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從法律人到出家人

想像著長大,頂著白色的假髮(電影都這麼演)為人們申張正義~
選填志願時,法律系就擺在最前...成了法律人的同時,也進了佛學社~
這才發現保護好人,上法庭或許稍嫌晚了點。如果可以讓壞人們都變好的話....
漸漸明白,這一切都得先從讓自己變成好人才行。
所以,離開了那一把秤後沒有多久,他拿起了另一把。
出家了~不再秤人,只秤自己。
為了保護人,他正努力讓自己變好中...
馬文.明斯基:大腦的主要作用就是改變自身。
或許我們用了更多的力氣,改變別人、改變世界;而忘了,我們能改變的...其實,只有自己。
p. 33「流過心的一切會形塑我們的大腦,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來改變大腦,並達到至善的境界,這樣不但有益我們的生命,也有益於我們所接觸的每個人。~《像佛陀一樣快樂》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也算投資

「感冒的感冒、嘜行的嘜行~
如果也算是種投資~
色身肯定是不折不扣的夕陽產業~跌停直至最末一日,落魄出場。
年過七旬的老菩薩們,坐落講堂一角,討論著近來念佛用功如何~
如果沒有學佛,這把年紀恐怕談的多是~吃什麼營養、哪個醫生高明、什麼運動有效吧!
在這黃昏的歲月中,看見了閃耀的潛力股~
當目光投向看似冷門,卻不斷漲停的法身~末日來臨~瀟灑轉身。
-------------
念我.念佛~決定生命的價值是否與日俱增。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主動式.被動式的人生

終於~挪出了時間,走近影院~電影,也算生命中某種體驗。
愉悅~跟著劇情的走勢~起落著...
突然~沒有預期的~螢幕不再閃爍,安全門上的燈特別明亮了起來~
愉悅,也同時被電力公司給帶走了。
------------------------------------------------
到底,是誰決定了生命的走向?
如果,打定了主動式的出擊;怎麼才一個停電,就將自主權交了出去?
誰說~電影院看電影時停電,不能是另一種生命的體驗!
------------------------------------------------
不論劇情如何?不論上戲、下戲....
是否已掌握了人生的自主權;看看天~不論今晚的月圓或缺,不論星斗是否滿天...
退一步,看見生命與生命中的過客~好奇、開放、接納與愛~歡迎、歡送~這一切的來與去~Amitabha bless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來去找佛要禮物~

阿彌陀佛身金色~...
光中化佛無數憶 化菩薩眾亦無邊
~為什麼要有這麼多的阿彌陀佛和菩薩?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因為阿彌陀佛許了48個願望,想要送我們一份禮物:希望每個生命都能"登彼岸"從不快樂到快樂。
Q:快樂在哪裡?
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回答?在心裡。(這事都聽大人們說過了吧!但,第二個問題,馬上檢驗出這僅止於紙上談兵的功力啊!)
Q:有一個小朋友總是覺得玩具不夠多;您們覺得他會不會快樂?
A:不會。
Q:那怎麼辦,我們怎麼讓他快樂呢?幫他想個辦法吧!
一個孩子很快地舉起手來~
A:叫他媽媽買給他。(大人們總是這樣餵孩子吧~)
Q:可是您們剛剛都說,快樂在哪裡?
A:在心裡。
Q:所以,他的不快樂,和媽媽有沒有買玩具有關係嗎?
A:沒有。
Q:那怎麼辦?怎麼讓他快樂呢?
A:不要覺得不夠就好了。
大人們,聽聽孩子們的回答;別太小看他們了。
----------------------------------------------------------
Q:還有一個小朋友很不喜歡去上學;所以,每次要去上學的時候會不會很快樂?
A:不會。
Q:那怎麼辦?怎麼讓這個小朋友快樂起來?不要去上學嗎?還是不要不喜歡?
A:不要不喜歡。
今天,有沒有人不想來?如果不想來,現在怎麼讓自己快樂?變成想來,就會快樂了~
這就是阿彌陀佛想送給我們的禮物~每個小朋友收到這份禮物的時候,都能從不快樂變成快樂。
---------------------------------------------------------
我們要得到這個禮物,就要去找阿彌陀佛。
Q:阿彌陀佛住在哪裡?
A:西方極樂世界。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 阿彌陀佛
Q: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
一個沒有貪心、生氣、害怕、討厭...沒有不快樂、只有快樂的地方就叫作極樂世界。
我們剛剛有問大家:快樂在哪裡?
A:在心裡。
Q: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
A:在心裡。
阿彌陀佛住在那裡,我們要去找他要禮物,怎麼找?
Q:我們去找同學的時候,敲門之後,要叫同學的什麼?名字。
阿彌陀佛叫什麼名字?A:阿彌陀佛。
只要我們覺得有一點點不快樂,就去找阿彌陀佛,把他叫出來,他就會送給我們一份讓我們快樂的禮物~知足、感恩、勇敢、快樂...
今天,我們就是來找阿彌陀佛要這個快樂的禮物;所以,我們要先把住在心裡的阿彌陀佛叫出來~(現在開始念佛~)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健康→快樂.快樂→健康

這是一個裝著中藥包的袋子吧~晨.煮好粥,在廣場上經行念佛;繞到石桌前,看到擺在桌上一夜的它~祝您健康快樂。
沒有誰會多想...就是吃了藥、康復,就快樂咩!
那~病沒好,怎麼辦?或許是昨晚看完底下兩本"伴癌日誌"的後遺症吧;禁不住這麼想...
沒好,就請參考藍色這本!或者,其實應該先懂這《人生必修的10堂生死課》的。
健康~交給醫生。 快樂~還給自己。
身體健康,要快樂;沒了健康,更要快樂~而且要《像佛陀一樣快樂》
ps. 看過"伴癌日誌"~並不準備推薦,只能當作借鏡~看見醫療與世間樂的侷限。
多拿點力量養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心吧!其餘請別強求,好嗎。
《像佛陀一樣快樂》:「心雖看不見摸不著,但有大腦和其他身體系統等鏡像反映出心的狀態,改變了心,便改變了腦;而改變了腦,也就改變了心。既然起點和終點都是心,那麼,掌握了科學證據之後,若有志和佛陀一樣快樂、平靜、智慧,就讓我們回到心上下功夫吧。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家書

老爸、慈德:
阿彌陀佛
當孩子們陸續來到這個世界,您們竭盡所能地為他們營造最美好的生活...;三、四十年來,這份愛從不曾稍減。老媽的教育箴言:「品行第一、健康第二、學業第三。言猶在耳,孩子們已經一個個長大。除了慧讓師,每一個都成了家、立了業,這是為人父母最安心的期待吧。或許,您們從不曾想過,有個孩子長大會去出家。但,很令人慶幸的,十三年前,當他提出這個要求時,不論外人的眼光如何,您們給了他最想要的祝福。不僅如此,您們更別於一般的父母,放下不捨,歡喜地送子出家。
經過這十多年,孩子們不僅養成立足於社會,照顧自己的能力;更可貴的是,願意為其他的生命付出、奉獻。慧讓師雖然沒有在世間上闖蕩,更無一番事業,卻是找到了生命中更篤定的歸依,不論外在環境是順、是逆,縱然歲月將流逝、年華將老去依然不變的是安詳、穩定、自在、歡喜。這一路走來,感恩三寶、師長、眾生的護念;其中,您們給與的支持,更是此生莫大的福報。每每憶及至此,只有由衷感激。
今年,提出靜修的計畫;一如面對十三年前的那份決定,不論外在的聲音如何,您們給與的,還是不變的祝福。或許,這不只有來自於對孩子的愛,更多的是全然的信任,包括對三寶、對阿彌陀佛、對淨土法門、對慧讓師的選擇。帶著這一份祝福,必定可以行得更安心、更踏實、更努力。
阿彌陀佛蘊含著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
然而,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裡,如何相應於無量?就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中;名號一起,放下對無常色身(老、病、死)的執著,當下即超越一切有為法無常、生滅的限制;將有限的壽命,化作無量的緣起。
藉著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學習放下欲望、煩惱、妄想、執著,更懂得感恩知足,養成足够的勇氣;從此,不論酸、甜、苦、辣、是濃、是淡,無一不是好滋味,既能悠遊於如夢的美味人間,又能歡喜含容淡然無味。快樂不再侷限於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世間。財、色、名、食、睡,只如夢幻泡影,有也好、無也罷,美夢終究要醒;唯有具足醒過來(放下)的智慧,才找得到究竟快樂的途徑。放下對的執著,即是不生;不生,即不滅。不生不滅,哪裡還有面對生滅(生死)的不安與困頓。
阿彌陀佛名號一起,貪瞋癡煩惱頓消,當下具足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壽,代表著給自己快樂的智慧;無量光,表徵著將快樂傳遞給其他生命的慈悲。這一切都從一念又一念的阿彌陀佛開始,念念喚起生命本具的慈悲與智慧,念念喚起各人的法身;佛陀不在遠方,佛陀相應於您我平等、圓滿具足的清淨本性。
古往有位居士名裴休,他的兒子裴文德年紀輕輕就中了狀元;裴休不希望兒子少年得志,於是親自送他入佛門出家,並作了警策箴,字字句句勸勉其子精勤向道,莫荒廢大好時日。其文摘錄如下:含悲送子入空門,朝夕應當種善根。身眼莫隨財色染,道心須向歲寒存。看經念佛依師教,苦志明心報四恩。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間天上猶稱尊。但願我們也能在道業上,彼此提醒,砥礪共勉。
每日臨睡前,檢視自己一日功過。禮佛三拜的同時,除期勉自己用功辦道,請諸佛菩薩護祐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也作如下迴向:
祈請 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諸佛菩薩加被~弟子〇〇親緣眷屬及一切有緣眾生,業障消除、善根增長、平安健康、法喜充滿,得遇善知識,信佛、學法、敬僧,恭敬三寶、護持正法。持念阿彌陀佛名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終正念分明、預知時至、身無病苦,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有障礙。(或許,您們也可以每日如此迴向,對佛菩薩立下皈依三寶、求生西方的誓願;並將所有功德,迴向西方。)
另外,有件事順道一提:老爸對於新社民宿租賃一事的擔心,其解決之道,還是回到自心的觀照,才屬根本。勿如 佛於《無量壽經》中所示之人:「然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無尊、無卑,無貧、無富,少、長、男、女共憂錢財,有無同然,憂思適等。屏營愁苦,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有安時——有田憂田、有宅憂宅,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復共憂之——重思累息,憂念愁怖,橫為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憂毒忪忪,無有解時。結憤心中不離憂惱,心堅意固適無縱捨,或坐摧碎身亡命終,棄捐之去莫誰隨者。
世間生活,依於法規、符合事實,則心安理得;所以~
1. 成立單純的土地、房屋租賃契約(一棟蓋在山上的房子,並依對方實際使用狀況-自住或營業,調整租金),由承租者向政府單位申請作旅舍(民宿需自宅,且5間以下客房)之使用,並承擔經營之風險(經營者會較用心)。
2. 自己經營。或3. 依目前方式經營,將承租者視作合夥人,與其共同分擔風險。
不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都請記得~錢少賺了事小,若是傷了身體,亂了方寸可就不是那麼值得了;有法律上的問題,請諮詢若龍的意見。吃得飽、穿得暖,已是有福之人;其餘,多少都好。若為家宅所繫,欲心所使,終日無有安時;不如,省吃儉用,平淡過日,來得幸福。
記得老爸擺在辦公桌上的箴言「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懷著善念行事,其他隨緣就好。「心有所主,不隨境轉。標心有在,臨危不亂。人生的旅程中,至此能有懂事、孝順的孩子,一群行善、念佛的朋友,還有阿彌陀佛作伴同行,時時處處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名號一起,就有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的地方,就是最好地方,有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是最好時候。日日是好日,足矣!
《徹悟禪師語錄》:「執持名號,持一聲是一九蓮種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須心心相續,念念無差,唯專唯勤,無雜無間,愈久愈堅,轉持轉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亂矣。」當來必定同生極樂。又,淨土豈在遙遠的未來;不論順逆,佛號一起,當下離苦得樂,怎不快哉!學佛以後的人生,就像吃下一顆神秘果,總能在困境中,看見希望。別忘了,隨時提醒自己念佛,吃下一顆""的神秘果;於正念中,不論什麼境來,都能甘之如貽、自在安隱。
末了,還是跟您們說聲功德無量 請多保重 祝 平安 法喜
慧讓 合十

民國102年農曆822日於西蓮淨苑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Fwd:臨終前一定要看~趙可式

作者:成大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

趙可式發現很多人為了種種原因,
堅持要求醫師使出「十八般武藝」,
繼續急救明明只剩最後一口氣的親人,
使得患者受盡痛苦,含恨以終。

她在台中市舉辦的安寧療護
傳愛志工培訓班中,講了多起實例。

趙可式說,有位七十三
歲老太太得知自己罹患乳癌後,
清楚交代後事,然後安心地接受治療。

四年後,癌症復發,
並轉移到肺臟、肝臟、腦部和骨骼,
她自知來日無多,不但簽下「不急救」的意願書,
並且交代兒孫在她往生之日,不要驚擾她,
只需安心念佛,送她上西方極樂世界。

沒想到,老太太瀕臨死亡前,
有個兒子聲稱在遺產問題尚未擺平,
兄弟姊妹還沒取得共識前,醫師絕對不能讓她斷氣,
否則就要控告醫師有醫療疏失,醫師只得依他之言全力搶救」,
經過多次電擊和心外按摩,
這位老太太死前幾乎已被震得「粉身碎骨」

另一位篤信天主教
的八十九歲老人樂天知命,
七十歲那年就寫好「生前預囑」,
希望子女在他臨終前,
不要給他插管開洞,讓他安詳的返回天國。

然而,真的到了他病入膏肓,
多重器官衰竭之際,子女擔心被鄰居批評不孝,
同時為了讓住在美國的大哥見老爸最後一面,
硬是要求醫師救到底。

趙可式說,
這名老人死前意識清楚,渾身沒穿衣褲,
插了十幾根管子,他沒辦法說話,幾度要自行拔掉管子,
護士只好綁住他的雙手,他又用腳踢表達心中的怨憤,
由於扯掉導尿管造成血尿,護士又綁住他的雙腳,
結果他被五花大綁地躺在加護病房,
躺了兩星期,不斷流淚。

最後長子總算趕回台灣,
但是任憑所有子女聲聲呼喚,
老人轉頭閉眼,硬是連看都不看,
在無聲的抗議下,嚥下最後一口氣。

更離譜的是,有個老人已屆彌留狀態,
子女請相士算命,相士說老人如果在某月某日前死亡,
家道會衰敗,後人會貧窮,子女拜託醫師無論如何不能讓老人死。

結果,這名老人經過十幾次急救,
光是強心針就打了一千多支
護士打到手軟,拖過相士講的那一天,
子女終於同意醫護人員拔掉老人身上所有管子,
讓他安息。趙可式說,這種人間悲劇
不是個案,全台各醫院每天都在上演。

有一名四十二歲婦人
罹患卵巢癌,癌細胞嚴重擴散,
她丈夫懇求醫師非得救她一命不可,
因為「三個孩子還小,不能沒有媽媽」。

當她呼吸停止時,
醫師努力替她施行心肺復甦術,但急救無效。
她丈夫進入病房一看,只見愛妻滿臉滿枕頭都是血,
嘴裡插了一根很粗的管子,口角沾著血,眼角的淚也沾溼了枕巾,
他抱著妻子狂喊「你們對她做了什麼?」

當他獲悉是急救的結果,心中大慟,
連連捶胸哭嚎說
「我對不起妳!我對不起妳!」

趙可式說,
她每次看到這種情形就感慨萬千,
甚至有的病人根本就已經死了,只不過靠著人工呼吸器,
胸部仍有起伏,其實腳底板早就出現屍斑,
醫師往往宣布死亡不到一小時,
屍臭就透出來了。

這種人間悲劇可以說是「四輸」
病人方面不得善終
家屬方面事後愧疚
醫師方面在醫療糾紛的陰影下,無奈為之,違反了醫界倫理;
社會方面,每年因此耗費的健保資源更是難以計數。

這種惡質文化還要讓它存在多久,
值得國人深思。

生離與死別
都是人生兩大傷心事
不捨,帶給雙方的只有傷心和遺憾
放手,是讓大家活得更好的作法

---

這篇文章
任誰看了都想痛罵那些自私的家人
人無法選擇生,唯有死亡的方式可以由自己選擇
「死也要死的有尊嚴」啊

所以說想要愛一個人
這個'愛'字真是直得深思
有時自以為是的'愛' 卻剛好是一種'害'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優雅的老年~體力、腦力還是心力?

這~不會只是看過就好的一本書~如果您也期待一個優雅的老年~
吉娜修女:「樂觀而優雅,讓你有態度又有高度。
體力、腦力之外,能不能還有個心力?
p. 166「有些修女即使腦中已經有阿茲海默症導致的嚴重損傷,卻仍能維持敏銳的心智狀態。
p.269 「時間確實會導致身體的耗損...。但是心智功能的老化,卻是按照其獨特的時間表。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這~怎不令人雀躍;終於,一切都不再只是命運。
隨著時間的流逝,誰也免不了色身的敗壞,包括了骨骼、肌肉、器官...乃至於大腦。
當無常開始侵蝕(其實從來不曾停止),我們做了哪些準備?
除了體力與腦力的鍛鍊,心力呢?是否真有個心的東西存在?
如果沒有,為什麼可以繞過那些腦神經的糾結、斑塊,乃至於免去萎縮的干擾~依然自在(深刻懷疑~家師正是如此...)
當理所當然的老化蒞臨,我們能否理所當然地接受;或許,正是跨越的第一步。Why?不把它當障礙,它才能不成為障礙。(不要太把它們當一回事了)
又回到了第一個提問?體力、腦力、心力,常常在哪裡用力?這決定了生命的態度與高度

p. 283 神父:「一個修道人會活得比較平穩,比較少跌倒,比較快爬起來,也比較安詳地死去。...除了耶穌基督以外,不要把心交付給任何人。

末了~作為一個修道人,心交付給了誰?
忽略一下,那看得見、摸得著的(別被綁住了)~快樂,從來都在。
只是可惜~這些常常.蒙住了雙眼;更占據了唯一的心~讓人.疲於奔命。

Amitabha bless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還有四題~

5. 捉住幾次了?
哈佛一調查報告說,人生平均只有7次決定人生走向的機會,兩次機會間相隔約7年,
大概25歲後開始出現,75歲以後就不會有什麼機會了。這50年裡的7次機會,
第一次不易抓到,因為太年輕;最後一次也不用抓,因為太老。
這樣只剩5次,這裡面又有兩次會不小心錯過,所以實際上只有3次機會了。

6. 哭?笑?
老喇嘛對小喇嘛說:當你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在哭,但別人都很開心;
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別人都在哭,你自己很喜悅。
所以,死亡並不可悲、生命亦不可喜。

7. 攥緊?放手?
老人對他的孩子說:“攥緊你的拳頭,告訴我什麼感覺?”
孩子攥緊拳頭:“有些累!”
老人:“試著再用些力!”
孩子:“更累了!有些憋氣!”
老人:“那你就放開它!”
孩子長出一氣:“輕鬆多了!”
老人:“當你感到累的時候,你攥得越緊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釋然許多!”
多簡單的道理,放手才輕鬆!

8. 這糊塗事,可曾做過?
如果不小心丟掉100塊錢,好像丟在某個地方
你會花200塊錢的車費去把那100塊找回來嗎?
一個愚蠢的問題,可類似事情卻在人生中不斷發生:
被人罵了一句話,卻花了無數時間難過;
為一件事情發火,不惜損人不利已,不惜血本,只為報復;
失去一個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無法挽回,卻還傷心好久……

人生旅途中的~選擇題

1. 當狼?作狗?
有一天,狗問狼;你有房子車子嗎?狼說沒有。
狗又問;你有一日三餐和水果嗎?狼說沒有。那你有人哄你玩帶你逛街嗎?狼說沒有。
狗鄙視的說;你真無能,怎麼什麼都沒有!
狼笑了;我有不吃屎的個性,我有我追逐的目標;我有你沒有的自由;
我是孤寂的狼,而你只是一隻自以為幸福的狗!

2. 杯水?海水?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裡,這杯水立即變色,不能喝了;
一滴墨汁融在大海裡,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
為什麼?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
不熟的麥穗直刺刺地向上挺著,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
為什麼?因為兩者的份量不一樣。
寬容別人,就是肚量;謙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品質。

3. 吃蛋?吃
屎?
雞生蛋,雞也拉屎,但你肯定只吃蛋,不吃屎的,對雞如此,對人亦然。
每個出色的人,都會生蛋,也會拉屎,例如他很會開公司,那你就買他家股票來賺錢,
至於他亂說話,你就不用學。你最要緊是多吃雞蛋,少理雞屎,吸取營養,壯大自己。
很多人放著蛋不吃,整天追究屎,難道你靠吃屎能變壯大?

4. 加柴?減水?
師父問:如果你要燒壺開水,生火到一半時發現柴不夠,你該怎麼辦?
有的弟子說趕快去找,有的說去借,有的說去買。
師父說:為什麼不把壺裡的水倒掉一些呢?
世事總不能萬般如意,有捨才有得。
(網路文章~加個小標~)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楊絳的百歲感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坐在人生的邊上——楊絳先生百歲答問》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書摘

《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神經學者的科學實證大發現

作者簡介

安德魯.紐柏格 Andrew Newberg
  醫學博士,賓州大學靈性與心智中心主任,為神經神學此一新的跨科際學門創始者,同時也是賓州大學放射學系副教授,主持該系心理與宗教研究。早安美國、夜線、Discovery頻道、BBC、美國國家公共電台與國家地理電視均曾將其作品製作專題。著作包括Why God Won’t Go AwayBorn to BelieveThe Mystical Mind。個人網頁:www.andrewnewberg.com
馬克.羅勃.瓦德門 Mark Robert Waldman
  賓州大學靈性與心智中心副研究員、治療師,著作等身,包括與安德魯.紐柏格合著《Born to Believe》,同時也是Transpersonal Review之創刊編輯。演講有關宗教、神經科學與靈性的課題,並與多個宗教和世俗團體從事研究,足跡遍及全美,多達數十家報章雜誌及電台聯播節目曾將其作品製作成專題。個人網頁:www.markrobertwaldman.com

1靈性實在的揭秘 余德慧

¥  在我多年研究靈性療癒,這本書是比較「對」的書。……神佛不是抽象概念,不是被畫出來的圖像,更非玄之又玄的「他界實在」,而是道地的身體感受,或者更確切地說就是身體感悟。 ——
神的回路不能在人類的意識造作完作。

2當靈性力量與科學在大腦會合 劉秀枝

對修女與佛教徒的大腦掃描,發現其頂葉活動減少時,個人的自我感消失,而能够與所觀想的或心嚮往的對象合而為一。

長老說:「我經常感覺,好像有兩隻狼在我的內心打架,一隻既小氣又貪心,另一隻則是好禮而慷慨……
  「哪一隻會贏呢?」小男孩問。
  長老笑著說:「你餵哪一隻,哪一隻就贏。」
¥  我們可以選擇和鍛鍊啓動大腦的邊緣系統,讓憤怒或恐懼當道,
¥  還是讓額葉和前扣帶發揮作用,經由靈修得到平靜和慈悲~
¥  我們全都在大腦裡面養了一群神經的狼,老的那一群住在邊緣系統,滿肚子侵略性與恐懼;年輕的一群住在額葉與前扣帶中,那兒正是同理心與慈悲心的大本營。小狼活潑又充滿想像力,但就神經學的角度來說,卻是脆弱又遲緩。由於我們活在一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這兩個大腦陣營始終處於警戒狀態。
¥    傳統看法認為,人不可能隨意影響大腦中的無意識區域,但是神經學新近的研究卻徹底顛覆了這個觀點,因為科學證據顯示,靜觀修行以不同方式影響著大腦不同的部位。也就是說,不同形式的靈性經驗可以強化特定的神經回路,產生寧靜、正念與慈悲,而且每一種對神經運作與身心健康都大有好處。
¥    過去十多年來,相關研究結果更證實了,禱告與觀想修行可以強身治病。本書探討的就是神經與靈性經驗的關連,並博採東、西方的靈修,提供實用練習法則,例如「鍛鍊大腦」的最佳八大法門與「慈悲溝通」,只要短短幾分鐘,就可以打開建設性對話,與家人朋友或工作夥伴建立和諧關係。
¥    兩位作者詳實整合大腦科學與靈性經驗,取徑新穎,結論獨到,既可信又富涵啟發性,堪稱同類書的權威著作。

3 神是真的嗎?溫碧謙

唯獨人類的大腦可以以感知並製造靈性的實在,這種感知的確定性無法加以證明,然而這靈性的實在可以帶來很多正面影響。
靜觀與靈修強化了額葉的功能,使人更加理性進而刺激前扣帶,使人心平氣和,因而焦慮、沮喪與憤怒等性緒無從生起。
其實,神是真的」那麼重要嗎?...任何法門,若可化解人間苦痛,都是可取的。所以,亦神亦佛亦空,都是被包容的。在最高深的靈修中,頂葉的活動力逐漸淡化,天人合一,人我之別亦去;同理心、一體性,接踵而至。神與佛,佛與空皆是一體的兩面,其實是沒有分別的。所以,神是真的嗎?信者恆性,因為愈信愈真實,而且大腦隨之改變。

一、信仰與人類的大腦

1.誰在乎神?-

p.25 神是意識的一部分,一個人愈是心心念念想著神,便愈會改變自己大腦某些特定部分的神經回路。神能夠改變人的大腦,不分基督徒、猶太教徒
p.26 我們眼見之事物是否確實為真,大腦並不在乎,它唯一在乎的是這些事物是否有益於我們的生存。
p.30 靈修有助於溝通這些內外現實之間的斷層,使我們得以跟這個實際存在的世界更為接近。
p. 31每個人或許都有一修神的神經或回路,每當我們深思賨教的理念時,這一條神經或回路便會逐漸擴充。
p.36 真正的敵人紀不是宗教本身,而是憤怒、仇恨、偏執、人我之分、極端理想主義,以及無端的恐懼,無論其為世俗的,宗教的或政治的皆然。

神與大腦的神經可塑性

 p.38 心中有神,就會改變人的大腦,但是觀想其他崇高的主題同樣可以使大腦產生變化。譬如說觀想大爆炸,或潛心於演化的研究,或選擇演奏一種樂器,都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神經回路,增強認知的能力。只不過,宗教與靈性的觀想對大腦所產生的變化,作用卻完全不同,關鍵在於其所強化的是一個獨特的神經回路,此一回路會特別強化大腦中的社會屬性與同理心,同時降低破壞性的想法與情緒。如果想要解決當今世界的衝突,這種神經上的改變正是需要我們大力促成的,至於使這些改變得以發生的根本機制,則與一種名為神經可塑性的特質有關,亦即人類大腦在回應各式各樣正面與負面事件時,建設性重組自身的能力。

培養慈悲心

p.43慈悲心類似同理心,是一個人的神經系統對別人的心情發生共鳴的能力,只不過慈悲心更勝同理心一籌,是對別人的痛苦做出回應的能力。
神經學上的心則是在大腦的前扣帶內...我們能夠維持思想與感情的微妙平衡,靠的就是前扣帶...如果較大或較為活躍,就比較具有同理心,也比較不會以憤怒或死來應對;如果失常,溝通技巧就會打折,也無法精確感受別人的想法與心情。
p. 44貫穿大腦前扣帶與前額葉皮質的神經回路整合了專注力、記憶力、行動力等決策性功能靈修雖然可以滅少敵意與貪婪,但慈悲心並不足以處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必須面對的種種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讓自己的靈性與別人對話。
憤怒會擾亂大腦額的運作,不謹讓人失去理性,而且使人無法知覺自己的行為失去理性。當額葉關閉時,別人所講的話,連聽都聽不進去,遑論生出同理心或慈悲心了。這時候,只會覺得自己理直氣壯,溝通當然也就瓦解。同時,憤怒也會釋放大量神經化學物質,對大腦控制情緒反應的部位造成重大的損害。
要做到以仁慈回應憤怒,需要經過長久不懈的鍛鍊,而自古以來靈修導師所教導的,無非就是這種功夫。當一個人密切專注於一己靈性的價值與目標時,流向大腦額葉與前扣帶的血液流量就會增加,從而使大腦情緒心心內的活動跟著降低。意識的動向乃是關鍵,我們愈是專注於內在價值,就愈能夠掌握自己的人生。
p. 45相信人有靈性,不只是推動我們活下去,而且是在推動我們超越,唯其如此,活著才有價值,人生才有意義。如果沒有這樣的盼望與期待,亦即我所謂信心的同義語,心很容易就會流於沮喪與失望。信心其實深植在我們的神經元與基因之中,是立足人生最為可貴的原則。

2. 禱告時更需要神?靜觀、記憶與老化的大腦

p.47「二○○六年夏,我開始了一項新的研究,針對記憶發生問題的病人,靜觀修行是否能夠帶來正面效果?眾所周知,當我們逐漸老去,認知能力也就更受損,因此,為了維持大腦的健康、滿意與聰明,應該未雨綢繆。如今,已經有許多東西可以使我們延年益壽,但年過三十之後,大腦的新陳代謝便開始衰退,我們卻要到了晚年才會注意這件事,然而,到了那個時候,一切都將有如一輛老車的引擎,什麼問題都跑出來了,墊片滲漏,變速箱潤滑油開始乾掉,火星塞無法點火。一點一點地,神經可塑性失去了最佳的平衡狀態,因而影響了記憶、協調、專注度、訊息處理、問題解決與社會決策技巧。我們不是汽車,既不能找技師徹底檢修大腦,也無法用零件更換受損的線路,但是,我們可以用各種不同「法門」來加以調整。

靜觀修行對大腦的作用

p.48我們研究的方法名叫柯爾騰.克里亞(Kirtan Kriya),是一種源起於十六世紀北印度的靈修傳統,一九七至八年代在美國風行一時。具體來說,此一靜觀法門整合了三個要素:呼吸、聲音與動作。第一項要素是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呼吸,這也是許多東方靜觀修行的基礎。大量文獻可稽的研究顯示,不同的瑜伽技巧以及專注於吐納,的確可以有效地降低壓力、血壓、焦慮以及許多足以影響健康的問題,同時,增加儆醒與認知能力。最近的研究更顯示,吐納靜坐對免疫力、老化與細胞死亡的調整都具有影響。
柯爾騰.克里亞的第二項要素是重複「撒嗎」(satana ma,譯註:意思分別為出生、生活、死亡、重生),可以在心裡默唸,也可以大聲唸出來,有時候則整合到旋律或歌曲中。咒語,類似天主教在一段長時間中反覆誦唸的短祈禱文。在東方傳統中,有成千上百的咒語,其中不乏神聖或象徵的意義,有的純粹只是單純聲音的重複。咒語常見於經文,靈性導師也會用來作為引導,全都非常簡單好記。研究顯示,咒語與反覆的祈禱文,譬如玫瑰經,與修行者的心血管節奏具有一種明顯而強有力的同步效應,我們希望大腦的掃描研究能夠更進一步闡明這項靜觀法門。

這項靜觀修行的第三要素是一套特定的指法。在東方,臉、手與身的動作又稱為手印,在柯爾騰.克里亞的傳統中,修行者發出撒嗎的聲音時,輪流以拇指接觸另外四隻手指。此一指法的作用類似數念珠,而數念珠乃是一種普世的修行法門,廣見於基督教、伊斯蘭、印度教與佛教。

從靈性的角度來看,每一手印或咒語都有一相對應的神學或形上理念,但從科學的角度看,任何重複的動作或聲音都可以使心專注。這一點特別引起我的注意,因為神經的老化往往會影響到肌肉的協調與語言表達技巧。因此,用柯爾騰.克里亞方法來做試驗顯然再理想不過,除了簡單易學之外,也無需要求參與實驗的病人信仰任何特定的宗教。最理想的則是,我們的病人一天只要修練十二分鐘就行了。

我以為,任何人只要稍加指點就能夠學會這項靜觀修行,但當賈斯走進診所時,我卻有點動搖了。在我們以前所做的研究中,接受實驗的對象都具備了好幾年靈性或靜觀的修行經驗,賈斯卻從來沒有靜坐過,對宗教信仰也毫無興趣。他所要的,只是想改善不太靈光的大腦功能。

賈斯的塊頭相當大,有點粗線條,脾氣很好。看起來,他有點像是在任何建築工地都碰得到的鉛管工人,也就是那種坐在電視機前抱著兩隻熊照樣能呼呼大睡的人,全然不像是個會打坐的傢伙。當我們跟他說明這項修練時,他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但聽我們解釋了研究的目的之後,他的興趣總算回來了。

「我該在什麼時候做?」他問。
「早晨的第一件事,也就是起床之後。」我說。
他想了想,然後說:「按照指示,靜坐的時候要『唱出來』,但我通常五點左右就起床準備上工,這樣一來,我擔心會把屋子裡的人全吵醒。」賈斯顯然是個老實人。

我明白他的意思,因為我自己試過兩次,也是覺得怪怪的。大聲唱出「撒、塌、哪、嗎」畢竟怪異,特別是住在費城市區一棟眾多人口的公寓裡。於是,我告訴他,可以遲一點再做,也可以默唸。

他還是有點不放心。既然要做,就要做得「確實」,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心理健康已經面臨危機,於是我又向他保證,那樣做並不會減低修練的效果。他總算滿意了,我們才給他做一系列的測驗,評估他的認知能力。

接下來,我為他做四次腦部掃描中的第一次。
第一次掃描稱為基底掃描,其間他只是靜靜聽了十分鐘一篇有關靜觀修行的說明。我所記錄下來的影像則保存下來做為基底,以便和八週後訓練計畫結束時所做的大腦活動掃描做一比較。

然後,我詳細描述了靜觀修行的細節,並為他播放展示要領的錄影帶,要求他照著示範者依樣畫葫蘆,然後做第二次掃描,以觀察他在靜坐中那個「未經訓練的」大腦。我們的做法是,在靜坐的最後幾分鐘時注射一劑放射性示蹤劑進入靜脈,示蹤劑在大腦中留下暫時性的沉澱,標示出大腦血流的活動情形。然後,等到靜坐結束,我們不經意地走到做掃描的房間,攝影機則將靜觀高峰時段沉澱下來的活動拍攝下來。

我們送他光碟帶回家,好讓他每天能夠練習,而且每兩週打電話給他,盯住他的進度,並回答他的問題。每次打過去,他都說很認真地在做,一切順利。八週之後,他回到實驗室,接受進一步的測驗與大腦掃描。

「我確實樂在其中。」他說,「真的很棒,我打算繼續下去。」其他接受實驗的對象給我們的答案也都相同,這些跟賈斯一樣飽受記憶問題困擾的人只是平常百姓,一生中從未做過任何具體的靜觀修行。他們熱切願意從事有規律的修練,對我個人來說,可說是既驚且喜。很明顯地,他們想要得到最佳效果,也知道,為了長期評估他們在認知上的改善,我們一定會追蹤他們。

當然,真正的問題在於:有效嗎?我們真能在大腦中發現有意義的改變?記憶真的有所改善嗎?其他研究顯示,在密集的靜觀與禱告中,大腦確實有所變化,但之前的實驗對象都有十年以上的修行經驗,每天至少四十五分鐘靜觀,而這一批記憶有問題的病人僅有八週、每天十二分鐘的修練。兩者的差別判若雲泥,但也正因如此,我們的研究將有助於確認,到底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得到神經學上有意義的變化。這些資訊或許也可以幫助我們確認,當一個人進入人生最後十年時,神經可塑的空間到底還有多少。

我們都知道,心血管運動可以增強一個人的身心健康,但若說靜坐可以強化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具體的證據卻少之又少。問題出在複雜性。大腦有上千億的神經元,並以成兆的方式跟其他互聯,其連結的結構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以當前的神經科學來說,對於控制人類情緒、行為與思想的神經回路,我們擁有圖譜的只佔極小的百分比,而且並非完全清晰。然而,逐漸累積的證據顯示,靜觀修行是維持大腦健康的極佳修練,其可能性無可置疑。

保護並強化老化的大腦

回到賈斯,經過八週的修練,他改變了大腦平常的運作嗎?答案是,他做到了。從他的第二張休息狀態掃描,我們發現,在他的前額葉皮質中,神經的活動顯著增加,而在維持一個人清晰的專注力上,此一區域大有關係。前扣帶也活化了起來,此一結構關係到情緒調整、學習與記憶,也特別容易受到老化過程的影響。前扣帶不僅在降低焦躁與易怒方面扮演關鍵性角色,也會增強社群意識,而社群意識正是會隨著老化而衰退的特徵。此一結構體在大腦中的重要性,以及各種靜觀修行對其所產生的刺激,我們都會在本書中反覆提到。

p.53
前額葉皮質與前扣帶中的活化活動不僅改善記憶與認知,同時也可以對抗一種與老化失調相關的徵候,亦即憂鬱。罹患帕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的病人,前扣帶中的新陳代謝活動降低,這告訴我們,靜觀修行應該可以減緩因這些疾病所造成的退化。個人的宗教修行與提升靈性層次也可以減緩阿茲海默症的進程。

另有一些靜觀修行的研究也顯示了相同的好處。二○○七年埃默里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坐禪具有「神經保護作用,並減緩了一般因老化而導致的認知衰退」。整個來說,證據明白指出,大部分的觀想與瑜伽都可以鍛鍊一個人的大腦,藉此維持並促進認知的健康與活力。

但是,短促的禱告似乎對認知並無直接效果,對於沒有宗教歸屬的老年人,甚至有增加沮喪的可能。然而,禱告如果整合成為較長時間的深層觀想,或者是融入每週的宗教活動中,便可以發現許多有益於健康的好處,包括較為長壽。祈禱雖然具有一種與他人休戚與共的感覺,但效果有限,原因不外乎時間太過短暫。每次禱告總是三兩分鐘就結束,我們相信,唯有持續地全神貫注於特定的目標、使命或理想,才會對大腦的認知回路形成刺激。

電腦掃描研究顯示,賈斯所做的靜觀修行強化了一條回路,包括前額葉與眶額葉、前扣帶、基底核與丘腦;這一條回路若不經過激化便會因老化而衰退,主司多種活動,包括知覺、清晰的思維、現實的掌握、錯誤的檢查、同理心、慈悲心、情緒的平衡、以及憤怒與恐懼的壓抑。當此一特定的回路故障或衰退時,便會導致沮喪、焦慮、強迫性行為與人格分裂。不論信仰的是什麼,我們若能將靜觀修行整合到日常的活動與儀式中,就能夠保持這條回路健康,甚至加以改善。

接下來,我們要求賈斯在實驗室中靜觀修行,如同八週前般,再次為他注射示蹤劑,並做另一次掃描,想要看看他大腦的反應是否和第一次做時有所不同。結果發現,直到十二分鐘的靜坐結束,皮質中與建構自我意識相關的部分頂葉的活動量降低了。

在我們對修女與佛教徒所做的大腦掃描中,同樣也發現頂葉活動減少的情形。每當這種情況出現時,一個人的自我感消失,而能夠與自己所觀想或心嚮往之的對象合而為一。就修女來說,她們的目標是要更接近耶穌;就佛教徒而言,則是要體驗純粹的知覺與覺悟。但對賈斯來說,則是與他想要改善記憶力的目標合一。我們無法充分理解其間的道理,但很明顯的是,自我意識的消失增強了一個人想要達成特定目標的專注力。另一方面,自我感的消失似乎也會改善一個人在工作上的執行力,而且更樂在其中。這在運動場上稱為「完全融入」,在心理學中,這種最佳感受的狀態則是所謂的「心流」(flow)。

賈斯的掃描顯示,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整個大腦的神經運作改變了。此一結果相當驚人,這表示我們具有某種能力,能夠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大腦,改善神經運作,而所用的時間之短,遠遠超過科學家的想像。正如我在第一章所指出,短短幾天之內,我們就看到了神經元的永久性改變,而其他的研究也顯示,大部分的靜觀形式都可以在兩個月內產生微妙而重大的改變。這類改變會是永久的嗎?在有關強化認知能力上,這或許言之過早,但從我們自己的研究結果來看,若拿靜觀修行多年的觀想者與從未修行的人比較,兩者的大腦就顯現出具體差異。甚至同一個人,是否有在進行靜觀修行,也可以看到這些差異,但同樣地,我們並不知道,如果放棄了靜觀修行,大腦是否會回到常態。有可能和運動一樣,練得愈多愈好,一旦停下來,也就前功盡棄了。

驚人的大腦可塑性

前面曾經提到過,我們發現,在與保持專注大有關係的區域,亦即前額葉皮質與前扣帶中,活動顯著增加了。其他的靜觀修行與瑜伽也會激發同一區域,但在有記憶問題的病人身上,我們發現小腦中的活動也增加了,而小腦則是在整合身體有意識動作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由此也就可以理解,靜觀修行中,手的動作必然會帶動大腦中的區域協調。

賈斯的掃描也顯示出,深藏於大腦核心的基底核的活動增加了。基底核主司隨意運動、平衡與自動定位,但在記憶形成、行為控制與認知彈性上也扮演重要角色。這一部分如果異常運作,和正常的老化脫不了關係,但和動作異常者如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妥瑞氏症(Tourette)與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也有關聯。由此可知,相較於靜止的靜觀,配合動作的靜觀更能夠強化大腦中容易受到老化相關疾病侵襲的部分。然而,另外還有一些靜觀形式,譬如說坐禪,同樣可以強化大腦中通常會隨老化而衰退的其他回路,並因此改善了認知能力。
第二次掃描之後,我們重做量度測試,以便觀察賈斯的記憶是否獲得了改善。結果令我們大感驚訝。其中的一次測試,他表現出來的進步接近五成。名為「路徑測試」(Trails Test)的測驗,類似一種進階的連點遊戲,數十年來一直用來評估各種認知功能,包括視覺掃描、視覺自動定位與視覺空間能力。在尚未練習靜觀修行之前,賈斯花了一七秒完成測驗,但經過柯爾騰.克里亞的修練計畫後,他只用六十八秒就完成了。

在接受實驗的對象中,有些人的進步沒有這樣大,但在記憶力、專注力與語言流利度方面,幾乎所有的人都獲得了加強。整體的改善度約在百分之十至二十之間。這種情形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如我們所說的,只用了八個星期,能有這樣的改善算是非常快速了。按照原來的計畫,我們要花好幾年的時間來追蹤這些病人,才可望看到各種認知能力的持續改善。不管怎麼說,正如其他認知研究所顯示的,若要保持所達成的成果,每天都要鍛鍊大腦。

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證明,對於在認知上發生問題的病人,即使沒有靈性的與宗教的架構,靜觀修行照樣可以具體改善病人的記憶力。對數以百萬計逐漸老化的美國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養成習慣每天做十二分鐘的靜觀,那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
p. 60「赫伯學習法反覆做一項新的功課,諸如觀想或祈禱,會改變神經元末梢突觸的活動,最後將改變細胞的結構。這種改變又會影響到訊息傳遞至大腦其他部位的方式。
P.61一如其他的靈修,撒塌哪嗎的靜觀修行可以讓大腦休息,同時又對環境保持敏銳的知覺,是值得境養的有用法門。在靜觀當中加入了反覆的手動與誦唸,可以更進一步強化大腦中的啟動與協調中心。由於整個大腦的效能都提高了,便能夠儲存更多的神經與新陳代謝能量,這又使得記憶形成與追索的能力獲得了加強。
P.62「如果一心想要達到一個靈性的目標,神經系統自會強化其感官,使之經驗到靈性的真實。

鍛鍊你的樹突

P.63「在任何靜觀修行中加入動作,都可以顯著增強大腦的認知運作。手指靈巧的反覆顯然有益於中央與周圍神經系統,可以彌補因老化所造成的手部失靈。
P.68「靜觀可以訓練人心不致過度執著於欲望、迷戀於自己的觀點。若能達到這個境界,我們看自己與看世界的方式都將改變。

3. 神對大腦做了什麼?

大腦中的神回路

P.72「經由觀想與熱切禱告可以降低頂葉的活動,你與神之間的界線將消失。
¥  P.73「「一旦對神改變了看法,那就無異於轉變了整個人生。
P.74「只要放慢呼吸,反覆誦唸一個或一句可以令你產生舒適感的字或詞,就可以有意識地降低壓力與緊張。
¥  P.76「反覆誦讀…直到聖靈充滿心中,最終的目的則是…達到轉化。
基亭神父~「歸心祈禱
P.77「從祈禱與靜觀所得到的益處,與特定神學的關係較小,與儀式性的技巧,諸如呼吸、放鬆、專注於一個可以喚起自在、慈悲與靈性的平安的念頭,反而有較大的關係。當然,愈是相信自己觀想的或祈禱的,回應也就會愈強。

神的神經結構

P.79「對於神,額葉(人類大腦最新的部分)給的概念,神是合於邏輯的,是理性的、講理的與慈愛的,而邊緣系統(大腦最老舊的部分)對神所創造出來的感受,則是一個充滿了情緒意義的神。
P.81「頂體區域活動減少,所出現的則是一種時空俱為之消失的感覺。這使得靜觀修行者覺得自己與觀想的對象:神、宇宙、涅槃或任何自己專注的對象是合一的。阻斷了大腦產生人我關係的傾向。

增強慈悲心與社群意識

P.83「如果想要維持前扣帶皮質、額葉皮質與邊緣系統的健康,無論你怎樣觀想或禱告,唯一的前提是,心中所存必須是夠給你帶來愛、歡喜、樂觀與希望的想法。我們在生理上具有一種傾向,會對帶有仇恨或恐懼的不利情境做出回應,而靜觀卻可以抵消這種傾向。
P.84「從事靜觀修行超過十年的人,在不做任何觀想時,我們幾乎都會在他們的左右丘腦中發現不對稱的活動。一個人如果持一念反覆修持,大腦就會開始做出回應,彷彿那一念在這個世界上確實為真。我們認為,這或許就是導致高深靜觀修行者的丘腦不對稱的原因。這種不對稱的真實變成他們覺性的常態,神、寧靜與統一,都成了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再只是一種思惟,而是可以觸及的經驗,真實得有如你現在手中所捧的這一本書。
丘腦不會區分內在的真實與外在的真實,因此,不論是什麼想法,觀想得夠久,便彷彿真有其事。這時候,就神經學來說,信念變成了真實,大腦也就如斯做出回應。由於觀想的信念或目標不同,所看到的真實也就不一樣了。

神的化學本質

P.86「修行舒眠瑜伽時,多巴胺增加了65%,人雖維持著意識的知覺,但卻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多巴胺會增強感官意象,產生愉悅的感受,刺激正面想法,增加幸福感,並使人具有安全感。多巴胺太少會使人偏向懷疑主義與不信宗教。高濃度的多巴胺會使人偏向於超出常態的信仰。

身心靈健康,操之於己

P.94「深層靜觀還可以引發不尋常的神經活動形式-神經防火牆-大腦的某一部住可以不理會其他部位傳送過來的訊息,一旦達到這個境界,連我們平常看世界的角度都會改變。愈多靈性修持,我們就愈能控制身體、心靈與命運。

二、神經的演化與神

6. 神有心嗎?

P.168「如果要說明主司情緒的邊緣系統、額葉與前扣帶之間的關係,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們想像成一個蹺蹺板:(感受、情緒)邊緣系統───前扣帶───額葉(邏輯、理性)
情緒的邊緣系統,包括產生恐懼的杏仁體,是跟額葉以及使用邏輯、理性和語言的能力有相互關係的,而前扣帶就正好座落在邊緣系統與額葉分界上,作用類似一個支點,平衡我們的情緒與思想。如果太情緒化,血液便流入邊緣系統,刺激杏仁體引發警覺、防衛與恐懼。就和磽蹺板一樣,邊緣系統活動升高,額葉的活動就降低。因此,當人憤怒或焦慮時,邏輯與理性便為之蕩然,認知能力也就遭到了壓抑。當杏仁體活躍起來時,前扣帶關閉,結果就只剩下爬蟲類的大腦在表演,同理心與直覺變弱,完全失去了評估別人感受的能力。...如果是額葉活躍的話,便會刺激到前扣帶,進而降低杏仁體的活動。如此一來,邏輯與理性克制了憤怒與恐懼。...因此,保養這個內在的仲裁者是極端重要的,而靜觀與靈修的作用正在於此。...打造一條新的慈悲神經回路,到時候,即使踫到非我族類,唯恐避之不及的神經本能反應也會中斷。

7. 神若瘋狂,天下大亂

長老說:「我經常感覺,好像有兩隻狼在我的內心打架,一隻既小氣又貪心,另一隻則是好禮而慷慨……
  「哪一隻會贏呢?」小男孩問。
  長老笑著說:「你餵哪一隻,哪一隻就贏。」
我們都在大腦裡面養了一群神經的狼,老的那一群住在邊緣系統,滿肚子侵略性與恐懼;它們動作快,有效率,隨時會要別人的命,一億五千萬年以來,都是它們在表現。比較年輕的一群則住在額葉與前扣帶中,那兒正是同理心、理性、條理與慈悲心的大本營。這些小狼活潑又充滿想像力,但就神經學的角度來說,相較於大腦中情緒部位的活躍,它們卻是脆弱又遲緩。

馴服自私的大腦

P.177「就神經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僅天生自私,而且具備了偵測別人自私與欺騙的能力。一旦我們這樣做時,就會無意識地採取懲罰的、威權的態度。
想要馴服自私的大腦,到底有沒有什麼東西是比較肯定有效的呢?從神經學上來說,答案再簡單不過了,那就是:自覺地培養自己和善並公平待人。

三、轉化內在的真實

9. 追求寧靜

P.223一個人的各種習慣,全是大腦花了數十年才形成的,想要加以揚棄當然不容易。舊的神經回路尚未消失,和負面或痛苦回憶有關的尤其如此。事實上,要長出新的樹突與軸突或重新安排多年來穩定建立的突觸連結,需要消耗極大的新陳代謝能量。更重要的是,任何對舊有神經模式的破壞必然會在大腦中造成相當程度的焦慮。更何況,相較於有創意的額葉,主要負責維持突觸穩定的舊有邊緣系統可塑性不高,想到新點子容易,但要大腦其他部分亦步亦趨卻難上加難的原因在於此。
由於自己全神貫注於三大要素-放鬆、專注的覺察狀態與明確的意向-大腦就會刺激神經回路,促成目標的達成。關鍵就在於自覺地全心投入,第一步是全神貫注於所要追求的理想。專注的覺察訓練我們把其他目標或願望暫時放下,放鬆則訓練我們有耐心...。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P.262「經由深度修行,高深修行者可以達到深層的天人合一境界,進而在大腦中引發不尋常的活動。頂骨的活動如果減少,自我感就會改變,假若這種情形成為常態,丘腦的結構則會發生永久性變化,而丘腦正是大腦中營造真實回路的一部分。到了這種情況,修行者觀照這個宇宙的眼光便完全不同了。
當我們有意識地將意念指向特定對象時,凡不屬於我們觀想對象的感官與神經訊息,大腦都會加以攔阻,過濾掉任何不相干的東西。當修行進行時,此一阻攔機制發揮得更徹底。結果是,整個意識完全投注於觀想的對象上,觀想以外的任何東西則視若無睹。這時候,觀想的對象若是神,觀想者便產生與神一體的體驗,或是感覺神無所不在。如果觀想的對象消失,其所經歷的情境就會和最徹底的神秘境界如出一轍,體驗到整個宇宙的渾然一體,亦即與萬物的絕對合一。到了這個地步,有可能會意識到非我思,因而興起一個弔詭的問題:究竟是什麼?高度的覺察有時候會產生一種奇妙的無我感,進而開始了解,其實竟是一種自以為是的神經構造,如此一來,大腦頂葉區域的活動隨之降低,自我感開始消融。
P.264「某些形式的修行通常會刺激大腦部分區域產生活動,但他們發現,有一群高深的禪修者卻可以把這類活動降低,因而產生一種徹底的統合性,亦即所謂的絕對實相,又稱為純粹意識、不二、非物質實在,並把世界或心識視為假象,為純粹的神性,為最高精神,或無。也有人用絕對實相來形容所有不可知、不可解之物。許多偉大思想與靈性傳統的核心,與一種深層的真實性有所關聯,其真實的程度,使我們的日常現實相對失色,簡直有如假象。

10. 慈悲溝通

心平氣和的21要訣

p. 284「一旦與人對話,千萬不可生氣。這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心理學家、諮商人員、靈性導師與神經學家的共識。對話中稍有憤怒、敵意,甚至苛求,都足以引發身體和大腦釋放大量壓力激素。在衝突中,憤怒固然難以避免,但怒氣一起,額葉處理語言、邏輯與合作互動的機制就會遭到干擾,溝通的過程往往就此出軌。

靈性的過程如何影響大腦

為了了解神與靈性的過程如何影響大腦,有必要牢記六個結構體:額葉、邊緣系統、前扣帶、杏仁體、視床(丘腦)與頂葉。
1.首先想像你的手掌中有兩枚去殼的杏仁,分別代表杏仁體的兩半,這我們看到或想到恐懼時,主管戰鬥或逃跑的回應機制。接下來,想像有一枚去殼的核桃的兩半放在掌中,這則是你的丘腦,此部位負責把感官訊息送到大腦各個部分,並告訴我們意義何在及真相為何。
2.現在,先握掌成拳頭(包括兩半的杏仁與核桃)則是邊緣系統,是大腦最古老的部分,也是所有爬蟲類、兩棲類、鳥類與哺乳類都擁有的部分。邊緣系統包括記憶編碼、情緒反應與許多其他的身體功能。
3.再來,拿四張20*10cm的紙,放在拳頭上,將紙弄縐,與拳頭緊貼,就這樣,便有了一個人的大腦。這四張紙的大小與厚度相當於新皮質,一個人一生所學的所有記憶、信念與習性全都儲存於此,這裡也是大腦所有的視覺、聽覺、運動、語言與認知的運作中心。紙的30%是額葉,位於雙眼的後上方,幾乎所有的意識都由其主管,包括邏輯、理智、專注、語言能力與自主動作。
4.接下來,注意褶皺紙張接觸大姆指的地方,這裡相當於前扣帶,是發動社群意識、直覺與同理心的部位,也包含一種特有的神經元,是人類與少數孁長類才擁有的。這些神經元的存在僅有1500萬年,至於杏仁體(拳頭所握的杏仁),則已經在那兒製造了45千萬年的恐懼。靈修特別能夠強化前扣帶,一旦做到這一點,杏仁體的活動就會降低。

5.還有一個區域也是必須記住的,那就是位在耳朵稍後上方的頂葉。此一部位所佔比例不到紙張的四分之一,但人活在世界上人我關係中的本我卻是來自於此。當此一區域的活動降低時,便可以感覺到自己是跟神靈、宇宙、以及自己所專注的任何念頭合成了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