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一點小信仰》閱後

Have a Little Faith 在最困難的時候,你能不能把自己放下,相信希望?

就這個副標,讓我想要一睹究竟...

和《寫在深夜加油站之後-蘇格拉底如是說》「蘇格拉底如是說

一起拿到,兩本都翻了一下...

第二本比較像是需要的,貼了一堆的標籤,仔細地讀著,就怕漏掉任何一個,可以讓人豁然開朗的關鍵...

前天晚上,拿起《一點小信仰》...一發不可收拾...

昨晚,忍不住K個精光。

最末頁~~書的身份證上編載著:1.猶太教 2.信仰

算是第一次讀和"猶太教"相關的書吧!

記錄著一位猶太教拉比面對生命的氣度,可敬、可佩;附帶一位半路出家基督教牧師(亨利)的故事...

或許因為"同行"吧!他們的故事特別讓人感興趣...

「上帝,我知道我快要見到你了,到時我們可以好好聊天。但,目前呢,上帝啊,如果你要帶我走,拜託快點動手。如果你要把我留在這兒,那就多給我一點力氣,完成我該做的事。

「信心就在於行動之中。看一個人,要看的是他做了什麼,而不僅是他相信什麼。

1975年拉比的一段講道

我們永遠無須為了「我本來可以如何如何,我應該如何如何 而痛苦折磨。我們可以在暴風雨中沈睡。 最後一刻來臨時,我們的告別將會圓滿。

亨利-他沿襲著人類的可悲傳統,非要到所有其他手段都失敗以後才投靠上帝。他以前做過這種事,仰面向天祈求,但眼前困境一過,他就又回去製造新的麻煩。

「孩子剛生到世間,總把手握得緊緊的...因為嬰兒不知道更好的辦法,他只想抓住所有的東西,他想要說:『全世界都是我的。 但是人去世的時候,他把手攤開。因為他學會了這一課。他張開空空的手,我們什麼也帶不走。

英國詩人哈代(Thomas Hardy)詩中講述一個老人在墓碑間徘徊,與埋在泥土裡的死者對話;新近入土的靈魂,為那些已從記憶中消失的老靈魂哀嘆:「他們早被世人遺望,等於不曾存在,不僅失去斷斷續續的呼吸,而是二度死亡。

二度死亡。養老院裡那些無人探望的人,凍死街頭的流浪漢。誰會為他們的死哀悼?誰會記得他們在這世界上活過?

2000年拉比的一段講道

親愛的朋友們。我快要死了。

不要難過,我從191776日就開始步向死亡。我在那一天出生,正如我們的詩篇作者說的:「人生在世,有生即有死。

接下來,我要講一個與這件事有關的笑話。有位牧師拜訪一座鄉下教堂,他開始講道時,提出一個令人害怕的警告:「本教區的每一個人都會死。

牧師掃視全場。他看到一個坐前排的男人,興高采烈咧開大嘴。

牧師問:「你為什麼這麼高興?

那人道:「我不是本教區的人,我只是趁週末來拜訪我妹妹。

米奇為拉比寫的祭文中一小段:

做了整整六十年拉比,你終於離開講壇,但你沒有像很多退休的人那樣搬去佛羅里達,你只是坐到這座教堂的後排去。這是個謙卑的姿勢,但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真正搬到後排的,就如同靈魂不可能在肉體裡退居偏僻的角落。

藉著一點小信仰,問題可以改善,情況會真的改變,因為在那一刻,你不可能相信別的事。

在最困難的時候,你能不能把自己放下,相信希望?

試著想寫些神奇的...但生命就是這麼平常,悄悄然地生起,自自然然地化去...只是,有時候它被太過期待了而已。

安於平常、平凡、平淡、平靜...,有時候需要勇敢練習。

"生命"緊握著不放?或者手心向上,張開平放,任它來去,縱觀緣起?

後記:

雖然,在我身上很明顯地看的出"信仰";但,或許因為是一種極理性的抉擇,所以,對於其他的宗教完全沒有格格不入的感覺。只要信仰能讓一個人更良善,總是值得一提的。不同的信仰,有時候只是選擇用不盡相同的方式,開顯眾生本具的佛性。

眾生本具清淨圓滿平等無二的佛性,更何況只是信仰不同。anyway許自己一點小信仰,當然"大"信仰更不錯!

2000出家前,到了一些地方,其中的一小段:耶路撒冷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亞伯拉罕宗教(或稱「三大天啟宗教」)的聖地。走進教堂(包括耶穌降生之處),也進了清真寺...現在(剃髮染衣的行頭,要再去的機會可能不多了,連回VIATOR都還得考慮再三。

苦路

哭牆 (看看教士的特製雨帽)

2000的耶路撒冷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薛定諤的貓-多世界理論

薛定諤的貓

「當觀察者打開盒子的一刻,世界會分裂成多個世界,而觀察者只能進入眾多的世界其中的一個......「糾結(entanglement)」
「由量子物理學的觀點來看,不需要去除糾結的關係,只要觀察者消失了,糾結就不會起作用。...觀察者一旦消失了,就沒有被觀察者,所以兩者一同消失,如此二元對立也消融了。一個充滿佛法意趣的量子物理學解脫之道。...引用自〈佛陀,大腦,與快樂的科學〉

什麼是消失?不存在嗎?什麼不存在?現象嗎?亦或主觀(我見)...?
"若見諸相非相....呢?Amitabha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The Truman Show...不只是電影

〈蘇格拉底如是說-寫在深夜加油站之後〉
畢卡索:「藝術是幫助我們看見真理的謊言。...「什麼是真理?什麼又是現實?
別人勸告我們相信自己的理智,但是我們所感知的一切,卻只反映了由信仰、聯想和詮釋篩選出來的個人主觀事實。
或許,有一天,我們也將發現...萬象不過是幫助我們看見實相的假相。

莎士比亞:「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楚門:你是誰?
創造者:我是創造者,創造了一個受萬眾歡迎的電視節目。
楚門:那麼,我是誰?
創造者:你就是那個節目的明星。
楚門:什麼都是假的?
創造者:你是真的,所以才有那麼多人看你。聽我的忠告,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
的世界一樣的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但在我的世界你什麼
也不用怕,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
楚門:你無法在我的腦子裡裝攝影機。
創造者:你害怕,所以你不能走,楚門不要緊,我明白。我看了你的一生,你出
生時我在看你;你學走路時,我在看你;你入學,我在看你;還有你掉
第一顆牙齒那一幕。你不能離開,楚門你屬於這裡 ,跟我一起吧。……
回答我,說句話。……說話!你上了電視,正在向全世界轉播。
楚門:假如再也碰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深深一鞠躬,離開)

能不能有一天,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就像爬上那一座"離開"梯子...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張美瑛:「爸爸,我們原諒他。」

來源:30雜誌九月號

更生人楊振堂打死台大副教授謝煥儒的事件,引起台灣社會的恐慌;然而,謝煥儒的妻子,張美瑛,卻在第一時間選擇原諒。她的寬容,安撫了所有人的不安,...採訪謝煥儒夫人,對我而言也是煎熬。經歷喪夫之慟的她,傷口尚未平復,我去探問她的內心,是不是太殘忍?

2007
年7月23,謝煥儒在河濱公園遭毒癮發作的楊振堂用棍棒打死,她的妻子張美瑛馬上從花蓮趕回台北,在飛機上她不斷默念︰「南無阿彌陀佛。」台北傳來的消息只告訴她丈夫病危,她不知道其實丈夫是被亂棍打死,心裡還抱著一絲希望,希望丈夫可以化險為夷。

然而,當她趕到醫院時,丈夫已經往生,慈濟的同修們也已經趕到醫院為丈夫接引。她沒有呼天搶地的大哭,也沒有咒罵楊振堂,她默默流著眼淚,靠在丈夫耳邊輕聲地說︰「爸爸,我們原諒他。」因為在佛教信仰中,人往生時,耳識是最後離開,若丈夫能夠聽見她的聲音,她只希望丈夫走得無牽掛。

看破無常,當作還前世的債

她說︰「我不要丈夫帶著仇恨離去,若是前世欠下的孽債,還了,當下解脫;如果沒有欠,那他就是示現菩薩,用死亡喚醒社會大眾要對更生人伸出援手。」張美瑛擦乾淚水,說︰「無論原因為何,我都欣然接受。」驗屍當天,警方借提楊振堂到現場做筆錄,他不停地說︰「我不知道。」張美瑛不恨楊振堂,她說︰「我要如何仇恨一個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的人?」

明天先來,還是無常先來?」
張美瑛說︰「上人(證嚴法師)常常教誨我們,我卻只是沒感覺地聽了就算了,直到這次事件,我受到很大的震驚,才真正體會了無常。」

在警方交給張美瑛的遺物中,有張發票,謝煥儒買了麥片、果汁,為孩子張羅早餐。當時在家裡接到警察電話的,是唸大學二年級的二女兒,她哭著說這種人都不值得原諒;大女兒對著報紙上楊振堂的照片一直畫叉,寫著︰「雜碎雜碎雜碎!」小兒子才剛升高二,每天晚上,他要躺到父親的床上才能睡著。

謝煥儒一直是孩子的大玩偶,會故意改編歌曲,跟孩子一起大唱︰「小小姑娘,清晨起來,一不小心,跌入毛坑!」他自己的童年卻很刻苦,大學聯考時雖然考上高雄醫學院,卻因為家貧而改唸台大植物系,因為哥哥已經先考入台北醫學院,家裡只供得起一個孩子唸醫學院。唸台大時,謝煥儒沒錢買車票,總在清晨花幾毛錢買兩個饅頭,從台北走上一整天才回中壢老家。

這樣一個好人卻被壞人給殺了,為什麼要原諒?謝煥儒的學生哭著打電話給張美瑛問:「師母,你怎麼能原諒他?我到現在還是好恨。」張美瑛卻說:「楊振堂也是可憐,他的養父養母早死,養姊也不肯再收留他,我們要怎麼怨恨他?」

療癒傷痛,深思生命真價值

張美瑛又說:「我也沒有第二個45年來怨恨了。」原來,張美瑛的童年也充滿傷痛。45年前,她自己就是直接受害者。當時經商的父親被朋友倒債,父親只好倒其他親友,天天有人到家裡討債。複雜的人來人往讓念小學的張美瑛被人傷害,她不敢告訴父母,幼小的她認定唯一解脫的方法就是自殺,她無時無刻不想著自殺的方法。

還好菩薩悲憫她。有天,她在家附近的大樹上看到一句話:「常唸觀世音菩薩消業障」,年幼的她不懂佛法,想說家裡從小拜觀世音,跟著念總沒錯吧。過沒多久,鄰居發生了兩件事,讓年幼的她比別人還早領悟到生命的可貴。

有天,隔壁鄰居的大哥哥跟女朋友去划船,沒想到船翻了,大哥哥不幸淹死。在喪禮上,大哥哥的母親駝著背,用柺杖打棺木大哭說:「你這個不孝子,怎麼可以讓我白髮人送黑髮人!」她驚覺如果自己自殺了,只是把一切的苦丟給父母。

不久之後,鄰居有對夫妻吵架,妻子氣不過上吊死了,她的父母堅持開棺驗屍。他們商借張美瑛家的騎樓驗屍,小小張美瑛在一旁看了更是心驚,鄰居太太還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沒娘疼愛。

這兩件事讓張美瑛了解:「人要好好活著,因為我們對別人有責任。」漫長的青春期,張美瑛更不斷思考:「我活下來,生命的價值是什麼?」

考上台大歷史系以後,張美瑛在登山社認識謝煥儒。講起丈夫,張美瑛總是帶著笑。謝煥儒家境貧窮,身高又只有153公分 ,獨獨張美瑛看見他的內心善良又有正義感,她甚至認為,嫁給謝煥儒是她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她說:「如果我可以幫助他成家立業做好事,不也很好嗎?」

從心放下,欣然看待生死題

當電視新聞播出張美瑛選擇原諒的新聞後,一位慈濟的張老師打電話給她,原來在四十幾年前他的父親也是被壞人打死,他的母親滿心仇恨。在電視上看到張美瑛選擇原諒後,他反問八十幾歲的老母親:「我們當年非得要一個公道不可,得到了什麼?除了將壞人關起來,我們沒有時間療傷,全家人都得靠精神科醫師開藥才能過日子。如果我們當年選擇原諒,是不是會不一樣?」

張美瑛也聽說鄉下曾經有一個賣豆漿的婦人,非常愛漂亮,每天清晨都會打扮得很美才去煮豆漿,有天清晨,歹徒打開半掩的大門,不只搶了她全身的項鍊珠寶,還把她推進滾熱的豆漿裡。婦人往生後,警方仍遲遲無法破案,她的家人便在婦人下葬時,讓她一手拿著利斧,一手拿刀,要她化為厲鬼追兇復仇。他們告訴張美瑛,他們真的好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能讓死者好好安息?

在謝煥儒的告別式上,張美瑛送給參加的親友一本《生死皆自在》,書的封面上寫了一段話:遠去的親人已如一只飄揚的風箏,假如有一根線把它拉住了,這個風箏就會一直掙扎;祝福它,放下它,就讓風箏自在飄到它該落地的地方。」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生命善終~醫師的心聲


來源︰天下雜誌 (林倖妃)

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說,科技發展到今天,醫生最大的問題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

老師都教我們以救人為天職,但沒教我們遇到不能救的病人怎麼辦?」用盡武器救人的醫生,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讓病人活下去,而是助人善終。作為醫生,面對生死,心中會有更多掙扎嗎?


晚上八點,台大醫院燈火輝煌。草草吃著麵包當晚餐,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說,科技發展到今天,醫生最大的問題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


因為心臟不好可以裝循環輔助器,肺臟不好可以裝呼吸器,肝臟不好可以血漿置換,或是輸入冷凍性新鮮血漿,骨髓不好輸血,免疫不好打抗生素,即使是垂死的病人也可以撐很久,「死不了」。問題是,死亡是什麼?怎樣才算活著」?連醫生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八十二歲的老公公罹患心臟病,花一百六十萬元裝置人工心臟, 但因機器太大台,他到哪裡都必須拖著救命的「心臟」,問醫生有沒有解決的辦法?醫生告訴他要再花三百五十萬元換台體積較小的機器。老先生不願意,最後因為要拖著龐然大物才能行動,得了重度憂鬱症躺在床上,七個月後中風死了。這是病人的選擇。


科技讓人不得好死?


在人稱「 葉 醫師」的葉克膜出現後,讓醫師陷入更沉重的生死抉擇。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即使沒有心臟,裝上葉克膜也可以暫時維持生命,台大醫院最高存活紀錄是一一七天。只不過,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走出醫院,更多的是在「 葉 醫師」加持下,看著自己的腳從下面一直黑上來,清醒地看著自己慢慢死掉。


一位知名企業 家的 太太就裝著葉克膜直到全身變黑,過世前嚴重浮腫變形,「高科技反而讓人不得好死,」柯文哲感嘆說。住在加護病房的病人在過世前平均多 三公斤 ,因為不斷用各種儀器和藥物,導致身體浮腫,只為維持一口氣在。


醫生不願面對死亡,無法開口告訴家屬實情,只能用盡手中所有「武器」。


死亡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在加護病房。但今天的困境已經不是病人怎麼活下去,而是怎麼善終,讓病人在往生前少受點折磨,」柯文哲反省。


「我們叫醫生,不會醫死人,老師都教我們以救人為天職,但沒教我們遇到不能救的病人怎麼辦?是誰不能接受病人死亡的事實,病人家屬或醫生?結果結論是醫生。說話直接不拐彎的柯文哲指著電腦螢幕前一張張震撼人心的投影片說。這是他最近幾年最常思考的問題:醫生還是醫死?什麼時候該關掉葉克膜,讓病人走?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主任、同時也是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志隆感慨地說,他的老師五十多歲時因為心臟癌症開刀後,同樣身為醫師的 老師自知存活機會不大,強烈表達意願,萬一時,要放棄急救,保持最後的尊嚴離開。但事情發生時師公(老師的 老師)堅持插管,強行救回老師,「我怎麼可能讓我的學生走?」師公的話語中滿是悲哀,一輩子當醫生的他,不願意面對學生的死亡


滿屋子的醫生在此時都沉默了,「如果是我,請不要救我,」林志隆事後對學生說。作為一個醫生,「除非病患表達意願,否則只能做到將心比心,不要讓家屬有遺憾,可以坦然面對死亡的過程。」在他心中,醫生可以做的,頂多只是向上帝借時間,無法作出生或死的抉擇。台灣醫學院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這門生死學教育課。

《科學人》未知死,焉知生

人生在本質上,是不斷朝向「死」的「生」, 「死」,究竟是一扇門,還是一堵牆?生命意義繫乎此問。

撰文╱孫效智




重點提要
■ 研究死亡課題,必須統整不同學科的觀點,才能掌握死亡的完整意義。
■ 人們渴望永恆與死後世界的原因,除心理學的分析外,還需要科學、哲學與宗教的攜手合作與彼此對話。
■ 生命朝著死亡邁進,對於死亡的看法,將影響一個人的人生態度。

想要掌握死亡的意義及其與人生整體的關聯,需要科學、哲學與宗教的攜手合 作。科學是在特定觀點下探究死亡,其對理解死亡的貢獻是特定而有限的,就好比大拼圖上的一個小拼塊,掌握個別拼塊固然是重要的,但這並不等於掌握整個拼圖。宗教是另一種拼塊,提供有關死亡的信念。信念固然是超越理性的,但卻必須接受理性的檢視,並透過理性在生命拼圖上來予以定位。

統整個別學科與宗教信念正是哲學的本務。哲學固然不該忽略個別拼塊的內涵,而應與之對話,但哲學更該關注整個拼圖的輪廓。哲學的意義正在於從理性與經驗出發,統整不同學科與宗教的觀點,構建完整的死亡與人生圖像。 死亡是一個如此重大,且與每一個人休戚相關的課題,無論現在或過去、東方或西方,都受到普遍的注意與關懷。也因此,透過理性與經驗來思考死亡課題,也意味著要以人類長期累積的成果與智慧,做為資糧來進行探究,而不是只依靠自己的經驗與理性。果如此,哲學分析者就彷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眺望,自然有機會看得更遠,也看得更清楚。

挑戰死亡的普遍性

死亡學的教科書常提到,死亡有四個特徵:無機能性、不可逆性、因果性與普遍 性。前三者描述的是生物特徵,普遍性則具有哲學的意涵。死亡的普遍性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說,所有生物都會死;第二層則拉到人類的範疇來說,所有人都會死。但若以生物學的角度檢視普遍性,就會發現普遍性的第一層意義有些站不住腳,例如英國的老化專家寇克伍德在〈長生不老夢難圓〉(見32頁)中提到,有些生物如水母或水螅,如果沒有受傷或被掠食者吃掉,是永遠不會死的。這個觀察如果屬實,那麼,死亡學的論述便應受到生物學的指正,換言之,並非「所有生物都會死」,而是「大部份生物都會死」。 人是不是都會死呢?這是第二層的問題。古今中外的人都經驗到「人生自古誰無死」,人皆有死的普遍性是可以確立的。人的死因不外乎疾病、創傷與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與創傷發生的機率將越來越高;老化則是生物體本身的機制,目前沒有人確切知道如何減緩老化,至於停止老化、讓人長生不死,則更是天方夜譚。依此,「所有人都會死」大概仍是確立的事實。


《科學人》你相信靈魂嗎?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認為,心靈在我們死後還會繼續存在?世界上各種文化與民族都相信,心靈可以超越死亡而以某種形式延續下去,或者至少無法確定心靈在人死後究竟發生什麼變化。
【撰文/貝林(Jesse Bering);翻譯/謝伯讓】

(照片提供/科學人)

■幾乎每個人都傾向於相信,身體死後心靈仍繼續存在。

■即使是那些相信心靈會隨著死亡而消逝的人,也會展現出「心靈延續推論」式的心態或行為。

■這些信念既不是宗教的產物、也不是自我保護的情緒性念頭,它們其實源自於我們的自我意識。

每個人都在想自己到底從何而來、如何而來,

每個人都在擔心死後又將去向何方。

然而沒有人知道明確的答案,我也不例外,

我想這個秘密會繼續下去。

當美國民歌手艾瑞絲.狄曼特(Iris DeMent)用甜美又帶點鼻音的民歌唱腔唱出「讓神秘繼續」(Let the Mystery Be)這首有關死後世界的謙遜詩歌時,我們總會情不自禁地點頭附和,對於這種行為,我們應該感到奇怪才對。事實上,當我們談到「大去之後」究竟會歸向何方時,令人感到神秘之處其實只有一點:為什麼我們會如此深信它很神秘?畢竟,大腦和其他器官一樣,都是人體的一部份,而心靈(mind)只是大腦運作的產物,它比較像是個動詞而非名詞。我們為什麼會疑惑心靈在肉體死後去向何處?它不是應該理所當然地隨之消逝嗎?

然而,世界上各種文化與民族都相信,心靈可以超越死亡而以某種形式延續下去,或者至少無法確定心靈在人死後究竟發生什麼變化。我在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使我相信,這些非理性的信念既不是源自於宗教,也不是人們在面對虛無時感到恐懼而創造出來的自我保護念頭,這些信念其實是自我意識不可避免的副產物。由於我們從來不曾經歷過失去意識的狀態,因此無法想像死亡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事實上,問題就在於死亡是無法被我們所感知的。

對於「死亡極為神秘」這種普遍的看法,學者通常會認為,那只不過是人們因為渴望相信「死亡並非終點」,而產生的情緒性念頭。的確,社會心理學中赫赫有名的「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就主張:「心靈延續」的信念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隱晦的想法、行為與心態,都是人們為了減輕對「自我不存在」的極度焦慮,因而產生的反應。

恐懼管理理論的支持者認為,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存在著一套秘密防禦機制,專門用來抑制對死亡的恐懼,並讓我們在聆聽英國藍調歌手尼克.德瑞克(Nick Drake)的歌曲時,不會悲傷地蜷縮成一團。舉例來說,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我想要留下某種「永世不朽的象徵」,恐懼管理理論的支持者可能會告訴你,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將稍縱即逝的思想具體記錄下來,好讓它的生命能夠超越我的血肉之軀,並且留傳後世(不過我要說的是,如果一年後這篇文章還有任何影響力的話,我就要偷笑了)。

然而,包括我在內的一些研究人員則越來越傾向於支持另一種看法:由於自我意識的演化,人類必須面臨一個全然不同的問題。我們的看法是,人類祖先有著一種強烈的錯覺,認為「心靈是不滅的」,而這個完全不理性的謬誤想法被我們如實承襲了下來。這個承襲而來的認知架構,讓每個人打從一開始就無法理解,什麼叫做「心靈是不存在的」。

你如何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即使是那些聲稱自己不相信「心靈不滅」的人,也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創辦自然主義中心的哲學家克拉克(Thomas W. Clark)在1994年《人文主義者》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有一個備受爭議的看法認為:當我們死亡之後,隨即而來的就是虛無;死亡是一個深淵、一個黑洞,它是經驗的終結、是永恆的虛空、也是徹底的滅亡。而簡單來說,這種看法的謬誤就在於它把「虛無」具體化,它把「虛無」定義成一種實在的狀態或特性(例如「黑暗」),然後把死去的人放置其中,如此一來,我們便等於是落入虛無,並永遠存在其中。

試想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你或許會意識到自己正在逐漸死去,但是當一切都結束時,將不再有一個「你」可以去確認一切真的都已經結束。我要提醒大家,你需要一個正常運作的大腦皮質,來儲存各種命題式的知識(包括你已經死去這個事實),然而在你死去之後,大腦的生產力實際上就跟一顆萵苣沒什麼兩樣。2007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哲學家尼科爾斯(Shaun Nichols)在《綜合》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當我試著想像自己不存在時,我必須要先想像自己能夠察覺或知道『自己不存在』。這種不可能的任務正是障礙之所在!」

乍聽之下,你或許會認為尼科爾斯的這項觀察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我敢說,你絕對沒有思考過它的真正意涵。它的真義就是:你無法從第一人稱的角度來驗證你自身的死亡。據說這個障礙正是讓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感嘆「每個人心中都藏著自身不朽之證據」的原因。

即使我們想要相信心靈會隨著肉體死亡而消失,我們也要先經歷一番努力和掙扎才能做到。2002年,我在《認知與文化期刊》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當大學生被問到一連串關於已逝者的心理功能時,他們腦海中總是縈繞著心靈不滅的錯覺。

我告訴學生一件意外事故:理查開車撞上電線桿,並且當場死亡。接下來,在受試學生讀完一段有關理查車禍前心理狀態的描述之後,我就詢問他們,是否認為這個已死之人還能夠繼續體驗心靈狀態,其中的問題包括:「你覺得理查還在想著他的太太嗎?」「你是否認為,他還能夠嚐到他在臨死前剛吃下的那顆薄荷錠的味道?」「他想要活下來嗎?」

你不難想像他們當時的表情。很明顯的,沒有什麼人會花時間去思考心靈是否仍有味蕾、性衝動,或會不會感覺到頭痛。多數人給的答案都帶有「心靈延續推論」的意涵;他們想像理查死亡之後,他的心靈仍然繼續運作。這個研究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同時做的另一項獨立評量指出,大多數的受試者都相信,人死後心靈仍然以某種形式存在。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有許多自認為是「心靈消逝主義者」(extinctivist)的受試者(他們在問卷上勾選了「當肉體死亡時,心靈或是人格的意識特徵也跟著永遠消逝了」這一項),有時候也會出現「心靈延續推論」式的答案。在這些心靈消逝主義者回答的答案當中,有32%洩露出他們其實相信「情感和慾望在死後仍然存在」;另外36%則顯示,他們對各種與知識有關的思想狀態(例如回憶、相信或是認知)也抱持著相同的信念。其中一位極端的心靈消逝主義者認為,整張問卷的設計都很愚蠢,而當我問他問題時,他似乎覺得我是個笨蛋。不過這位受試者其實和其他人並沒有什麼兩樣,他隨後指出,理查當然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因為根本沒有什麼來世,而理查就親自見證了這個事實。

【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2010年第104期10月號】

《科學人》塵歸塵 土歸土

你可曾好奇,人死後軀體回歸大地的過程,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無論我們接受與否,死亡都是自然生命週期的一環。死亡啟動了一個複雜的程序,讓人類肉體逐漸回歸塵土,就像生命形成之前一樣。
【撰文/維斯(Arpad A. Vass);翻譯/林雅玲】

(照片提供/科學人)

■人死後,身體會經歷四個分解階段。

■從屍體開始分解,到達只剩骨骸的最後一個分解階段,可能只需要兩個星期,也可能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端視屍體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等因子而定。

■屍體會散發許多化學物質,種類廣泛得令人訝異,其中包括苯和氟氯烷,這些物質有助於鑑識科學家找到屍體埋身之處。

無論我們接受與否,死亡都是自然生命週期的一環。死亡啟動了一個複雜的程序,讓人類肉體逐漸回歸塵土,就像生命形成之前一樣。以鑑識科學的角度來看,分解過程是將身體結構轉化成簡單且能讓動植物利用的有機與無機分子。

影響屍體分解的速度與程度,主要有四個因子。最關鍵的是溫度:溫度每上升10℃,屍體內化學反應的速度就加倍;環境中的濕氣或水份會緩和溫度的效應,減慢反應速度;極度的酸鹼性也會加速酵素分解生物分子,不過充足的水份同樣會調節反應;最後,阻礙屍體接觸氧(例如埋葬、浸泡或高海拔)也會減緩腐化。屍體分解到只剩骨頭,有賴這四個因子的交互作用,所需時間可能只要兩個星期,也可能長達兩年以上。

鑑識科學家運用有關分解的生物與化學知識,根據影響分解速度的變因,來判定人的死亡時間,也能幫助檢警人員找到屍體的埋身之處。醫學專家與倫理學家對於定義死亡的時刻可能沒有共識,但是他們非常清楚屍體逐漸分解所經歷的各個階段與細節。這些階段分別描述於下文,文中所述每個階段的發生時間,是根據屍體放置在流通空氣下所做的約略估計,直接埋在土裡或封棺而埋會讓每個階段的時間明顯拉長。

第一階段:起始期 第1天~第6天

在這個階段,軟組織經由一連串程序而分解。首先是細胞的自溶作用(自我分解)。當呼吸和循環停止,細胞便缺乏氧氣供給,此時細胞仍能存活數分鐘到數天,但無法將廢棄物送至血液。代謝的副產物二氧化碳是酸性,累積在細胞內會使細胞酸化,導致膜結構破裂。只有單層膜的胞器「溶小體」最先破裂,此囊胞含有會分解蛋白質等有機分子的酵素,一旦這些酵素散出,便會從細胞內作用到細胞外,最終在組織與器官內部和表面以及皮膚上製造出一個個小水泡。小水泡裡的液體含有分解的細胞內部組成物,因此富含養份。

小水泡破裂流出的液體造成屍體表面濕潤,深層皮膚細胞開始脫落,導致皮膚滑動,這是屍體分解令人感覺不適的第一個跡象。

死後數小時內會出現其他幾種現象。眼皮、下巴到頸部的肌肉開始僵硬(屍僵),因為細胞不再將鈣離子送出細胞外,此過程原本能讓肌肉保持柔軟;死亡後一段時間內,肌肉細胞仍繼續將養份轉化成能量,但因缺氧而產生乳酸,導致肌肉收縮;細胞內酸度增加讓細胞分解成膠狀,也造成僵硬。屍僵在死後24小時達到最高點,之後隨著細胞自溶而開始軟化。

死後體溫下降(屍冷)至室溫,每小時約降低0.8℃,這當然也受到屍體體型、存放位置、服裝和季節的影響。

死後1~2小時,重力會讓紅血球與白血球沉降,表皮逐漸出現紫紅色斑點(屍斑),被擠壓到的部位(例如與地面接觸的皮膚)除外。凝結作用在6~12小時達到高峰,幾天後,血液與蛋白質開始分解而呈現大理石紋,並釋放出富含硫的化合物,這也是最令人作嘔的屍臭來源。

第二階段:膨脹期 第7天~第23天

大約經過一個星期,富含養份的液體流出,開始供養一群微生物,而它們也讓屍體的軟組織分解得更快速。來自體內或外在環境的細菌、真菌與原生動物會侵略組織,製造多種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氫、氨,以及多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例如苯)。體內微生物含量最多的部位是在腸道,因此這裡會發生最明顯的腫脹或膨脹。被悶住的氣體最終會從直腸噴出,甚至導致腹部破裂。

第三階段:活躍分解期 第24天~第50天

在這個階段,昆蟲(主要是蛆和甲蟲)會參與微生物的工作,有時食肉動物也會加入,一起將剩餘組織移除。此時屍體的肌肉和脂肪大部份都化為惡臭的糊狀物。若組織直接接觸空氣(有氧狀態),會呈現pH值大於9.0的強鹼性(pH7.0為中性);若屍體被掩埋,缺氧狀態會讓身體偏向酸性(即pH值小於7.0)。組織處在越極端的酸鹼值之下,分解得越快。

如果組織是在鹼性條件下,且環境潮濕溫暖,脂質(主要是三酸甘油酯)會經由皂化反應生成脂蠟,又稱屍蠟。(這個化學反應與利用動物脂肪製造市售肥皂的原理相同。)屍蠟的顏色可從白色到暗黃色,偶爾摻雜一大塊的棕色。這些屍蠟的稠度也不一樣,如果分解程序快速進行,就堅硬而易碎;要是分解緩慢,就呈現軟糊狀。如果屍蠟覆蓋了分解中的組織,將導致缺氧的環境,並將該組織自週遭環境隔離開來,而阻礙了分解程序,因此該部位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全液化。

《科學人》死而不滅

在我死前要寫就個《遺體處理指南》,詳細說明如何做好我的骨骸標本。偶爾提及,朋友都笑我這是驚世駭俗,話題也常到此就停了,死亡是禁忌,不好多談。
【撰文/李家維】

(照片提供/科學人)

黛玉葬花,花塚旁泣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十來歲的姑娘如此感花傷己,其實我也有這痴病,年過半百仍憐花殘。過去常感嘆這麼鮮活的植物,200多年來都被報紙一夾、壓扁、烘乾,成了臘葉標本。嬌豔盡失,卻又被恆溫恆濕地呵護,近來時興數位典藏,槁黃的老標本化身為高解析圖檔,似乎更被珍惜了。三年前我起而行,立志要找出新法子來保住花之青春,陸續有五位同學參與,配出了妙方,望著這傑作,不禁自誇:我們是標本達人呀!

解剖、泡製及防腐動植物是我的專長和興趣,多年前就有個至今不改的想法,在我死前要寫就個《遺體處理指南》,詳細說明如何做好我的骨骸標本。偶爾提及,朋友都笑我這是驚世駭俗,話題也常到此就停了,死亡是禁忌,不好多談。這好比《哈利波特》裡的佛地魔,大家避稱其名,而我鄉間的鄰居們是絕口不說蛇字,總以「那長長的」相稱。黛玉薄命早逝,而當時康熙年間的中國人平均活不到30歲,現今我們能長命百歲,對世間的依戀和對人生終點的恐懼該是同步加深,這次《科學人》在年度專輯裡不避諱地大談死亡,我預期將會引發震撼的後續討論。

我捨不得人世,除了樂觀地覺得活著就是幸福,更可能是無以想像死後仍有來生的情境。然而我的學生們多半不這麼想,過去25年,我做過多次課堂上的認真調查,知道清大同學是多麼相信心靈不滅和前世今生。這絕不只是生物學的問題,心理學家和哲學家都該共同探討,也因此他們在本期《科學人》有了深刻的對話。台大哲學系孫效智在〈未知死,焉知生〉中強調,人若對終點一無所知,就如旅人不知目的地,會無法決定現時的行程和方向。然而〈你相信靈魂嗎?〉的作者貝林則認為,心靈會隨軀體而消逝,明白心靈的死亡,對人類這物種的續存並沒有任何幫助。

我明白葬花之浪漫和留副白骨之無聊,這些都是人間趣事,念頭和過程比結局重要多了。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偷閒讀《書》...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開始說起...

1998,那一段沒有行事曆的日子...騎著單車漫遊在城區裡大大小小的書城...尋找一份力量...而這是其中的一本。
2010...換了封面,又買了一本,不是閱讀,只是紀念...當然,也會再送人。
和從前一樣,讀到好書總是愛不釋手,只是不同的...從前愛買書、藏書...
典雅的書房,規劃到了此世的生命之外...還是愛買書,只是不再藏書...
作完書摘,就送走...方寸書房...也只容的下無形的書本。
剛送走了...

《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Happier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 

《這一生,你為何而來?The Highest Goal:The Secret That Sustains You in Every Moment

又迎接了《寫在深夜加油站之後-蘇格拉底如是說》Wisdom of the Peaceful Warri

米奇.艾爾邦的《一點小信仰》:在最困難的時候,你能不能把自己放下,相信希望?


「信仰這件事,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出現;存在於各種心靈之中。

也會是一本好書...雖然,只能"偷閒"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