此權非實

分身淨土

如《涅槃經》

《法華經》三變淨土

非實是權

變現淨土者

如《法華經》,三變淨土。

靈山會所指淨土

是實非權

恒真淨土

靈山會上所指淨土。

「唯心淨土」

是實淨土

惟心淨土

直下自證當體無心,即是淨土。

毘盧遮那所居淨土

此為實報非是權收

毘盧遮那淨土

諸佛本報國土。

諸方淨土

如東方藥師佛

一心四種淨土

一曰凡聖同居土

《新華嚴經論》分判的十種淨土,其中有六個直接以經典名稱立名。而在《西方合論》中,多以其淨土之意旨,另標其名。如:《新華嚴經論》中的「《梵網經》淨土,於《西方合論》中名為「依他淨土

《西方合論》中的「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含概《新華嚴經論》中的「《阿彌陀經》淨土與「《無量壽觀經》淨土」;變現淨土」包含「《維摩經》淨土與「《法華經》三變淨土」。又,《西方合論》中另立「諸方淨土」及「一心四種淨土」。

二部著作中,名稱相同的有「唯心淨土」與「毘盧遮那淨土」,除名稱相同外,二者對這兩種淨土的詮釋,意旨亦相似。「毘盧遮那淨土」皆指佛的報土,即其自受用土,成就佛果者所居之淨土。於《新華嚴經論》中「唯心淨土」第九,「毘盧遮那淨土」第十。《西方合論》中「毘盧遮那淨土」第一,「唯心淨土」第二。「唯心淨土」在二部論著中的排序都是最接近「毘盧遮那淨土」的,而作者對「唯心淨土」的評價亦與「毘盧遮那淨土」最近。

推知作者認為「唯心淨土」可以作為凡夫未成佛前,即受用「毘盧遮那淨土」之前,修證的最高目標。

「唯心淨土」的部分,分別釋義如下:

《新華嚴經論》[4]

《西方合論》[5]

「自證自心當體無心,性唯真智不念淨穢。稱真任性心無恚癡,無貪瞋癡,任大悲智安樂眾生,是實淨土。以自淨故教化眾生令他亦淨故。是故《維摩經》云:『唯其心淨即佛國淨,欲生淨土當淨其心。』」

「直下自證當體無心,即是淨土。如《維摩經》云:『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經文繁多,不能廣引。大約謂: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夫心是即土之心,土是即心之土。心淨土淨,法爾如故。此語豈非西方註。多有執心之士,卑此法門,以為單接鈍根者,由於心外見土故也。夫念即是心,念佛豈非心淨。心本含土,蓮邦豈在心外。故知,約相非乖惟心,稱心實礙普度矣。」

二者均指出「唯心淨土」者,體證自心無心,即是淨土。

李通玄居士加以解釋:自性中唯有真如智慧,不生淨穢之分別。此時一切作為皆能與真如本性相稱,而無貪瞋癡心;並且發起慈悲心,運用智慧力令眾生亦得安樂,此是真實淨土。因為,自心證得清淨,亦教化眾生令其清淨,清淨的佛國土當然成就。

袁宏道居士直截了當地說:體得無心,就是淨土。亦舉《維摩經》:的經文作證明。對「直下自證當體無心」,並未加以說明。而對「唯其心淨即佛國淨」作如下解釋:土不離心,心清淨土當然也清淨。並以念佛作為令心清淨的方法,說明念到心清淨時,即現清淨國土。有的人以為往生西方淨土的法門,是為接引根機較差的眾生,那是由於以為淨土遠在心外,而不知道淨土不出一心。說有淨土之相,與談唯心並不相違背;雖說體得無心,便是淨土,但如果只求唯心,捨一切方便反而有礙於普度眾生之法。

今將《維摩經》所載經文節錄如下: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6]

《維摩詰所說經》中佛對寶積菩薩開示成就清淨佛國土的方法:直心→發行→深心→意調伏→如說行→迴向→方便→成就眾生→佛土淨→說法淨→智慧淨→心淨→一切功德淨。最後提到,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想要成就清淨的佛國土,應當清淨自心。

清淨的心性為根本,以此為動機發起清淨的行為,不僅自心清淨,亦令眾生清淨,終至成就清淨的國土。此與前《新華嚴經論》中所作解釋相符。

隋.智者大師撰《維摩經玄疏》對此文作如下的解釋:

隨其心淨即佛國淨,觀心性本淨猶如虛空,即是性淨之境,境即國也。故云:心淨即佛土淨也。[7]

《維摩詰所說經》中記載了從直心至一切功德淨等十三個階段,似是從因至果的發展過程。

然而,如何從雜染的凡夫心,修至無染的清淨心?主要在於內心智慧的運用。運用智慧降服種種的無明煩惱,將心還原清淨的本性。能够觀見心性本淨如虛空,達到本性清淨的狀況,就和成就佛國、淨土的境界相同。因此說,清淨的本性,即是清淨的佛國土。

三、《佛七講話》中的「唯心淨土」

本文主要在探討 老和尚對「唯心淨土」思想的詮釋意涵,以下引用 老和尚著述中,提及與「唯心淨土」相關的法要,說明之。

心淨則國土淨,是講萬法一心,皆由一心所變。萬法一心,當然一心就是萬法。如果執著一心,墮入一邊;執著萬法,又墮入一邊。會入萬法一心,叫一真法界。[8]

萬法皆由一心所變現,一心生萬法。一心是萬法的根源,萬法是一心的表顯。二者不一不異,萬法就是一心,萬法當然包含國土,心清淨萬法皆清淨,國土當然亦清淨。所以,「心淨則國土淨」。

老和尚並提醒若執著一心而捨萬法,僅僅強調唯心,而捨一切方便;或僅執著萬法,執著外境種種表相,不明唯心所現、唯心所造之理,均墮入一邊。

若會萬法一心之理,入一真法界,即成就「唯心淨土」。

探討 老和尚「唯心淨土」的意旨,再從以下三點作說明。第一、心外無境,詮釋「唯心」之理。第二、心境一如,解釋心與境不二不別。「唯心」亦假名而已。第三、唯心極樂,闡示「唯心淨土」與「極樂世界」的關係。並藉此了解 老和尚將「唯心淨土」思想,會入念佛迴願往生極樂的見諦。

(一)心外無境

「唯心」之理,其所依據的理由為何?引用 老和尚的開示加以說明如下:

一切境皆由心現,心外無境。一心可現十法界。心有善念,則入三善道。心有惡念,則現三惡道境。心念聲聞,便現聲聞境界。心念緣覺,便現緣覺境界。心念菩薩,便現菩薩境界。心念佛,自然便現佛境界。[9]

「一切境皆由心現,心外無境。」即是唯心之意。十法界中的佛法界,便是淨土。「心念佛,自然便現佛境界。」即是所謂「唯心淨土」。而凡夫依其情見,娑婆即成穢土。我們身處娑婆,面對境界有苦樂之感,源於內心所產生的苦樂分別。聖者雖身在娑婆,往往神棲淨土,面對一切境界悠然自得,故說淨土唯心所現。

因為心外無境,一切境皆是由心所現,由心所造。十法界原來祇是一心。此心橫遍豎窮,括法無餘。所以佛說「心外無法」,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所以十方世界,無一微塵許法不是由心變現的。質言之,十方世界無一微塵許法不是你的心。[10]

從六道→聲聞、緣覺、菩薩,乃至佛法界,共十法界,都不出一心所生。因為一切境界皆由心現。十法界之廣大,卻只在一心,由此一心概括無餘。

「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心起什麼念頭,即現什麼境界。現何境界,亦源於心起何念。

佛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外面起什麼境界,都是你自心所現。你有什麼心,必現什麼境。大家要切記,念佛法門貴在調心。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祇要心淨,佛土自淨。[11]

藉著觀察外境的現象,即可覺察內心的念頭。因此, 老和尚接著開示「念佛法門貴在調心。」便是提醒我們用功的下手處,在於調整自心的念頭。

「祇要心淨,佛土自淨。」只要心清淨,佛土隨其心淨自淨。

念佛人,應在繁忙中發心念佛,應在煩惱中發心念佛,應在憂患中發心念佛。不可只求清淨環境、不求心。[12]

接著 老和尚勉勵念佛行者,處處是道場。

繁忙、煩惱、憂患源自於內心,應發心念佛,要求自心清淨,而不是再另外尋找一個清淨的環境來修行。因為,淨土不在外在環境,而在行者的清淨心中得。

(二)心境一如

淨土唯心所現,是否有一「唯心」可得?

心與佛都是相待緣起,無所有,不可得嘛。[13]

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能、所」是相待緣起,非實在有。

「心、境」二者亦如是,所以說「心生則法生」,心起的當下才有境現之時。說心,對境言心。說境,對心言境。

前面的部份已說明「境」是唯心所現。於此,更說明「心與境都是相待緣起,無所有,不可得嘛。」

虛空根本沒有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啊!虛空無量無邊,那有十方呢?十方,是眾生給它分的。所以,十方法界,眾生唯心所造。虛空沒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它就叫做一真法界。[14]

十法界都是「一真法界」,因眾生心生分別,才有十法界之別。就像虛空一樣,東、南、西、北、四維、上、下之分,源於眾生的分別心,它本來沒有分別。虛空好比眾生的本性,同一清淨平等。若心不起分別,從十方中覺悟原來同一虛空,即證入實相之理,入一真法界。

『性具十法界』。心念天,就具天法界。心念人,就具人法界。乃至心念地獄,便具地獄法界。所以心念佛,便具佛法界。法界須借因緣起。如果說不念佛,性就具佛法界,或者不念地獄,性就具地獄法界,那是破壞緣起。既破緣起,就破了法界,歸於斷滅。[15]

十法界是一真法界,無自性,隨三途的因緣即現三途法界,有人天的因緣即現人天法界,具佛的因緣即現佛法界。十法界中的佛法界即是「淨土」。因此,淨土也是一真法界。

法界無界,橫遍豎窮。此心無性,也是橫遍豎窮。所以,此心即是法界。法界即是佛,所以此心即是佛。法界無界,叫一真法界。[16]

淨土由心所變現,如前所說「心性本淨猶如虛空」,虛空即橫遍豎窮。此心無性,如一真法界亦不生不滅、非空非有。

佛實無土。而言有者,以眾生解微惑重,故以福樂引之行善。蓋聖人接物之近迹耳。[17]

國土淨穢,源於眾生心淨穢之別。不僅如此,國土之成壞,亦因眾生心分別而不同。雖說淨土,佛實無土,但眾生迷惑不解。聖者藉此引導眾生厭穢欣淨,而起去惡生善之心行。

佛土既無,何來唯心。唯心亦是佛為教導眾生所安立的假名。

輪迴六道或往生淨土,在於心念,心念六道即輪迴六道,心念清淨即生淨土,心與境不二不別。淨土唯心,無一實在的淨土可現。唯心亦是假名,對境而言心,無一實在的心可得。

老和尚開示:

心是空的,國土是空的,它是一個,所以心淨國土淨。[18]

心是空的,國土也是空的;所以說:「心境一如」,心、境均無自性不可得,說唯心亦不過是假名而已。

(三)唯心極樂

古德多有將「唯心淨土」與「西方淨土」作比較解釋, 老和尚於《佛七講話》中亦有同時提到二者之開示。今舉例說明之:

《龍舒增廣淨土文》卷1

《佛七講話第五集》

論其理,則能淨其心,故一切皆淨,誠為「唯心淨土」矣。

約實相來說,說西方,十方皆是西方。為什麼呢?於「一真法界」之中,一即一切。

論其跡,則實有「極樂世界」。

約諸法來說,佛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譬如良材可以雕刻物像而極其華麗,必加以雕刻之功,然後能成,不可據指良材而遂謂極物像之華麗也。[19]

佛把甚深之法,以大方便來說。[20]

「唯心淨土」,是約實相來說,即龍舒居士所言:「論其理。」極樂世界,是約諸法來說,亦即「論其跡。」

譬如一塊上好的木材,要成為華麗的物像,必定得經過一番雕刻的工夫。而不是指著一塊木頭,說這就是華美的物像。

世尊說有西方極樂世界,開示眾生念佛法門即是雕刻自心最直捷圓滿的方法,將清淨心從無明煩惱中開顯出來。本來至理絕言,不可得更不可說,然諸佛為度眾生開種種方便,而念佛法門更是方便中的大方便,心念佛即現佛境界。

華麗的物像始終未離開木頭而存在;木頭雖經雕刻成為華麗的物像仍不失其本頭之本質。「唯心淨土」與極樂世界亦如是,二者不一不異。「唯心淨土」藉極樂世界而顯,極樂世界中隱含「唯心淨土」之義。

即同淨土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904975)所指:「理實應緣,無礙事之理。事因理立,無失理之事。[21]

恆清法師於其所發表的〈禪淨融合主義的思惟方法〉一文中指出:

永明除了將禪淨合一建立在理事不二的理論架構上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方法是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理論,作為其禪淨融合的依據。其意指阿隬陀佛與極樂淨土俱在自己心中,從自性中去發覺佛性和淨土。因之,永明所提倡的不是「指方立相」的淨土,而是「唯心淨土」和唯心念佛。[22]

老和尚開示:「往生,是往生我們心中的極樂世界,絕不是往生心外的極樂世界。[23]亦非「指方立相」的淨土,而是將「唯心淨土」思想,融入持名念佛求生西方的修行法門之中。

法界既是緣起,故以信願念佛因緣,求生西方。西方淨土,即是一真法界。論體則法界圓融,論宗則信願持名,論用則放下無礙往生。[24]

法界待緣而起,隨何種因緣,即成就何種法界。西方淨土即一真法界,它的成就也是緣起。論其體性則法界圓融無礙,處處「唯心淨土」。論其宗趣則信有阿彌陀佛,願生極樂世界,持念彌陀名號。修行念佛法門,對任何境界放下無礙,終得自在往生。

四、「唯心淨土」的實踐

清淨因心現清淨國土,眾生的清淨心與成就的清淨土,同一空性了不可得。然而,約事相來說,從雜染的凡夫心到無染的清淨心之間,似乎仍有一段路程,等待淨土行者去實踐。所以,理雖如此,仍須假藉事修因緣。

《維摩詰所說經》:「雖知諸佛國 及與眾生空 而常修淨土 教化於群生」[25]

「而常修淨土」,常應修習淨土行,即「行淨」。「教化於群生」,自淨而後並引導眾生亦歸向清淨,亦即「眾生淨」。最終,圓滿心中的清淨國土,成就「佛土淨」。

(一)念彌陀

老和尚常教念佛,稱念彌陀名號與「唯心淨土」又有什麼關係呢?

既明唯心之旨,便應不廢事修。彌陀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我今一念迴心念彌陀便是始覺,往生極樂親見彌陀便是本覺。[26]

以持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方法,開顯我們清淨的本性。也就是如 老和尚所說:「仗一句阿彌陀佛,喚起我們的法身。」[27]我們開始念佛時,便是始覺,開始踏上覺悟之途。念佛念到心清淨時,便是本覺,也就是淨土成就,還歸本來面目親見彌陀之時。

按照理性講起來,眾生本來是清淨覺,因為妄動情念,所以落入不覺,不覺以後就落入苦道,因為厭苦的關係,就開始覺,叫做始覺。始覺就是念佛,我們念佛就是始覺。由於始覺以後,分證覺。分證究竟圓滿,叫圓滿覺,圓滿覺以後就是本覺,叫始本合。我們念佛就是始覺,往生西方就是本覺。我們借念佛因緣,原路歸家。[28]

眾生本具佛性,只因無明、妄想、煩惱、造業,落入生死輪迴苦道。終因厭苦的關係,欲出離生死,不再念種種的欲樂。而念佛,以佛為榜樣,向佛看齊,漸漸能够不再造業,不生煩惱,不起妄想,開始分破無明,由始覺得分證覺;直到無明破盡,究竟圓滿,證圓滿覺。圓滿覺以後就是本覺,顧名思義是本具的覺性,既是本具,故說原路歸家,只是走回來處而己,也就是藉念佛因緣開顯我們本有清淨的覺性。

不要找你的覺性,覺性沒有,本來無一物。攝住六根,不使六塵染污六識,你就可以證入你自己的清淨心。心既然清淨了,沒有分別。既然沒有分別,所以此心橫遍豎窮。既然橫遍豎窮,所以清淨佛土就是你的清淨心。所以說『西方極樂國,去此十萬億,與我介爾心,初無彼此異。』[29]

覺性是什麼?它在什麼地方呢?

老和尚開示:覺性沒有,不要找您的覺性。那要怎麼做呢?

老和尚教我們:攝住六根眼對色、耳聞聲、鼻聞香、舌嚐味、身覺觸、意對法,根對塵時不起染污之心,亦即心不隨境轉,不因境界順逆而生憎愛。如此,不使六塵染污六識。

此時,心清清淨淨,沒有分別,廣大無礙能含攝萬法,就是清淨佛土。所以說「西方極樂國,去此十萬億,與我介爾心,初無彼此異。」

(二)菩提心

念佛人,持念彌陀名號,往往最終目標在發願迴向往生。而經典中載明,不論上、中、下輩,往生的條件,都有專念彌陀名號及發菩提心。[30]什麼是菩提心呢?

所謂上求下化叫菩提心,念佛人一定要發菩提心。云何發菩提心呢?上求無上佛道,下化九道眾生。這個心與佛齊等,所以稱之為無上菩提心。[31]

發菩提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佛道,證得自己解脫清淨外;下化眾生,亦教化眾生,令其同得解脫清淨。好比,世間人的有福同享。只是這兒同享的範圍極廣,世間人往往有福與親朋好友共享而已,發菩提心者,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不僅僅是對親家,還包括冤家,更包含不認識的人。再者,不僅是人道眾生,還有地獄、餓鬼、畜生等,即「九道眾生」,都是發菩提心者度化的對象。

念佛,除了持念「佛名」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即是念「佛心」。發起菩提心,有與佛齊等的心量,才可能成就與佛一樣的清淨國土。因此,念佛必定得加上發菩提心才成名符其實的念佛人。所以,發菩提心更是往生西方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

(三)淨土行

發起菩提心後,依此付諸於實踐的便是菩薩行。如何是能够與無上菩提心相應的菩薩行呢?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薩必須修行「淨佛國土」。而菩薩成就嚴淨國土,正是為了成就眾生,即是由於菩提心願的願力所使。而菩薩的淨土,因有清淨的眾生來生其國而得成就。因此,所謂「淨土」,不只是莊嚴「器世間」,「有情世間」的淨化才是根本。[32]

在完成「佛國淨」及「眾生淨」之前,必定先有行者的「心淨」與「行淨」。此處所要討論的便是「行淨」的部份,也就是當前淨土行者如何將「唯心淨土」的理念,加以具體實踐。

《池畔蓮鈔 第一集》記載,老和尚開示:「三業清淨是事邊說,唯是一心是理邊說。」因此,可由清淨身、口、意三業著手。又說:「至心念佛之人,便得一心不亂三業清淨。

心念佛,意業清淨,身業、口業自然亦隨之清淨。然而,如何藉著念佛修正我們的三業,令其清淨?

最初你具有戒相慈心不殺是第一個,見殺生的,就起憐愍心;身不掉散就不喜歡遊蕩,口不掉散就沒有閒雜話,意不掉散就不亂打妄想。慢慢地又有幾種表現,第一個,個性慢慢轉變了,他的氣質慢慢變化了,慢慢地他的聲音和容貌會轉變,他的聲音自然而然的有種和靄、慈悲的聲音,他的容貌自然而然的有一種慈祥,再看他的眼神是和平的,非常慈悲的、祥和的。你自己考察你自己,如果有這幾種現象,那證明你念佛進步了,如果不然,相反地愈來愈壞,那你念佛恐怕是一點功德沒有。[33]

由以上這一段文,可以看出藉由念佛進步而清淨三業,循序漸進的情形。同時,亦可藉此觀察是否至心念佛。否則, 老和尚說:「恐怕是一點功德沒有。」

老和尚於佛七開示中常提醒,念佛要都攝六根,心不被境轉,面對不圓滿的外在環境,不要因此而感到不如意,因為一切唯心所現。但並不意謂著因此而不去維護外在的環境,令其清淨。所以, 老和尚亦開示:莫起心礙境。[34]

世間的事說起來,沒有礙心的,都是起心礙境。起心礙境有三種心──貪心、瞋心、癡心。[35]

「起心礙境」就是起染著心,妨礙環境。

環境有兩種:一是有情世間,一是器世間。有情世間即眾生,器世間即國土。然而,如何不礙世間,令其清淨?

如果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不生煩惱,不造惡業,在家自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外自然尊敬長上,朋友信義,一切眾生互相和諧,社會自然安寧。如果到了那一天,就名之為西方極樂世界。[36]

每個人都不生煩惱,不造惡業,即是「眾生淨」。 老和尚說:「如果到了那一天,就名之為西方極樂世界。」此時成就「佛土淨」,此土名為「西方極樂世界」。

以下是 印順導師所述,淨化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的實踐方法,與 老和尚所作開示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於自心淨化,能從自他關係中得解脫自在,更能實現和樂清淨的人生理想於世間。所以說:『心淨則眾生(有情)淨』。佛法的德行,不但為自他相處,更應從自心而擴大到器世間的淨化,使一切在優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滿生意的和諧。[37]

所謂的「自他關係」即父子、兄弟、朋友等,將自心的淨化擴展至一切眾生。眾生均得解脫自在,即不生煩惱、不造惡業,互相和諧,達到「有情世間」清淨。社會安寧,即是器世間中的一切存在優美而有秩序,終至「器世間」清淨。

前文提及,菩薩發菩提心下化眾生,其對象不僅止於人道眾生,而含概世間萬物。因此,「器世間」包含一切眾生生存的大環境。而能够供給世間萬物一個充滿生意的生存的空間,才稱得上是「器世間」清淨。

於是,再有將器世間清淨的實踐範圍擴展至維護生態平衡,建立永續發展社會者,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維護生態系的完整性與良好的運作狀態;

(二)建立和維持一個能夠健全運作的社會。

那麼,國土淨的最切合實際的行動,莫過於能夠使生態系充滿活力與使社會永續長存。[38]

一旦大環境被破壞,無疑地將威脅許多生物的生存。因此,除了消極地不殺生,更應積極地護生,作好環境保護,避免間接殺害生物,或許如此才真實圓滿不殺生戒。

淨土行的實踐,以事相作說明。本文僅提出極少的部分,若加以廣說有無量的「淨行」。然而,「心淨」仍是其最主要的關鍵,也就是行為的動機純淨,充滿善意,無貪瞋癡。

「心淨」與「行淨」即大乘菩薩修行的自利與他利二行。二者有其共通性。[39]

參考本文釋名的部份,「唯心淨土」指的是覺悟者心中的淨土。所謂覺悟者,覺悟無常、苦、空、無我之真理,達到「心淨」。心淨者,既了無常、苦、空、無我之理,必然發起無私救度眾生離苦得樂之行,成就利他的「淨行」。

行者的發心與佛心相應,即能發展出與佛相應的行,成就與佛相應的淨土。

五、結語

至理絕言,然佛為度眾生,為令眾生同沾法益,依二諦說法。談「唯心淨土」與「西方淨土」,亦依二諦而說。「唯心淨土」從理上說,離相無相;「西方淨土」從事相上談,說有西方極樂世界。因此,雖成就西方淨土,而不執著有國土眾生;雖知心外無境,國土及眾生空,仍不妨修淨土行,廣度眾生。若空談唯心,不假修行次第,即成不信因果之輩,落入斷邊。又只談西方淨土,不解唯心之理,恐落執有之咎。

依第四個部份「唯心淨土」的實踐,略知現今淨土行者可以遵行的方向與方法。期許將持念彌陀名號,發菩提心,及修淨土行,落實於現存的時間與空間之中,才不成為空談。

「唯心淨土」之理甚深,實非末學解行具緩之輩能力所及;雖如此,仍不揣淺陋撰寫此文。旨在發起抛磚引玉之效,期盼更多的淨土行者,提出更正確合宜的方向。讓行者能够將「唯心淨土」的理念付諸於實踐,畢竟這個題目終非紙上談兵而已,急待身體力行。此文諸多疏漏之處,尚待前輩、來者不吝指正。


附錄

茲將中國古來大德著作中,有關「唯心淨土」的解釋,僅就所聞作表如下。

作者

著作

相關內容

唐.李通玄(635730,華嚴學者)撰

《新華嚴經論》

第九「唯心淨土」者

自證自心當體無心,性唯真智不念淨穢。稱真任性心無恚癡,無貪瞋癡,任大悲智安樂眾生,是實淨土。以自淨故教化眾生令他亦淨故。

是故《維摩經》云:唯其心淨即佛國淨,欲生淨土當淨其心。是實淨土。[40]

唐.懷感(生卒年不詳,淨土宗僧)撰

《釋淨土群疑論》

淨穢兩土由淨穢二業,令其自心變現作淨穢相。此淨穢相是淨穢心現,心淨土淨,心穢土穢,各由自心。心既有殊,土寧稱一。故曰:一質不成故淨穢虧盈。佛未足指按地,穢盈而淨虧。佛已足指按地,淨盈而穢虧。如《維摩經》說。故知,身子梵王二心各異,所現之土淨穢有殊,不可言其一。故曰:一質不成故淨穢虧盈。[41]

唐末五代.延壽(904975淨土宗六祖)集

《宗鏡錄》

如《首楞嚴經》云:『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古釋云:『思者意也。國土不壞,由心分別。見國土壞,由意思影像,法塵生滅,報處還然,能受生滅之遷變。又生人見國土,死人則見壞,皆由意生法生,心滅境滅。』十四科淨土義云:經有恒沙佛國者,皆是聖人接物之近迹,佛實無土。[42]

唐末五代.延壽述

《萬善同歸集》

問:「唯心淨土」,周遍十方,何得(=能)託質蓮臺寄形安養?而興取捨之念,豈達無生之門?欣厭情生,何成平等?

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

《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故知識心方生「唯心淨土」,著境秖墮所緣境中。既明因果無差,乃知心外無法。又平等之門,無生之旨,雖即仰教生信。其乃(=奈)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重。須生佛國以仗勝緣,忍力易成速行菩薩道。

《群疑論》

問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觀眾生如第五大。何得取著有相捨此生彼?

答:諸佛說法不離二諦,以真統俗,無俗不真;以俗會真,萬法宛爾。經云: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成就一切法者,世諦諸法也。而離諸法者,第一義諦無相也。又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常修淨土行,教化諸群生。汝但見說圓成實性無相之教,破遍計所執畢竟空無之文。不信說依他起性因緣之教,即是不信因果之人。說於諸法斷滅相者。[43]

宋.元照(10481116,律僧)述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圓覺》云:眾生佛土同一法性。

《普賢觀經》云:毘虛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住法性諸佛如來所遊住處強名為土實非土也,此謂「唯心淨土」。[44]

南宋.宗曉(11511214)編

《樂邦文類》<「唯心淨土」說圓辯法師道琛>

當知十界四土,若淨若穢,不離我心。此心全是妄念,以本具故,具足百界千如依正等法,此但直具而已。若達全具為遍,遍彼生佛,彼彼生佛互遍亦爾。趣舉一法是法界之大都,互具各具互融互攝。參而不雜,離亦不分,一多自在,不相留礙。夫如是者,豈有娑婆釋迦樂邦彌陀,而離我心耶。故曰:「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也。

然則唯心之言足矣,又何謂之過十萬億佛土耶?當知,經旨乃是以理揀情說之。何者情生則十萬迢遙,唯心乃一念理是。

若爾唯心而已,何云淨土?須知體非因果,一念唯心迷悟既殊,因果宛爾。彌陀果悟,我等因迷。忻厭心生,順佛勸往故云唯心,又稱淨土矣。[45]

南宋.宗曉編

《樂邦遺稿》<圓辨法師說「唯心淨土」>

今於寶珠集又得其要曰:「唯心淨土」一而已矣。良由彌陀悟我心之寶剎,我心具彌陀之樂邦。雖遠而近不離一念,雖近而遠過十萬億剎。譬如青天皓月影臨眾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水月一際自然照映者也。[46]

南宋.宗曉編

《樂邦文類》<「唯心淨土」文姑蘇禪師守訥>

佛說極樂淨土,普勸娑婆群生,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然學頓者,拂之為權說。不通理性者,泥之於事相。吾甞學唯識,唯遮外境,識表自心。心外無境,境全是心。心法遍周,淨土豈離乎當念。生佛同體,彌陀全是於自心。總攝有情,誠無凡聖之異。融通法界,寧有遠近之區。

《首楞嚴經》:心存佛國,聖境冥現。唯闡提無信根者,則十萬億佛土,遠隔他方之外矣。

天衣懷禪師,一生迴向淨土。問學者曰:若言捨穢取淨厭此忻彼,則取捨之情,乃是眾生妄想。若言無淨土,則違佛語。夫修淨土者,當如何修?復自答曰: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若明此旨,則「唯心淨土」,昭然無疑。[47]

元.普度(?~1330)編

《廬山蓮宗寶鑑》卷2<攝心念佛三昧調息法門>

《寶鑑》云:凡修禪定,即入靜室,正身端坐數出入息,從一數至十,從十數至百,百數至千萬。此身兀然此心寂然,與虛空等不煩禁止。如是久之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時覺此息,從毛孔中八萬四千雲蒸霧起。無始已來諸病自除,諸障自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爾時見徹不用尋人指路也。今此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凡欲坐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禪定,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虛空等。久久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48]

元.普度編

《廬山蓮宗寶鑑》

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身土,毘盧不逾下凡之一念。智者云:豈離伽耶別求常寂光土,須知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善觀心者,一切萬法唯心本具耳。」[49]

元.天如則著

《淨土或問》

極樂遍在一切處,舉一而全收也。如帝釋殿上千珠寶網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雖珠珠互遍,此珠不可為彼,彼珠不可為此。參而不雜,離亦不分。一一遍彰,亦無所在。極樂淨土即千珠之一,十萬億國亦各千珠之一,至若三乘人天。下至地獄餓鬼畜生脩羅,一一無非千珠之一。阿彌陀佛亦千珠直示一珠,見一佛即見十方諸佛,亦見十方九界眾生。微塵剎海十世古今一印頓圓,無餘法矣。如上所引,皆佛祖聖賢遞相發揚之明訓也。知此則知諸剎諸塵塵塵皆唯心之極樂也。一塵一佛佛佛皆本性之彌陀也。復何疑哉。[50]

明.妙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此心遍一切處,尚不聞於地獄,何止極樂。但地獄苦處今順性而求離,極樂九品今順性而求生。但依修多羅教。順佛法音,求離苦得樂從凡入聖,實不出吾之心性,故名惟心淨土本性彌陀。[51]

明.大佑(13341407,天台宗僧)集

《淨土指歸集》

欲達「唯心淨土」,先了諸法互融。

世人不解,遂執方寸之心為淨土。以經中佛說國土莊嚴,悉是表顯,皆無實法,自招謗法之咎。須知心外無法,故曰唯心。

經云: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徧滿,無壞無襍。十方諸佛,九界眾生,色心依正,至於一塵一毛,隨舉一法,皆百千燈中之一燈也。

行人一念如在東一燈,彌陀淨土,如在西一燈,以其光徧滿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外無土,土外無心。此即事之理,「唯心淨土」也。

以無壞無襍故,此燈彼燈,不相混亂。心自是心,佛自是佛,淨土自是淨土。即此土眾生,念彼土之佛,而求往生。此即理之事,西方淨土也。

雖分事理,實非兩途。

若局於西方,而不達唯心,則得事失理。雖未能稱理,佛神力故,亦得往生。雖居下品,亦無退轉。

若局自心,而不求西方,則事理俱失。

以不求生,故不得往生,此失事也。

以不知心外無法故,定執此方寸為心,昧心法圓融之旨,此失理也。」[52]

明.袾宏(15321612,淨土宗八祖)述

《阿彌陀經疏鈔》

蓋繇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承上殊因妙果,正繇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無念之念,謂之真念。又念體本空,念實無念,名真念也。生無生者,達生體不可得,則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是名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如後教起中辯。故知終日念佛。終日念心。熾然往生。寂然無往矣。心佛眾生者。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蓋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諸佛心內眾生,念眾生心中諸佛也,故云一體。中流兩岸者,娑婆喻此,極樂喻彼。始焉厭苦欣樂,既焉苦樂雙亡,終焉亦不住於非苦非樂。所謂二邊不著,中道不安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矣。」[53]

明.袁宏道(1568—卒年不詳)撰

《西方合論》

二惟心淨土者。直下自證當體無心,即是淨土。

如《維摩經》云: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經文繁多,不能廣引。

大約謂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夫心是即土之心,土是即心之土。心淨土淨,法爾如故。此語豈非西方註脚。多有執心之士,卑此法門,以為單接鈍根者,由於心外見土故也。夫念即是心,念佛豈非心淨。心本含土,蓮邦豈在心外。故知,約相非乖惟心,稱心實礙普度矣。[54]

清.虞執西.嚴培西同錄

《雲棲淨土彙語》

蓮池大師:「有謂「唯心淨土」,無復十萬億剎外,更有極樂淨土。此唯心之說,原出經語,真實非謬。但引而據之者,錯會其旨。

夫即心即境,終無心外之境。即境即心,亦無境外之心。

既境全是心,何須定執心而斥境。撥境言心,未為達心者矣。

或又曰:臨終所見淨土,皆是自心,故無淨土。不思古今,念佛往生者,其臨終聖眾來迎,與天樂異香幢幡樓閣等,惟彼一人獨見,可云自心。而一時大眾,悉皆見之。有聞天樂隱隱向西而去者,有異香在室,多日不散者。夫天樂不向他方而西向以去,彼人[>]故,此香猶在,是得謂無淨土乎。

圓照本禪師,人見其標名蓮品。豈得他人之心,作圓照之心乎。

又試問:汝臨終地獄相現者,非心乎?

曰:心也。其人墮地獄乎?曰:墮也。夫既墮地獄,則地獄之有明矣。淨土獨無乎?心現地獄者,墮實有之地獄。心現淨土者,不生實有之淨土乎?

寧說有如須彌,莫說無如芥子。戒之戒之。」[55]



[1] 隋.慧遠,《大乘義章》卷19(CBETA,T44,no.1851,p.834,a10-22)

[2]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卷6(CBETA,T36,no.1739,p.759,b20-p.760,a4)

[3]明.袁宏道,《西方合論》卷1(CBETA,T47,no.1976,p.390,a11-p.392,a27)

[4]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卷6(CBETA,T36,no.1739,p.759,c22-26)

[5]明.袁宏道,《西方合論》卷1(CBETA,T47,no.1976,p.390,b11-23)

[6]《維摩詰所說經》卷11佛國品〉(CBETA,T14,no.475,p.538,b26-c5)

[7]隋.智顗,《維摩經玄疏》卷6(CBETA,T38,no.1777,p.560,b15-21)

[8]釋智諭,《佛七講話四、五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331

[9]釋智諭,《佛七講話第一集》,(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80

[10]同前註,p.109

[11]同前註,p.154

[12]釋智諭,《池畔蓮鈔一.二集蓮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6),p.314

[13]釋智諭,《佛七講話第一集》,(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50

[14]釋智諭,《佛七講話二、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162

[15]釋智諭,《佛七講話第一集》,(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48

[16]釋智諭,《佛七講話二、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287

[17]明.袾宏,《阿彌陀經疏鈔》卷2(CBETA,X22,no.424,p.634,b19-21//Z1:33,p.196,a16-18//R33,p.391,a16-18)

[18]釋智諭,《側聞散記第三集》,(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1996),p.100

[19]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卷1(CBETA,T47,no.1970,p.255,c9-15)

[20]釋智諭,《佛七講話四、五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293

[21]五代.延壽,《宗鏡錄》卷15(CBETA,T48,no.2016,p.496,b14-15)

[22]釋恆清,〈禪淨融合主義的思惟方法─從中國人的思惟特徵論起─〉,《臺大哲學論評》,第十四期,1991.01p.242

[23]釋智諭,《佛七講話第一集》,(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94

[24]同前註,p.158

[25]《維摩詰所說經》卷28佛道品〉(CBETA,T14,no.475,p.550,a1-2)

[26]釋智諭,《池畔蓮鈔一.二集蓮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6),p.153

[27]釋智諭,《師父的話》,(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6),p.74

[28]釋智諭,《佛七講話二、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104

[29]同前註,p.273

[30]《佛說無量壽經》卷2:「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CBETA,T12,no.360,p.272,b16-c10)

[31]釋智諭,《佛七講話二、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249

[32]參閱釋惠敏,〈「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1997.07p.28

[33]釋智諭,《佛七講話二、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112

[34]釋智諭,《佛七講話第一集》「如果你成天不是起心礙境,不然就是引境礙心,這種是大愚癡人。不要說往生不得,他連保住人身都難以辦到。所以大家要注意到,如果心要一起障礙,環境使你心起障礙,或者是你的心對環境起障礙,趕緊念佛。總教你活得自自在在,那你臨命終時,才能灑灑脫脫,才能得往生。如果起心礙境,引境礙心,都是叫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那是生死流。」,(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305

[35]釋智諭,《佛七講話六、七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49

[36]釋智諭,《佛七講話四、五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74

[37]釋印順,《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85),p.182

[38]參閱林朝成,〈心淨則國土淨──關於佛教生態觀的思考與挑戰〉,《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85

[39]參閱平川彰,〈淨土之現代意義〉,《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exchange/conference/3cicob/Abstracts/Hirakawa.htm(檢索日期︰2007/5/27)。

[40]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卷6(CBETA,T36,no.1739,p.759,b20-p.760,a4)

[41]唐.懷感,《釋淨土群疑論》卷1(CBETA,T47,no.1960,p.34,c10-17)

[42]唐末五代.延壽,《宗鏡錄》卷21(CBETA,T48,no.2016,p.533,a24-b3)

[43]唐末五代.延壽,《萬善同歸集》卷1(CBETA,T48,no.2017,p.966,b26-p.967,a10)

[44]宋.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1(CBETA,T37,no.1754,p.282,b17-21)

[45]南宋.宗曉,《樂邦文類》卷4(CBETA,T47,no.1969A,p.207,a21-c15)

[46]南宋.宗曉,《樂邦遺稿》卷2(CBETA,T47,no.1969B,p.241,b9-15)

[47]南宋.宗曉,《樂邦文類》卷4(CBETA,T47,no.1969A,p.207,c16-p.208,a19)

[48]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卷2(CBETA,T47,no.1973,p.312,a14-b5)

[49]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卷2(CBETA,T47,no.1973,p.315,b6-9)

[50]元.天如則,《淨土或問》卷1(CBETA,T47,no.1972,p.295,a2-14)

[51]明.妙叶,《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1(CBETA,T47,no.1974,p.357,b20-24)

[52]明.大佑,《淨土指歸集》卷1(CBETA,X61,no.1154,p.375,b10-c1//Z2:13,p.63,d10-p.64,a7//R108,p.126,b10-p.127,a7)

[53]明.袾宏,《阿彌陀經疏鈔》卷1(CBETA,X22,no.424,p.606,b8-24//Z1:33,p.167,d11-p.168,a9//R33,p.334,b11-p.335,a9)

[54]明.袁宏道,《西方合論》卷1(CBETA,T47,no.1976,p.390,b11-23)

[55]清.虞執西、嚴培西,《雲棲淨土彙語》卷1(CBETA,X62,no.1170,p.16,c19-p.17,a11//Z2:14,p.81,b9-c7//R109,p.161,b9-p.162,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