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識得業感緣起
一切不足為奇
欲求解脫出離
怎能停在這裡
-----------------------
自性 清淨 持名
夢一樣的過去
再也捉不住你
-----------------------
持名 清淨 自性
過去一樣的夢
再也留不住誰

等待 等待著
同一空性裡
清淨的緣起

Namo  Amitabha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覺」而已,也足矣!

3/23
心中呈現的,並不是真的~
臉(自性)-鏡子(心)
鏡子髒了,看不清臉
境子擦乾淨時~依然看不見那真實的臉
被看見的,永遠只是鏡子上所現的相。
----------------------------------------------------
當您想看清什麼時,就什麼也看不清了!
4/1
滿有意思的一句話:「我們奮力戰鬥可能並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讓世界改變不了我們。」
世界或許不是一個我,能改變得了的;但,又有什麼,是短暫存在這個世界的我,值得堅持的?
一位朋友,先生往生了…~很多事,的確是再怎麼奮力戰鬥都不能改變的。但,往往也就在發現一切都改變不了的同時,才找到了~那,從來不曾改變的~
當她每天一早從家裡走出來,看見街坊鄰居時,心裡總這麼跟自己說著:「我什麼都沒人家多,甚至還好像比別人少了什麼;但,就這麼一個"覺"字,讓自己終於什麼都不缺了。」
----------------------------------------------------
如果還感覺缺什麼?或許,就少份「覺」吧!而這,正是那從不曾改變,也是唯一值得堅持的了。
覺以前,不明不白的~跟著吃飯、睡覺、喝茶、幹活…最後死了。
覺以後,還是吃飯、睡覺、喝茶、幹活…~最後死了;只是,明白。
偶爾給此世的親友寫個訊息,也算是添一筆對他們的感恩~除了寫給他們,更寫給了自己。
帶著覺;其他,有、無、多、少,都可以。
----------------------------------------------------
喚起從不曾改變,唯一值得堅持的「覺」~心底最熟悉的聲音~阿彌陀佛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兩老.一路辛苦了~

20170314

包包一打開,一把芹菜跳出來,已經擠滿的袋子裡,硬是再塞進去~老爸、老媽溢出來的愛...
青菜、水果、香菇、豆干...單車、公車、巴士、TAXI,
台中、台北、宜蘭、屏東;不論到了哪兒,總少不了的伴~幸福.

恐懼時 給與保護

難過時 給與安慰

挫折時 給與鼓勵

成功時 給與喝采 

不論走到哪一段 

您們給與的,永遠是不變、無盡的愛
而您們想要的,也是我唯一能給的,就只是.心安
〔心安,即是歸處~〕


〔知母〕生死流轉無其始,入胎受生亦無初,故知有情皆是母,願生斯見求加持。

〔念恩〕今生愛我母為最,眾母愛護亦如是,思此厚恩難得報,憶念母恩求加持。

 〔報恩〕若知有恩猶捨棄,似我下劣更有誰,是故圖報當拔苦,並予勝樂求加持。

〔慈〕有恩母等乏安樂,我以身財善根施, 願諸有情皆得樂,一切圓具求加持。 

〔悲〕母等眾生苦所逼,苦因苦果願盡離,縱有餘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增上意樂〕一切世間諸有情,獲無漏樂斷苦根,我應決定如是作,願速堪能求加持。

~願速堪能求加持

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

《佛子行三十七頌》


「無著賢」菩薩的作品。在西藏歷代上師之中他是集佛學、博學及德行(戒律)三者條件皆具足之上師,可以說已具足聖者圓滿的特色,是一位廣大明深的成就者。
《佛子行三十七頌》包括了 菩薩所行持的見地、觀修、行持;即見、修、行三者(指大乘不共行持之特色)。一共有三十七句的頌文,因取其三十七實修要點故名三十七頌。全論分三大部分:初義,論義,末義 。

一、初義 

(一)題義:作為一大乘佛子所應具有的行為,分三十七個頌詞闡述。

(二)禮供

1. 略言

第一句所引用的是印度四大語言之一的善構語Namo Lokeshwaraya那莫羅給夏喇雅!此為印度古梵文的名稱南無觀世音菩薩! 意為頂禮觀世音菩薩。

2. 廣言 

雖見諸法無來去 唯一勤行利眾生 殊勝師及觀自在 恭敬三門恆頂禮
雖見諸法無來去,然唯精勤利眾者,勝師怙主觀音前,三門恒時敬頂禮。
(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已照見一切法皆無有來去,已經徹見諸法無來去之自性,並恆時精進利樂眾生,故在觀自在菩薩以及與觀自在菩薩無二無別的殊勝上師前,著者土美大師以自己的身語意三門恆時恭敬頂禮。 )

(三)立誓:即表明本論的目的

利樂之源諸圓覺 從修正法而出生 彼復依於知其行 是故當說佛子行
利樂之源諸佛陀 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 于此宣說佛子行
世間所有的暫時安樂與究竟利益皆來源於諸佛,能得如是殊勝果位是由修持正法而證得的,而修持正法則首先必須明瞭修持的方法,對於一想修學大乘法的弟子來說,即需明瞭修學菩薩道的方法。因此,土美大師於此處為我們修持正法者宣說佛子應有的行為。

二、論義:逐一闡述大乘佛子的應有行為,共分三十七條。

(一)前行

1. 觀想人身難得

01獲得暇滿大舟時 為自他渡輪迴海 晝夜恆時不懈怠 聞思修是佛子行
此生幸得暇滿船,自他須度生死海,故於晝夜不懈怠,聞思修是佛子行。
如今我們已得八無暇十圓滿的人身,這個人身非常寶貴,猶如生死輪迴大海中的大船,既可以渡自己出生死苦海,又能使輪迴中的其他眾生得渡,但同時人身是無常的,非常短暫,故應珍惜這一難得的機遇,在晝夜六時中恆時不懶惰不散亂地精進於聞思修。
其次,人身是極為難得的而又是短暫的,借此難得之人身應該選擇做有意義的事,所有有意義的事中聞思修最為殊勝,因為這才是佛法的根本所在。

2. 應遠離三毒之源的家鄉

02親方貪心如沸水 怨方嗔心似烈火 取捨皆忘癡黑暗 拋棄故鄉佛子行
貪愛親眷如水盪,瞋憎怨敵似火燃,癡昧取捨猶黑暗,離家鄉是佛子行。
因為住在家鄉親人、怨敵低頭不見抬頭見,對親人的貪心會增盛到如沸水一般,對怨敵的嗔心同樣也會猛似烈火,自己難以抑制;又常常與俗家人在一起,受世俗習氣的熏染,不注意因果善惡的取捨,天天如夢一般的度日,迷迷糊糊,越來越愚癡。所以,佛子當拋棄故鄉而修行。依以前高僧大德開示的標準,上根者應遠離家鄉一年的路程,中根者要遠離家鄉一個月的路程,下根者遠離家鄉至少要走四天。

3. 功德之源依止靜處

03捨惡境故漸減惑 無懶散故善自增 心澄於法起正見 依住靜處佛子行
捨離惡境惑漸減,棄除散亂善自增,自心清淨起正見,依靜處是佛子行。
靜處具有減惑、增善和生起正見的功德。靜處自然沒有貪、嗔、癡等五毒煩惱的外緣,依靠傳承上師的加持,通過聞思或修行,自己俱生的無明業惑自然就漸漸地減滅,又沒有懶散和邪知邪見人的影響,自己對眾生的大慈大悲及精進聞思修等等善業自然而然地增上,自心融入於正法之中從而生起殊勝的定解,能對上師三寶生起不共的信心,這恰恰與上述家鄉的過失相反。歷代的高僧大德也多是依止靜處才有所成就的。一個修學佛法的人,若是想離開靜地和上師,那肯定是著了魔,或是尚未如實生起希求正法與解脫的心,自己應該好好地祈禱懺悔。

4. 觀無常即捨今世 

04長伴親友各分離 勤聚財物留後世 識客舍棄身客堂 捨此世為佛子行
長伴親友須別離,勤聚之財必捐棄,識客終離客舍身,捨世執戀佛子行。 
人有生必有死,在死的時候,自己一生中的親朋好友都不得不從此分離,辛苦一生從點點滴滴中集聚起來的財物一分一厘也帶不走,全都遺留在這個人世間,甚至連自己的色身,在心識遷移之時也不得不捨棄在人世間,所以,應看破今生所有世間八法,應當捨棄有漏的色法斷除一切執著的分別念,否則,若不能看破,更難放下,放不下則會起執著,執著便是輪迴之根,這樣便不算是一個從心地上修行的人。

5. 遠離愚伴使修道無違緣

05交近彼使增三毒 並減聞思修事業 能轉慈悲滅盡者 離惡友為佛子行
伴隨惡友三毒盛,聞思修德漸壞少,慈悲喜捨令退失,遠離惡友佛子行。
對於一個尚未成就的修行者來說,必須遠離惡友,否則修行不會增上,反而增長自己的貪嗔癡三毒,即便一個人最初人格很好,但後來結交了一個人格不好的人,慢慢地潛移默化,即所謂的"近墨者黑"。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6. 修道順緣依止上師

06依止何者滅罪過 功德增如上弦月 勝善知識比自身 尤為愛重佛子行
依善知識罪漸消,功德增如上弦月,珍視智慧聖導師,重於自身佛子行。
何者是代指上師善知識,依止善知識,以其引導及加持,使自己能精進於聞思修,消盡往昔所造的種種罪業,戒律清淨,慈悲心增長等各種功德也會如初一至十五的上弦月一樣不斷地增長乃至圓滿,對一位能使自己滅盡罪過、功德增長的殊勝善知識,愛重之心當勝過自己的生命,對於自己的身心,每個人都倍加珍惜愛重,但對於金剛上師勝善知識,念其恩德,更應勝於愛重自身的百倍。上師法王如意寶也講過,修行人若欲得解脫成就,必須依止善知識,愛重善知識,善知識在自己修行中甚為重要。

7. 入佛教之門為皈依

07自亦縛於輪迴故 世間天力能救誰 是故依止不虛者 皈依三寶佛子行
自身仍陷輪迴獄,世間神祇能護誰,應依殊勝無虛者,皈依三寶佛子行。
真實不虛的皈依處是佛法僧三寶,而不是世間的天神、地神、護法神等,因為他們自己還未從煩惱中徹底解脫出來,仍束縛在輪迴中,他們還有什麼能力救護我們呢?對於世間神祇,我們可祈禱供養,使其護持弘法利生順利圓滿,但對他們皈依、頂禮是不應理的,更不能把他們作為究竟的皈依處,始終真實不欺的唯有佛法僧三寶,至心皈依三寶方可得到究竟的解脫,故每位佛弟子應一心一意地皈依三寶。對此,我們應該時時處處從心裡來衡量自己是否已真實地皈依?每當遇到違緣時,每當遇到外道時,是否能自然而然地祈禱三寶?皈依是一種決心和信心,而不是暫時的依托,故佛子當至心皈依佛法僧三寶。
以上是一個大乘弟子所應具備的前提條件,也即是〈前行〉。

(二)正行

接下來闡述一個大乘弟子的發心與行為的標準,也即是正行,以修行人從低到高的根機共分三個方面: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1.        下士道

08諸極難忍惡趣苦 能仁說為惡業果 是故縱遇命難時 終不造罪佛子行
諸極難忍惡趣苦,世尊說為惡業果,縱須捨命為代價,亦不造罪佛子行。 
現在三界輪迴的各道眾生,尤其是地獄、餓鬼、畜生道的眾生,恆時都在遭受難以忍受的各種痛苦,人道也有生老病死,事與願違等等三苦八苦,釋迦能仁說此為往昔所造惡業之果報,這在《百業經》等講述因果的經中有詳細說明。
如果在遇到違緣和痛苦時,都能自然地認為肯定是自己以前所造惡業的報應,這樣今生很多的違緣和痛苦能轉為道用,成為修道中的逆增上緣。
所以,現在得此暇滿之人身,縱遇命難也絕不能再造惡業。正像《白蓮花·釋迦牟尼佛傳記》中世尊在因地中修行時,曾這樣說過:因為人生的短暫,我不願造惡業,也因為人生的短暫,我只願做善業。佛弟子應該學佛如是行,現在世間上很多人整天造惡業也難以維持生活。

2.        中士道

09三有樂如草頭露 一瞬剎那毀滅法 恆時不變解脫果 希求其是佛子行
三界樂如草頭露,均屬剎那壞滅法,不變無上解脫道,奮起希求佛子行。 
視三界輪迴的剎那安樂如草頭之露珠,日光一照便會消失,苦苦求得的財色名食睡等暫時的安樂也是無常的,因為這些都是有漏之樂,正如《金剛經》中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我們不應貪求世間的暫時安樂,而應該希求恆時不變的佛果,這是佛子的行為。

3.        上士道:應發菩提心的理由,修兩種菩提心,學菩薩戒

1)應發菩提心的理由

10無始時來慈我者 諸母若苦我何樂 是故為渡諸有情 發菩提心佛子行
無始劫來慈憫恩,諸母若苦我何樂,為度無邊有情故,發菩提心佛子行。
自無始以來,一切輪迴中的眾生都作過我的母親,慈愛過我,這些輪迴中的母親如果沉溺在輪迴中恆受苦,那麼我怎能忍心只有我一個人得到解脫,享受安樂?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應該學佛之願行,為一切如母眾生得到最究竟的解脫而發無上菩提心,這是成佛的根本。佛無始劫來因為利益眾生而成佛,而眾生無始時來為了自己而輪迴,因此菩提心是一個修行人成佛的必由之路。

2)修兩種菩提心
A.       修世俗菩提心

A)入根本慧定時修自他交換
11諸苦生於欲自樂 諸佛生於利他心 由此自樂與他苦 確當交換佛子
諸苦源於貪己樂,諸佛生於利他心,故於自樂與他苦,如實修換佛子行。
每一道的眾生痛苦其來源,都是因為無始劫來只求自己得到安樂而造下了很多惡業之故。而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的三世諸佛因為饒益了眾生的緣故,而成熟了究竟的安樂智慧。所以,我們在修行中,應學習把自己的安樂讓給別人,把別人身心的不安與痛苦拿來由自己代受,應當這樣修自他交換。這個修法加持力很大,能在短時間裡使自己的性格轉變得很好,資糧積累得很快,上師法王如意寶也一直這樣發願:願世間所有眾生痛苦自己代受,自己所有安樂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我們大家也應該常常在遇到病痛等違緣時發願一切眾生遠離這種痛苦,遇到欣喜順緣尤其是法喜時,發願一切眾生都得到如是安樂。科學也已經證明了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的發心肯定對眾生有利。以前阿底峽尊者請弟子加持他,也是因為弟子已發起了菩提心。
B)後得(出定)時違緣轉為道用,有四:
a.        將不欲意的四法轉爲道用,有四:
a)將無得轉為道用
12誰以大欲圖財物 一切奪或令人奪 乃身受用三世善 回向於他佛子行
縱他因貪親盜取,或令旁人奪我財,猶將身財三時善,迴向於彼佛子行。
如果一個人以大貪慾心將我的衣食等資生之財物搶去了或偷去了,或教唆別人如此對待我,我非但不生嗔恨心,也不報仇,反而能把自己所受用的財物善根及身體全部回向給他,這行為確實非常高尚。但有的人往往連幾句話的氣都受不了,有的人被偷了,簡直恨得想馬上殺掉小偷,這就現出了我們的心理與菩提心之間的巨大差距。一個真正發起大悲心的人,凡見到他、聽到他的聲音及與他結緣的眾生,都會蒙受利益。
b)將痛苦轉為道用
13吾雖無有少罪過 何人若斷吾之頭 然以悲心於諸罪 自身代受佛子行
我雖無有何罪過,竟有人欲斷吾頭,然以悲心於諸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我們一個修行人,各方面都做得很好,突然有一人無緣無故地對自己生起了大嗔心,製造各種違緣,甚至還要砍我的頭,學菩薩道的人,這時就應對他生一個大悲心,非但不起怨憎,還要發心代受一切罪過。但有些人不要說殺頭,甚至連別人不小心踩了一下坐墊就討厭得不得了,這就是修行不好的表現。
c)將誹謗轉為道用
14何人百般誹謗吾 雖已傳遍三千界 吾猶深懷仁慈心 讚歎他德佛子行
縱人百般中傷我,醜聞謠傳遍三千,吾猶深懷悲憫心,讚嘆他德佛子行。
如果我自己對別人沒做任何有害之事,而別人卻對我作無因誹謗,並大肆宣揚,使自己的臭名遠揚,此時,對於修行者來說,非但不憎恨他,而是真實地慈悲他可憐他,而且不斷讚歎他的功德。但對我們一般人來說,往往是自己確實做錯了,但在別人批評時,還是氣得臉紅脖子粗,過後還耿耿於懷,開始去對他人作無因誹謗,這對一個修行者來說是極不應該的。當遇到別人的誹謗時,可以這樣多向內觀自己:這是因果報應、是空谷聲,是對自己修行的考驗,自己不能被八風吹動,對方可能是佛菩薩的化現,即便是個凡夫我也不能對他生嗔心,因為,他已經造了惡業,非常可憐,應從心底裡對他生起一個悲心,並經常讚歎他的功德,這才是大乘佛子的行為。
d)將挖苦轉為道用
15何人於聚眾人處 揭發吾過說粗語 於彼還生善師想 恭敬其是佛子行
若人於眾集會中,揭我隱私出惡言,猶視彼如善導師,恭敬致禮佛子行。 
一個人在眾人集聚之處,故意揭發自己的過失,並說一些難以入耳的粗語,自己不恨他,還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善知識,使自己能發現缺點,故應恭恭敬敬地對待他。沒有修行的人自尊心往往很強,有的不要說是一個平常的人對他說過失,甚至連上師指出他的過失,也想離開上師,這就失去了許多發現缺點,洗心革面的良好機會。
以前,西瓦格西經常嚴厲地對他的弟子說:「如果不能接受,你明天就可以離開。」所以,對自己說過失者,應該看著是自己的勝善上師。
b.       將二種難忍轉為道用,有二:
a)將反報恩德轉為道用
16吾以如子護養人 彼若視我如怨仇 猶如母對重病兒 倍悲憫是佛子行
護養於他若己子,其反視我如仇敵,仍似慈母憐病兒,倍加悲憫佛子行。
如果我對一個人像對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慈愛地養育、百般地愛護,但是,這個人不但不報恩,反而把我看成怨恨的仇敵一般,這時我仍舊對他如母親對病重的兒子一樣對待,不計較恩怨,總是以慈母之心體諒他,對他倍加悲憫,這對我們初學者較難做到,但如果大家把這些頌詞能背誦下來,經常薰習自己的身語意,久而久之,就能生起這些功德。
b)將侮辱轉為道用
17與吾同等或下士 雖以傲慢作侮辱 吾恭敬彼如上師 恆頂戴是佛子行
其若等同或低劣,心懷傲慢侮蔑我,吾亦敬彼如上師,恆常頂戴佛子行。 
我們對上師及各方面優於自己的人會恭敬頂戴,但對於從智慧、人格、地位、能力等各方面與我同等或不及於自己的人,如果他們以傲慢心來侮辱、欺凌我,我不但不生嗔心,應把他作為上師一樣對他恭敬恆時頂禮,並應反思是否在平時的待人接物中傷害了別人,即使沒有也是宿業現前,現正是還債的時候,故《遺教經》中說:人與傍生的差別在於人知道慚愧。所以,修行人應該修忍辱度,把侮辱轉為道用,這是佛子行。
c.         將二種盛衰轉為道用
將二種盛衰轉為道用時又分兩個方面:將衰弱轉為道用;將盛勢轉為道用。
a)將衰弱轉為道用
18貧窮恆被他人欺 又遭重病及魔障 眾生諸苦己代受 無怯弱是佛子行
縱因貧困受輕賤,復遭重病及魔障,眾生罪苦己代受,無怯懦心佛子行。
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時是現前順緣;有時是現前違緣,一般的人遇順緣時易生傲慢心,遇違緣時易生怯弱心,這兩種心都要對治,尤其是平時業障現前,自己無吃無穿,又遭病苦和魔障,同時還受別人的欺負,此時的自己應該觀想眾生的一切苦難由我代受,自然把違緣轉為道用,面對痛苦毫不怯弱,這才是大乘菩薩的行為。
b)將盛勢轉為道用
19眾人恭敬遍榮譽 財物量如多聞天 然知世妙無實義 無有驕傲佛子行
雖富盛名眾人敬,財寶等齊多聞天,猶觀榮華無實義,離驕慢心佛子行。
有的人受到眾人恭敬,名譽也傳遍十方,財物富如多聞天子一般,這些世間福報都是不可靠、無常的,並沒有什麼可執著與驕傲,一個修行人要修平常心,逆來順受,順來順受,無論外境是逆是順,只管自心不動。
d.       將二境轉為道用
將二境轉為道用也分兩個方面:將嗔境轉為道用;將貪境轉為道用。
a)將嗔境轉為道用
20若未降伏自嗔心 外敵雖伏又增盛 故以慈悲之心軍 調伏自心佛子行
若未降除內瞋敵,外敵雖伏旋增盛,故應速以慈悲軍,降伏自心佛子行。
如果一個人沒有調伏自己的嗔心,必然會與人結仇,但是殺掉了自己怨恨的敵人,又會遇到後來為他復仇的人,以至子子孫孫互相爭鬥不息,使嗔心越來越增盛。但是,若以慈悲心來調伏自己,那麼,外境的怨敵自然就不會存在,《入菩薩行》中詳細地講述了調伏嗔心的方法。大家可以認真地學習。
b)將貪境轉為道用
21一切妙欲如鹽水 如何享受貪越增 於何能生貪心物 頓時捨棄佛子行
三界欲樂如鹽水,渴求轉增無饜足,於諸能生貪著物,即刻捨離佛子行。
口渴時喝鹽水,越喝反而越渴,世間一切妙用欲樂也一樣,越享用越生貪心,對於修行人,對那些凡是令自己生貪心的財色名食等,應該頓時捨棄,令其不復再生,斷除自己的貪心是大乘菩薩道的根本。

B.       修勝義菩提心,有二:

A)入定時觀修離戲無執
22一切現象唯自心 心性本為離邊戲 領悟彼諸二取相 不作意是佛子行
諸法所顯唯自心,性體本離戲論邊,不著能取所取相,心不作意佛子行。
一切所顯之現象唯是自己的心,而心的本體遠離八邊戲論,這是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的密意,所以,領悟遠離能取的心與所取的境這二取的體相,心不作意是大乘佛子之密行。
B)出定遇貪、嗔時遠離實執
出定遇貪、嗔時遠離實執又分兩個方面:於貪境離實執、觀想一切痛苦為幻境 。
a.        於貪境離實執
23會遇悅意之境時 當視猶如夏時虹 雖然美妙然無實 斷除貪慾佛子行
遭逢欣喜悅意境,應觀猶如夏時虹,外象美麗內無實,捨離貪執佛子行。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悅意的外境,如人或物等,此時應當把這些看做是夏天的彩虹,雖然十分美麗,但並無精華、實質,也不長久,認識到這一點,自然會淡化、斷除因之而生起的貪慾。
b.       觀想一切痛苦為幻境
24諸苦如同夢子死 實執幻象極勞累 是故遭遇違緣時 視為幻景佛子行
諸苦猶如夢子死,妄執實有極憂惱,故於違緣逆境時,當觀虛妄佛子行。
我們每個凡夫人都是因業報而來的,必然有各自的痛苦,但這些痛苦如同有一個少女,夢見自己生了個兒子,後兒子又不幸死去而悲痛欲絕一樣,其本體都不是實有的,只因將其實執為有,自心才深感勞累與痛苦。人生本來是如夢如幻的,無論在修法及日常生活中遇到什麼違緣,都應視為幻化所生,本無實有。
 以上闡述了上士道三個方面中的前兩個:應發菩提心的理由與修兩種菩提心。

3)學菩薩戒,有五:
A.       學六度,有六:

A)佈施
25欲菩提者應捨身 何況一切身外物 是故不望報異熟 佈施便是佛子行
為求菩提身尚捨,身外物自不待言,布施不盼異熟果,不求回報佛子行。
修行者如果想得最究竟的解脫菩提果,則應該捨棄自己的身體,連身體既然都應該捨棄,則一切身外之物更是應該上供下施。而供施時不能有所求的不清淨心,有求的佈施將是有漏之福報,得不到究竟的菩提果,最如理如法的是以三輪體空來佈施,不希求未來得異熟果,這種以無緣之發心必得無相之佛果。
B)持戒
26無戒自利尚不成 欲能利他豈可能 是故無存貪有心 護持淨戒佛子行
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求利他豈可能?故於世樂不希求,勤護戒律佛子行。
如果佛弟子沒有戒規,連自己事業都不可能成辦,更談不上去利益他人。
C)忍辱
27欲享善樂之佛子 一切損害如寶藏 故於眾生無怨心 修忍辱是佛子行
欲積福善諸佛子,應觀怨家如寶藏,於眾生捨瞋惡心,修習寬忍佛子行。
每位想得到佛果的佛子,應當把一切損害視作寶藏,如《修心八頌》所云:秉性邪惡眾有情,恆為猛烈罪苦迫,見時如遇大寶藏,願恆惜此難得寶。因此,很多人無緣無故地害你時,不應有絲毫的怨恨心,應當看成是自己修忍辱度的善緣。
D)精進
28唯求自利小乘士 見勤如救頭燃故 為利眾生功德源 發精進是佛子行
見求自利二乘士,勤修行如救頭燃,利眾生為善德源,歡喜精進佛子行。
那些只為立志自我解脫的小乘弟子,為了自利尚且日日夜夜精進不懈,如頭髮燃火而急切地去撲滅一樣,那麼,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安樂,立志成就佛的一切功德,這樣的大事,更應該刻不容緩地精進修法了,往昔諸佛、現在諸大成就者也無一不是精進的,故發起精進是佛子行。
E)靜慮
29已知具寂之勝觀 能斷一切煩惱障 遠離四處無色心 修習禪定佛子行
甚深禪定生慧觀,摧盡業障煩惱魔,知已應離四無色,修習靜慮佛子行。
如果修行者已經了知具有寂止的勝觀能斷除一切煩惱障,遠離無色界的四空定,即遠離四處無色心(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則當如理體證這個境界。若想如理體證這個境界,必須修習止觀雙運的禪定,這在《大圓滿心性休息》中有廣講。
F)智慧
30若無智慧以五度 不得圓滿菩提果 故具方便離三輪 修習智慧佛子行
五度若無智慧導,菩提正覺難圓成,認知三輪實體空,智巧合一佛子行。
如果沒有智慧僅僅修持前面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度,則不能得到圓滿的菩提果位,因為,智慧是成佛的主因。因此,應該遠離對能、所、物這三輪的執著,(如佈施時執著有能佈施的人,接受佈施的人,和佈施的物品)而使前五度都融入智慧度之中。

B. 修學經說四法,有四:

A)觀察己惑而捨棄
31若不細察己迷惑 以法形象行非法 是故恆察己過失 斷除其是佛子行
若不省察己過錯,披佛外衣行非法,故當恆常行觀照,斷除己過佛子行。
內心的煩惱必須要自已去看,自己仔細的 檢討反省,就知道有沒有煩惱存在。當內心仍有疑惑存在,就是未看到實相的情形。當自己執著有一個實體,就會產生迷惑與煩惱,對於這一種情況,只要自己反省檢討,觀察內心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內心如果有做壞事等不好的念頭,只要看著自己的心就會知道,當自己的內心生起憤怒之時,只要看著自己的心就會了解,因此我們要經常反躬自省,觀察自己的內心。
B)不說菩薩過失
32以惑宣說佛子過 以彼減弱自功德 故入大乘士之過 不宣說是佛子行
我因煩惱道他過,減損功德徒退轉,故於菩薩諸缺失,切莫議論佛子行。
如果一個人因業力現前,一時的迷惑,生起了煩惱,評說了其他大乘佛子的過失,這樣,說過失的人會漸漸地減弱自己聞思修的全部功德,這在戒律中有詳細的說明。一個人如果以說別人的過失為樂事,這個人的修行肯定不好。如果對方能接受批評,可以提醒他做錯了事,反之,若對方剛愎自用,則徒然使雙方都產生煩惱,這時只能在心裡默默為他唸咒加持。
C)遠離貪慾
33貪圖財敬互爭執 減弱聞思修之業 故於親友施主家 斷除貪心佛子行
因求利敬起爭執,聞思修業漸退轉,故於親友施主家,捨離貪戀佛子行。
由於對方是我的朋友,我的功德主,因此就告訴他我最好,別人不好。這是為了名聞利養而發生爭執,這種爭吵是非常不好的,別人也會因為聽了這樣的說法,而對某些上師喪失了信心,這是對聽聞者製造了障礙。其次自己是一個實修者,自己經常觀修菩提心,現在菩提心中產生了這個好那個不好的念頭,就造成了觀修的退轉。因此可以說是造成了聽聞者及觀修兩方面的障礙。所以當我們聽到了說這裡不好那裡不好的時候,要能夠生起兩邊都好的想法,應當安住在平等捨中,沒有你好她不好的差別相。
D)不說粗語
34粗語傷害他人心 失誤佛子之行儀 故於他人所不悅 斷惡言是佛子行
粗言惡語惱人心,復傷佛子諸行儀,令人不悅之惡口,捨棄莫說佛子行。
如果佛子不注意自己的語言,說了粗語,既傷害了別人的心,又有失於佛子的律儀,所以,凡是他人所不喜歡聽的話,都應盡量斷除,令他人歡喜。

C. 修學斷除一切煩惱

35煩惱串習則難治 念知士持對治劍 貪等煩惱初生時 剷除其是佛子行
煩惱串習難對治,覺智之士正念持,貪瞋癡心初萌起,即時摧滅佛子行。
從無始以來,我們的貪嗔癡煩惱的串習極為嚴重,極難對治,需要正知正念象勇士守城門一樣時時地仔細地觀察,見到貪嗔癡等煩惱一出現,馬上用正知正念的寶劍調伏它,久而久之,自然能剷除煩惱的根。

D. 修學以正知正念度化眾生

36總之何處行何事 當察自心何相狀 恆以正知及正念 修行利他佛子行
無論何時行何事,應觀自心之相狀,恆繫正念與正知,成辦利他佛子行。
總而言之,無論任何時候在行住坐臥之中,一定要經常看著自己的心,要清楚知道現在我在做什麼事情,現在我心裡在想些什麼,煩惱升起之時要立刻將它去除掉,要以正念正知使煩惱去除乾淨。

E. 修學善根回向

37如是勤修所生善 為除無邊眾生苦 以淨三輪之智慧 迴向菩提佛子行
由此精勤所修善,為除無邊眾生苦,咸以三輪清淨慧,迴向菩提佛子行。
如是以上述勤修所生的一切善法,為了斷除無始以來無邊眾生的痛苦而以本淨三輪體空的智慧,回向於無上菩提,這是大乘菩薩的行為。

三、末義

(一)為誰而著

為利慾學佛子道 顯密經論所言義 跟隨聖賢之竅訣 著佛子行卅七頌
為了利益想修學菩薩行為的後學們,作者依顯密之經論及上師的口傳竅訣,而著述了三十七個頌詞,明示大乘菩薩所應遵循的行為。

(二)顯明此論無誤

吾淺智慧少學故 亦無智者所喜詩 然以經典教言故 佛子行頌應無誤
我智慧淺薄又沒有廣博的學問,雖然沒有智者所喜愛的韻辭,而有依經典教言所生的實義,故此三十七頌中所講明的佛子所應行的道理應該是不會有誤的。

(三)謙虛並祈諒解

然諸廣闊佛子行 愚鈍如我難測故 違理無關等過失 祈諸聖賢予寬恕
然而佛子所應行的有很廣很多,像我這樣愚笨遲鈍的人是難以推測的,故而如果此頌文於義於理有違於經典和與之無關的不如法之處,本人至心祈求諸佛菩薩傳承上師給予寬恕。

(四)作者迴向菩提

以此善業諸有情 依勝俗諦菩提心 無住有寂之邊際 願成怙主觀世音
此偈頌作總迴向。以此善業願一切有情,依於勝義世俗二諦菩提心,不住三界輪迴與寂滅涅槃的二種邊際,成就怙主觀世音菩薩的果位。

(五)以具備四種圓滿而結尾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達賴喇嘛 講〈修心八頌〉

10541123郎日唐巴〈修心八頌〉

達賴喇嘛 講
不管我遇到什麽人,不管我走到那裏去,我總是勸人要幫助他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今年我已經四十四歲了,從我開始會思考的時候,一直到今天,我總是在培養這種利他的情操。這是宗教的要素,這是佛法的要素。
我們必須把這種善良的心、這種利他主義,當作是修行的基礎和內在結構,我們必須把我們所做的一切善行用來提升它。我們必須心心念念不可須臾離,我們也必須使用文字或著作來提醒我們修行。我今天分享給各位,便是噶當巴的格西朗日塘巴所寫的《修心八頌》;在他們的畢生當中,以熱誠精進層次來修習,透過利他來造就自己,因此獲得殊勝的功德。

〈一〉吾祝諸有情,超胜如意寶,成辦殊胜利,恆時願顧惜。

[如石法師譯]我於一切有情眾,視之尤勝如意寶,依彼能成究竟利,願常心懷珍愛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決不可以忽略其他的衆生,你必須把他們當成寶,如此便可以完成現世和究竟的目標;你必須一心一意珍惜他們。你必須把其他衆生看得比你還可愛、還重要。
  一開始,你必須依賴其他衆生來産生利他的〔大願〕,以證得最高的開悟。在中間的階段,你必須以你與其他衆生的關係,來逐漸增加這種善心,同時修習〔善行〕,以便達成開悟。→最後,你是爲了其他衆生而〔成佛〕的。
因爲衆生是這種殊勝修行的目標和基礎,他們甚至比如意寶重要,必須待之以尊敬、仁慈和愛心。
你必須思惟:我的心如此充滿煩惱,我該怎麽辦才好呢?不過,心還是依其習氣而行,但只要純熟了,過去的難事也變得容易。因此,寂天的《入菩薩行論》說:時間久了,沒有什麽事情是不能習慣的。

(二)隨處人結交,視己最卑俗,真誠予他人,最極之珍愛。

[如石法師譯]隨處與誰為伴時,視己較諸眾人卑,從心深處思利他,恒常尊他為最上。
如果你只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爲了自己尋求快樂,而培養愛心和慈悲,你還是落在自私的觀點之內,終究不能得到好的結果。相反的,你必須從內心深處,發心利益別人,尋求別人的福祉
把自己看得比較優越、把別人看得比較低賤的傲慢心理,是發展利他態度(尊敬別人和看重別人)的主要障礙。因此,我們必須依賴對治傲慢的良藥,不管你是跟誰在一起,都要把自己看得比別人還低賤。如果你的態度謙遜,你的善良品質就可以增加;反之,如果你傲慢自大,就永遠不會快樂。你會變得嫉妒別人、瞋怒別人、輕視別人,因此會産生不愉快的氣氛,社會的不快樂就隨著增加。
由於錯誤的理由,我們對自己感到驕傲,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反之,我們可以藉著思惟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來對治驕傲。譬如,就以這只嗡嗡叫飛舞在我四周的蒼蠅爲例吧!從某個角度而言,我是人,我是比丘,當然比這只小蒼蠅還重要。不過,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毫無疑問的,這只弱小低等的蒼蠅,一直被業障所牽引,無法從事宗教修持,但也不會憑精密的技巧而造惡業。另一方面,我是人,我擁有人的一切潛能和精密的心,卻可能會誤用我的能力.我自命爲修行人,自命爲比丘,自命爲發願利他的修行人,如果誤用了我的能力,就比蒼蠅差多了。如此思考,自然會有所幫助。
不過,爲了對治驕傲而對自己採取謙卑的態度,並不表示你就必須從修行錯誤者的影響。對於這些人,有必要加以阻止和回應;然而,即使要對某個人採取強烈的反應,也必須出之以尊敬的態度

(三)觀察諸行持,心生煩惱時,不利自他故,強行願遮除。

[如石法師譯]一舉一動觀自心,正當煩惱初萌生,危害自與他人時,願疾呵斥令消除。
當你在修習這麽一種良好的利他態度時,如果你讓煩惱自由發展,就會産生問題,因爲瞋怒、驕傲等等都是發展利他心理的障礙。因此,你不可以任其滋長,卻必須依賴它的對治良藥,立刻加以抑制。誠如我前面所說的,瞋怒、驕傲、競爭的心態等等,都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我們的戰場並不在外面,而是裏面。
因爲沒有人不曾對別人發怒過,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經驗而知道瞋怒不能産生快樂。誰能夠在瞋怒的態度下保持快樂?醫生治療瞋怒的處方是什麽?誰說發怒可以使你更快樂?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讓這些煩惱有機會生起。雖然沒有人會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我們受制於瞋怒的影響,就會動氣到想自殺。
認出了各式各樣的煩惱之後,即使是最微細的煩惱生起時,也不可以這麽認爲:這可能不會有什麽問題。因爲它會變得越來越強烈,就好像房子開始燃起小火一樣。西藏有句諺語說:不要結交可能不會有問題的朋友。因爲這是危險的事。
一旦你開始生起煩惱時,你就必須想起相反的品質,利用理性産生相反的態度。譬如:當你開始生起欲望時,就要做不淨觀,或在你的心中做身觀想或受觀想。當你發脾氣時,就要培養愛心;3當你生起驕傲時,就要想起十二因緣或各種緣起法。對治這些心態的基本藥方是空性智慧,將於最後一偈討論。在煩惱生起的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對症下藥,在它增強之前完全加以克制。不過,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至少要把你的心從煩惱移開——出外散散步,或觀出入息。
生起煩惱又有什麽不好呢?心一旦受到煩惱的影響時,你不僅在當下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還會招來身和口的惡業,將來必會産生痛苦。譬如,瞋怒會使語言粗暴,最後變成暴力的行爲,使別人受到傷害。這些行動會在心中産生先入爲主的觀念,將來就會産生痛苦。因此有一句話說:如果你知道過去你做了些什麽,看看你現在的身體就知道;如果你想你會發生什麽事,看看你現在你的心在做什麽就知道。佛教的業報理論認爲,我們目前的正報和依報,都是過去的業所形成;我們未來的苦樂則掌握在我們當下的手中。如果我們只要樂不要苦,善業會生樂而惡業會生苦,我們必須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雖然你不可能在幾天之內就完全止惡行善,但你必須慢慢習慣于止惡行善,把修行推到更高的境界。

(四)性惡之眾生,屈就猛烈苦,見時如意寶,難得願愛重。

[如石法師譯]秉性邪惡眾有情,恒為猛烈罪苦迫,見時如遇大寶藏,願恒惜此難得寶。
當你遇到品格不好的人、患有特別重病或其他問題的人,你絕對不可以忽視他們,也不可以在你和他們之間産生距離,覺得他們是外國人;相反的,你應該産生一種特別強烈的同情心,珍惜他們、疼愛他們。在過去的西藏,修這種心的人,負起照顧痲瘋病人的任務,很像今日的基督教教士。因爲在照顧這些人的時候,才可以培養利他的心,作爲開悟的資糧,同時也是忍辱的修持,自願承擔種種痛苦,與他們接觸,就好像發現寶物一般

(五)於我因妒嫉,他人責謗等,願取非理虧,勝利供奉他。

[如石法師譯]他人出於嫉妒心,非理辱駡謗我等,粗惡穢言我取受,願將勝利奉獻他。
如果有人莫名其妙、毫無理由地侮辱你,而你強烈地反應,即使在世間法上沒有錯,仍然與爲求開悟而發的利他心不相應。除非有特殊目的,否則強烈反應是不對的。如果有人因爲嫉妒或不喜歡你而臭駡你,或甚至打你,你不應該以牙還牙,反而要承擔挫敗,允許別人享受勝利。這種作法不切實際嗎?這種修持方法確實很難做到,但對於一心想發起利他心的人而言,卻必須做到。這並不表示在佛教中,你只能時時刻刻吃虧,故意尋找苦日子過。這種修持的目的,在於吃小虧而獲大成就。如果環境不允許你吃小虧而獲大成就,你不可以懷有任何怨恨,卻要以慈悲的動機,做積極的回應。
譬如,在菩薩戒的四十六輕戒中,有一條戒是要對做錯事的人,做合宜的回應和阻止,如果有人正在做某件壞事,確實有必要加以阻止。釋迦牟尼佛在他的前世中,曾經示現爲慈悲的船長。在他的船上有五百位商人,其中一位被認爲要陰謀殺害其他的四百九十九位,以攫取所有財物。船長嘗試很多次勸他不要做這種壞勾當,但都無效。船長對四百九十九位有生命之虞的商人滿懷慈悲,極想拯救他們,他也對那位謀殺者滿懷慈悲,深恐他因造了極重惡業。因此,既然無法阻止那位謀殺者,他就做了決定,由自己承擔業報,把那位謀殺者殺掉,免得他犯下殺害四百九十九條人命的罪業。由於他的慈悲動機,船長甚至爲殺了一個人而積聚大功德。這個例子說明菩薩爲阻止別人做壞事,應該做些什麽合宜的動作。

(六)凡吾所利濟,寄望之對象,縱非理損害,願視為善土。

[如石法師譯]吾昔饒益助某人,且曾深心寄厚望,彼雖非理妄加害,願視彼為善知識。
當你很仁慈地對待一個人,也幫他很多忙,那個人確實應該投桃報李,以仁慈對待你。但如果他不知感恩圖報,卻以怨報德,對你粗魯無禮,那確實是很令人傷心的局面。然而,在利他的前提下,你甚至要以更大的仁慈來回報他。寂天的《入菩薩行論》說,如果有人把你當成敵人,他便是你最好的老師。在依賴上師之中,你可以明瞭忍辱的意義,卻沒有修習的機會;在你遇到敵人時,才是真正修習忍辱的時候。
爲了培養純正而大公無私的愛心和慈悲,你必須培養忍辱,同時要付諸實踐。因此,修持利他主義的人,必須把敵人當成最好的上師,當成仁慈的人,以恭敬心相待。
如果某人或某事以好的動機對待你,你很容易就會産生尊敬和珍惜的感覺。譬如,我們努力想達成的教法,痛苦的真正息滅等等,一點都不需要什麽動機,我們還是會非常珍惜、看重和尊敬它們。因此,如果有什麽東西有助於增益德性和積聚功德的話,有沒有動機就毫無差別了。即使如此,傷害別人的動機,卻仍然是決定某一個人是不是敵人的基礎。譬如,醫生在動手術的時候,可能會使我們感到痛苦,但我們不會把他當成敵人。只有在面對想傷害我們的敵人時,我們才能真正修持忍辱,因此敵人是絕對需要的;你不可能對你的上師修持忍辱。
有一個西藏故事說,有一個人正在繞寺,看到另一個人結跏趺坐。他就問那位坐禪的人在幹什麽,坐禪的人回答:我正在修忍辱。那位繞寺的人,立刻以非常粗魯的話罵那位坐禪的人,那位坐禪的人就憤怒地頂了回去。爲什麽會有這種反應呢?那是因爲雖然他在修持忍辱,卻從來沒有遇見傷害他或辱駡他的人;他根本沒有機會修持忍辱。因此,修持忍辱的最佳物件是敵人;修持菩薩行的人,必須非常恭敬敵人。你必須培養真正的愛心和慈悲,當然要把愛心和慈悲擴展到想傷害你的人,就必須有與敵人相交往的經驗。人生中最艱困的時期,便是獲得真正體悟和內在力量的最好機會。如果你的生命中一帆風順,你就變得軟弱了;只有在經曆最悲劇性的環境中,你才能發展真正的力量——面對它們的勇氣,而心中紋風不動。誰教你這一點呢?不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上師,而是你的敵人。

(七)直接與間接,利樂施眾生,害損痛苦等,秘密願自取。

[如石法師譯]無論直接與間接,願獻利樂於慈母,如母有情諸苦患,我願暗中自取受。
這首偈拈出的修行方法——出於慈心,你把你的快樂和快樂的原因給予別人;由於悲心,你把別人的痛苦的原因拔除。這些是菩薩的兩個主要態度:悲心是關懷別人的痛苦,慈心是希望別人快樂。
在修習慈悲心的時候,你會遇到痛苦不堪的人,這時候就必須修持的方法,作如此的思惟。
這個人正在非常痛苦的情況中,雖然他希望離苦得樂,卻不知道如何止惡行善,因此他就不會有快樂可言。我發願承擔他的痛苦,並且把我的快樂給他。
也許有少數才能出衆的人能真正做到這一點,但仍會很困難;我們大多數人只能想像做到。即使心理觀想拔除了別人的痛苦而由自己承擔,對心理也是很有幫助的,可以增加實際採取行動的決心。這種修行法可以配合呼吸來做——吸進別人的痛苦,呼出你的快樂給他們。

(八)波等不沾染,八法分別垢,心知法如幻,不耽願離繫。

[如石法師譯]願此一切我所行,不為八法念垢染,以知諸法如幻智,無執離縛而解脫。
就方法而言,這些修行都必須出之於一心一意尋求別人的利益;你不應該受到八風的影響——八風就是愛憎、利衰、稱譏、譽毀。如果這些修行的動機是爲了膨脹你自己、讓別人認爲你是宗教家、獲得名聲等等,那麽這種修行就不純淨了,已經被世間法所污染。修行不應該這個樣子,必須完全是爲了別人。
這首偈子的後半部談到智慧:在你做這些修行的時候,必須三輪體空,了知一切現象包括慈悲本身、修持慈悲的人和3慈悲的物件,都像魔術師的幻影一樣,似乎是存在著,事實上卻不存在。爲了了知三輪體空,就必須明瞭這三樣東西雖然表面上好像是存在的,實質上卻空無一物。
譬如,如果有人想以慈悲佈施來開悟,卻把自己看成是獨立存在的,或把開悟之後想要救度的物件看成是實質存在的,或3把開悟這回事也看成是實質存在的,如此一來,就會妨礙到修行者的開悟。相反的,你必須把你自己(修行慈悲利他的人)、你所尋求的開悟本身、3一切衆生(你是爲他們而尋求開悟的)都看成實質上是不存在的,有如夢幻泡影,以某種方式存在,卻以另一種方式呈現。由於這些現象都看成是夢幻泡影,也就否認了它們有不變的實體。
這種體性空無一物的認識,並不是把從前存在的東西一筆勾銷;反之,我只是在肯定從未存在過的東西確實並不存在而已。由於我們的無知,一切現象似乎確實存在,雖然它不存在;由於這種表相,我們就認爲萬法是以它們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存在著。由於這個原因,就産生了我們的種種煩惱,因而被糟蹋了。譬如:你們看到我,就會這麽想那是嘉華仁波且。突然間,毫不做作的,你的心生起一個念頭,另有一個獨立於嘉華仁波且的身體,或甚至心靈之外的嘉華仁波且。要不然,就以你自己爲例子吧!如果你的名字叫大衛,我們會說:大衛的身體,大衛的心。你似乎會認爲:有一個大衛他擁有他的身體和心靈,也有一個爲大衛所擁有的身體和心靈。難道不是這個樣子嗎?我們說嘉華仁波且是一個出家人、一個人,一個西藏人。當你這麽說的時候,難道不是在指另一個與他的身體或心靈無關的獨立主體嗎?
人確實是存在的,但只是在名分上存在,也就是說透過假名而存在。然而,當他們呈現於我們的心之前時,他們就似乎不是透過假名而存在,而是獨立存在,自己能夠獨立自足而存在。雖然現象並不能夠自己獨立存在,而是依存於其他因緣,但我們卻把它們當成是獨立存在的。
如果事情確實以它們所呈現的方式而存在著,也就是說確實如此具體存在著,那麽當一個人加以考察研究時,這種本身所具有的存在應該變得更清晰、更明顯才對。不過,當你尋找那指定的物件時,在分析之下你並不能發現它。譬如:一般都認爲有一個在體驗苦樂,在累積業力等等,但當我們以分析的角度來尋找它時,卻無法發現它。不管是內在或外在的現象,不管它是一個人的身體或任何其他形式的現象,當我們想辦法要發現那個假名所代表的現象時,我們無法發現它到底是什麽東西。
使得以呈現的是心和身,但當你把分成心和身,並且尋找時,你卻不能發現它。此外身體這個假名依存於身體各部位的集合;如果你把身體分成它的各個部位,而且尋找那個身體時,你也不能發現它。
即使是身體內最微小的分子,也有各種層面,因此有各個部位。如果有什麽東西是無分子的話,它也許是獨立存在的,但沒有那一樣東西是無分子的。反之,每樣東西都是依於它的各個部位而存在,都是透過觀念作用的力量,依存於它的各個部位而立假名(各個部位是假名的基礎);沒有那一樣東西是經過分析之後可以被發現的。沒有那一個整體可以離開它的各個部位而存在。不過,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些東西,卻好像是客觀獨立存在的。因此,事情在我們心上呈現的方式,跟它們實際存在的方式,或當我們分析時所看到它們呈現的方式,兩者之間就有差距。如果它們確實是以獨立存在的方式而呈現時,那麽在我們分析時,這種存在的形式應該變得越來越清晰才對。不過,我們可以透過經驗獲得如下的結論:當我們尋找這些東西時,一經過分析就無法發現它們。因此,它們被稱爲夢幻泡影。
因爲現象呈現在我們心上的是一個方式,經過分析之後又是另一個方式,證明它們的外相是來自我們內心的錯誤作用。在你瞭解這些似乎是獨立存在的現象並不存在於它們所呈現的方式時,你就能了悟現象如同夢幻泡影,一方面知道現象的外相,另一方面了知實際上它們並不以它們所呈現的方式存在著。瞭解這一點又有什麽好處呢?我們的貪瞋等種種煩惱之所以産生,是因爲我們在現象之上加以分別善惡,而這種分別又不是它們所確實擁有的。譬如,當我們非常生氣或欲望很強的時候,我們就會對那個東西産生強烈的善惡感,等到這些情緒平靜之後再來看它們,甚至會發現我們早先的想法很可笑。智慧的利益或幫助就是:它能夠讓我們不致於對一切事物妄加非它們所本有的善惡分別,因而得以止息欲望和瞋恨
因此,這個雙運的修持法門,包含方便和智慧兩方面——方便是培養愛心和慈悲的利他態度,智慧是瞭解一切現象皆空,並無實質存在。

每天我都誦持修心八頌,當我遇到困難的情境時,我就思索它們的意義。這樣子做,對我有所幫助。因爲我想到它們對別人可能也會有所幫助,所以就在這兒加以解釋了。如果沒有什麽幫助的話,也不必爭辯,順其自然吧!佛法並不是用來爭辯的。這些教法都是大師們所開示的,目的在幫助別人,而不是讓大家彼此爭辯。身爲佛教徒的我,如果還和其他宗教的信徒爭辯,假使佛陀今天就在這兒,他一定會斥責我。佛法必須烙入心念之中,才能將心降服。

總之,我請求大家,呼籲大家:盡一切力量培養慈悲心、愛心和恭敬心,分擔其他衆生的痛苦,對其他衆生的痛苦多一分關懷,自私心要少一些。不管你是不是信仰上帝,不管你是不是信仰佛陀,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溫暖的心,這才是生命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