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和尚:「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1]
仰信→
|
解信→
|
證信
|
|
1. 不覺.不足
|
2.
自覺.不足
|
3.
自覺.有能
|
4. 不覺.有能
|
此「信」非僅止於「仰信」、「解信」,乃「證信」之「信」。
蕅益大師:「若於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嗔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挂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岐,猶能惑志;便不名為真念佛也。」[2]
何謂:「證信」?「證信」之人,「真念佛」人也!
「仰信」自以為信,自以為行。口雖念佛,心還念我。
「解信」知而不行,欲罷不能。雖知念佛,心常念我。
「證信」以行證信,成就信力;初得離欲(我),終則無欲(我)。
蕅益大師:「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寶池,只今信願持名使非娑婆界內人矣。」[3]
淨土清淨安隱之樂,何俟娑婆報盡,方得受用;只今信願持名,一分「證信」便得一分受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