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惠敏和尚2012新春開示:歡喜微笑迎接2012年


微笑:
核心思想態度言行使命願景

諸行無常知足常樂解脫道
諸法無我助人快樂菩薩道
涅槃寂靜寂滅最樂涅槃道



阿彌陀佛,大家恭喜新年好,能夠以歡喜心來迎接龍年2012年。
2012
年是一個新的開始,但是我們回想去年2011年,全世界發生了很多事情。大家也會去回想,譬如說全世界有那些大的事件呢?十大事件有那些呢?像大家印象深刻的部分­,從阿拉伯,有些國家各種政治上面的示威,以及對政府方面的一種抗議;到日本的大震災跟海嘯,還有核電的問題;台灣有塑化劑;以及歐洲債務的問題。另外,全世界也有一些政­治人物過世,或者重要的人物過世。我們個人也是一樣,也有各類各樣的事情,想一想,不一定有十件,但是至少三件,三件裡面或許很像佛教所說的,我們會碰到逆境,最大的逆境­;可能會碰到最大的順境;也會碰到一般不順不逆境。我們對於去年這些經驗,怎麼能夠更有智慧、更慈悲的來面對新的一年,我想,有個人小小的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
因為佛法說,知足常樂,也就是能夠微笑一定會快樂。它的核心思想,到底為什麼會快樂?或者佛教的核心思想。能夠了解無常,我們的態度、言行,就容易知足常樂,對於逆境我們­不會有瞋恨心,能夠安心,反省自己,到底有什麼需要改善的,需要進步的。因為一切都唯心所造,外界的問題,人事物的問題,很多是反應我們自己內心的。所以從這邊去反省,這­是佛教裡面所說的解脫道。
同時,了解到我們去年的順境,事實上是很多眾生的幫忙才有可能有順境,就體會到無我。眾生幫忙我們,我們要幫忙別人啊,助人快樂,這就是菩薩道。
任何事情,不管是順境,不管是逆境,一定會過去,一定會有結束的一天。再好的事情,再壞的事情都會有結束的一天。所以怎麼結束啊?我們可不可以所作皆辦的結束?能夠把這一­生該作的事情作完這種結束,佛教叫作涅槃。涅槃就是圓滿的寂滅嘛!圓滿的寂滅它是最寂靜的,覺得這一生沒有遺憾了,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寂滅最樂。這種寂滅最樂可以從每天每­天的生活當中去養成。這一秒鐘該作的事情作好了,這一個小時該作的事情作好了,這個上午該作的事情作好了,
下午該作的事情作好了,晚上該作的事情作好了,每件事情作好的時候那個圓滿的寂滅,就覺得是很快樂。這個圓滿有可能是逆境,有可能是順境,有可能是苦的事情,有可能是樂的­事情。不過不管怎麼樣,能夠面對生滅生滅而不生不滅的寂滅。到最後,有可能是最後一剎那,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也可以微笑,曉得是寂滅最樂,這個就是佛教的涅槃。相信大家能夠­體會到這種快樂的來源,自然就容易保持微笑,而且能夠微笑著、歡喜的來迎接龍年2012年,阿彌陀佛。

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富裕人生的兩種途徑》書摘

追求幸福有很多條路可以走

惠美.清崎(Emi Kiyosaki):
「我致力於追求心靈的平靜與開悟,追尋人生的意義與滿足……」「在面臨癌症和心臟病時,我才恍然大悟,錢──或者說沒有錢──不僅會影響生活的品質,也會對生命本身產生影響。」「從哥哥羅勃特身上,我看到一位找出本身天職,從別人受阻礙之處洞悉機會,藉由教育世人來回饋社會的熱血男兒。」

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
「我這一生一直跟從商和教導人們如何理財有關……有時候,這種極度專注卻涵蓋一切……」「與丹增的重聚,我明白富裕人生有兩張資產負債表,一張是財務方面的資產負債表,一張是心靈方面的資產負債表。我的財務資產負債表極為出色,相較之下,我的心靈資產負債表卻乏善可陳。」「我從丹增身上看到一位充滿慈悲、滿足與喜悅的女性。我知道她已經找到自己的靈性家庭。」

  這本書的主角清崎兄妹生在同一個原生家庭,各自透過知識與自我發現,踏上不同的道路,追求心靈富足、金錢與幸福。這個故事生動描繪出人與人之間彼此扶持、面臨不同觀點與衝突的意識型態、以及對找出靈性家庭的追尋。芭芭拉.惠美.清崎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剃度為尼。當她找到自己的靈性家庭時,她為了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選擇放棄物質財富,最後她走上僧侶之路,過著適合比丘尼的清貧生活。不過當她因為癌症需要接受治療時,她那物質貧乏但精神富足的世界,終於跟她老早決心放棄的物質世界發生碰撞。她開始瞭解,「縮衣節食」和讓自己的生活陷入險境,兩者是不一樣的。  

  事實上,不管你喜歡與否,金錢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無法改變的角色,尤其是當我們罹患致命疾病需要接受治療,因此欠下堆積如山的帳單,卻因為財務資源有限而坐困愁城。惠美這位在飲食和靈性追求上都相當有紀律的比丘尼,開始面臨生死抉擇。在此同時,她那選擇不同道路認真生活的哥哥向她伸出援手,提供機會讓她減輕財務重擔。  

  丹增想辦法解決她在僧侶生活、醫療債務和未來健康需求之間的衝突,並且從中找到一些既有趣又實際的結論。那些結論促使她內省,認清自己的優缺點,並且鼓起勇氣致力改變。本書描述這對兄妹在追求同樣問題的答案時,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和不同的哲理;也娓娓道出兩人對幸福人生與人生意義之追尋。

§ 作者簡介 §

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

在夏威夷出生及長大成人的清崎是第四代日裔美籍人士,他從紐約商船學校畢業後,加入海軍陸戰隊,以軍官和武裝直昇機飛行員的身分在越南服役。越戰結束後,他到全錄公司工作,並於一九七七年創辦衝浪者錢包公司(Surfer Wallets),率先推出尼龍魔鬼沾錢包。清崎在一九八五年創辦一家國際教育公司,教導全球數萬名學生經商投資。一九九四年時,他出售本身的事業,透過個人投資,讓他能在四十七歲時退休。在短暫的退休生涯中,清崎寫出《富爸爸、窮爸爸》這本問鼎國際市場的暢銷書。並於二○○六年與房地產鉅子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合著《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兼具企業家、教師與投資人身分的他,目前幫雅虎財經網(Yahoo! Finance)撰寫每月專欄<為什麼有錢人愈來愈有錢>(Why the Rich Are Getting Richer),也為《創業家》(Entrepreneur)雜誌撰寫每月專欄<富人的報酬>(Rich Returns)。

芭芭拉.惠美.清崎(Barbara Emi Kiyosaki)∕丹增華頂比丘尼

跟哥哥羅勃特與家人一起在夏威夷長大。越戰時,羅勃特選擇參戰之路,飛往前線越南;惠美選擇和平之路,探討另一種靈性旅程。惠美原先在夏威夷大學就讀,後來足跡遍及科羅拉多州、阿拉斯加州和印度,在旅途中加強她對佛教的研究與實踐。惠美於一九八五年接受達賴喇嘛剃度為尼,法號丹增華頂。丹增曾在美國空軍官校(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擔任六年佛學宗教師。她擁有那諾巴大學(Naropa University)印度藏傳佛教暨藏語碩士。目前在加州長灘圖登達傑林佛教中心(Thubten Dhargye Ling Buddhist Center)擔任心靈輔導副主任與教師,也是科羅拉多州泉市圖登西竹林佛學中心(Thubten Shedrup Ling)的訪問教師,有時會前往印度北部的Geden Choling精舍小住。另外,丹增也在加州洛杉磯為臨終病人擔任臨床宗教師。

書摘

p. 17 你找到靈魂伴侶了嗎?你找到帶領自己找出靈性家庭的靈性導師了嗎?你找到自己天生就該做的事嗎?換句話說,你現在做的工作,是不是你天生就該做的工作?那就是這本書的宗旨所在。

關於愛與金錢

身體與心靈的區別

p. 25成為自己天生就要成為的人,跟人生的旅程有關,跟人生的目的地無關。

牧師:「我們生而為人,換句話說,我們是有靈體的人。我們當中有些人比較有人性。人有極限,靈體卻沒有。人會老,靈體則逐漸進化。人會死,靈體不會,人需要工作,靈體有使命。

當我被心靈的力量所感動,我成為不一樣的人,因為我的靈體改變了。

身體與心靈之間的不同,在我的生活裡引起很多問題。一旦你不怕死,你就可以開始真正地活著。這項轉變的問題在於,很多人忍體限制過活、擔心死亡、害怕犯錯、怕被批評、為了保障度日,要我容忍這種人實在很難,因為這種人根本不想追求富裕的人生。

p. 26 很多人不重視心靈的開發,比較在意外在的身體。我敏銳地察覺到許多人會說:「那件事我做不到。或者說:「這項工作太困難了。在海軍陸戰隊中就不會容忍這種懦弱的事情。在打仗時,指揮官下令說:「把那個機關槍巢穴擊垮。我們不能說:「如果我受傷怎麼辦?我們只能說:「遵命。

軍隊和宗教有許多相似之處。使命比性命更重要。

我們家四個小孩都不一樣

p.27 有工作的人為錢工作,有使命的人為自己的天職工作。2006年,當我看到妹妹站在達賴喇嘛身旁時,身為哥哥的我感到既驕傲又開心,因為我知道我的妹妹已經成為她天生就要成為的人。她已經找到自己的靈性之途,這可能是她曾走過的路,她再次找到自己的靈性之家和靈性家人。

管好自己的事

p.42我們的心就是我們最寶貴天賦的根源,而慈悲就是開啟這些寶貴天賦的那把鑰匙。

戰爭與和平的掙扎

p.69 美好的生活指的是內心平靜的簡單生活,這是我十幾歲起就一直努力追求的東西。我期望人們重視別人,也把別人當成寶,尊重彼此的差異,努力讓周遭的人跟自己都能發揮所有潛能。不管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為何,還有什麼挑戰比這項挑更棒嗎?

老問題、新答案

責任與自由的掙扎

p.96 在生活中目睹死亡,對我產生深遠的影響,對幼年的我和現在的我都一樣。我的意思是我們必須處理好自己內心的戰爭與和平,並且面對這項事實-有一天我們都會死。既然如此,我就開始思考:「我們要怎樣活著?

尋找人間天堂

選擇自己喜歡的信念

p.113 她在教堂裡找到上帝,我則認為上帝無所不在-在海潮中、在森林裡、在教堂裡、在駕機翱翔天際時,甚至在紐約市都找得到祂。

打破傳統、擺脫束縛

p.117 我決定要開始找尋世上的天堂,找尋自己的伊甸園,要為這件事全力以赴。對我來說,這樣做還比較有道理,勝過其他人要我相信的信念、要害怕上帝地過活、要等到死後才能上天堂。

走上蛻變之路

敵人,其實在自己的心裡

我必須停止思考自己總是「良善的、總是「對的,我必須接受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讓這個部分顯現出來。敵人就在我心裡,而不是在「外面某個地方。在培養我的人格優點時,我必須明白我也要努力改善自己的人格缺點。

發現未來的路徑

並不是我放棄原本的信仰,只是我在佛教發現要走的路。我不認為要接受另一個信仰,就必須放棄其他信仰。

不同信仰者更要互相包容

p.151 達賴喇嘛認為,研習佛法者保留原本的信仰比較好。如果他們研習佛法後,發現什麼有趣或值得的事,就可以加以利用,沒有必要一定要皈依。值得注意的一項重點是,佛教並未聲稱有一位神聖獨立創造世界的神。因此,人們遇到人生中的重大情況時-尤其是在瀕臨死亡或有瀕死經驗時-他們早期的教養和根深柢固的信仰,認為造物主會眷顧他們,這一點可能帶給他們更多慰藉。

p.152 多年來,我總是選擇最不會引發衝突的方法,但是這樣做反而讓我更習於隱藏情緒,不必展現真實感受。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樣做是有利的,但是挺身而出面對衝突,重新拿回力量並掌控人生,才是我應該學習的功課。

步上截然不同的旅途

關於金錢與願景

我們的學校體制擅長訓練受雇者(E)或小公習老闆、自雇者和專業人員(S)。問題是,世上最有錢的人都是大企業所有人(B)和投資者(I)。我從富爸爸的教導和個人成長研討會及教堂中得知,要在這四個象限的任何一個象限中獲得成功,就必須有所犠牲。

價值觀的重建

把自己逼到臨界點

p.187 伊利亞.普里戈金於1977年以「耗散結構理論贏得諾貝爾化學奬。他認為壓力是讓智慧成長的方式。藉由讓自己處於高壓狀態,鞭策自己超越極限,發揮潛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成就。

潛意識的威力

p.189 潛意識比意識更強而有力。潛意識可能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也可能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爸爸只專心教育他的意識。...傳統教育主要著重於意識心、讓人更聰明、有正確答案及避免犯錯;相反地,個人成長則著重於靈性,這類課程著重於勵志、擴展個人生活實境、承擔風險,以及願意在失敗後東山再起。這些課程專注於開發潛意識,以及如何讓你的潛意識和你搭配運作,不是跟你唱反調。

同心圓-靈性、心智、身體、家庭、人類(孔子)

p.193 我們的靈性就像鋸屑,浮在第一個圓圈上面。當我們增加心智-在第二個圓-我們的想法就會成為靈性的黏著劑,讓這二個圓結合在一起。一旦靈性與心智合而為一,就形成我們的身體-就是第三個圓。這樣一來,我們的想法就成為肉身,我們的想法變成我們,然後創造出自己的實相。

信仰的飛躍

人生的二張資產負債表

p.206 我認為自然界會「評量我做的事。如果我做的事是自然界要我做的,如果我做的事有希望也符合大自然的準則,就會發現我的工作讓我衣食無缺;反之亦然,如果我做的事不是自然界要我做的,我必須馬上停止,先找出合理的替代途徑,再發現自然界允許我前進的方向,我也可以從自己獲得的物質援助,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是否是大自然要我做的。

p.207 自從知道自己從商賺錢卻沒有對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好後,我整個人都變了,我的世界也從此改觀。因為富勒博士讓我明白,我們的人生是由兩財務報表繪製而成的圖畫。一張是以財務狀況說明我們做得如何的個人財務報表;另一張是依據社會責任的觀點,評量我們為這個世界做了多少好事的社會責任報表。富勒博士此稱為「宇宙會計學。以第一張個人財務報表來說,我算有錢人;以第二張社會責任報表來看,我卻破產了。

不管我的生活型態多麼棒,如果我做的事對這個世界無益,即使再有錢也不會讓我高興,好比說煙草公司賺大錢,卻讓家父死於肺癌。

要獲得必先付出

p. 211 雖然我們或多或少都具備這四項特質,不過其中某一種特質會是我們的主要特質。我就是「自己一定要贏這種人,所以,我必須增加自己的意志力和腦力。你通常會發現「自己一定要贏這種人,特別適合從事體育、創業和推銷。至於「自己一定是對的這種人通常只需要腦力,他們通常出現在大學、醫界和法律界。而「自己一定要受人喜愛這種人跟「自己一定要舒適這種人,可能尋求生活中的平靜、和諧與均衡。這些人追求有保障的工作,所以他們替政府工作,或在宗教界、慈善機構、公營機構上班。他們可能在靜坐、祈禱中找到喜悅,或在生活中尋求更多的平靜。

作上帝希望我們做的事

p.215 跟惠美一樣,即使沒有錢,我從來不曾那樣快樂過,因為我終於做應讓做的事,研究想要學的東西,而非為了通過考試而必須學的事。

找到自己的天職

p. 219 我認為有90%的藏人不是佛教徒」他說。後來,我們瞭解,他指的是人們聲稱自己是佛教徒,卻還緊抓著名聲不放、貪婪、占有欲、追求快樂而犠牲道德、違背婚姻誓言,有時甚至為了追求一己短暫的快樂而犠牲健康。

富裕人生的證悟

另一段人生的啟程

p.225 有一天,一位男士牽著腳踏車站在尼加拉瓜大瀑布的一邊。當他宣布:「我要騎腳踏車穿越鋼索到瀑布的力一邊。」此舉讓一群人擠過來湊熱鬧,看看發生什麼事。

聽到這位男士這麼說,人群中一時驚呼四起。「太危險了!」一位年輕婦女說。

「請不要拿你的性命開玩笑,」另一名婦女懇求說。

「你瘋了,」一位老先生這麼說。「你這樣會喪命的。」

「我知道我做得到,」這位男士坐上腳踏車,不久後,他就慢慢地騎在鋼索上,在鋼索上晃來晃去,擺動身體,下方是幾呎深、波濤洶湧的瀑布,共要一個失誤,他就沒命了。群眾摒息以待,當他抵達瀑布的另一邊,他把腳踏車調頭騎回來,他平安無事地回到出發點時,群眾湧向他,許多人說:「我們知道你做得到,我們對你有信心。」

「我應該再做一次嗎?」他開懷大笑地問。「當然,」群眾回答。「我們相信你。」

「好吧,」這位男士說。「既然現在你們都相信我,那麼誰要跟我同行?」

突然間,眾人鴉雀無聲,人們開始侷促不安,有些人開始離開。這時,群眾中突然有人小聲說:「我會跟你同行。」在眾人嚇得說不出話時,一位身材嬌小的小女孩從人群中走出來,自願跟這位男士同行,由男士騎腳踏車載她穿越瀑布。當小女孩爬進腳踏車前輪上方的籃子裡,許多人都生氣了。….

這位男士和小女孩...平安回到出發點時,大家都拍手歡呼,也讚賞小女孩的勇氣過人。

「是什麼事讓妳鼓起勇氣?「妳不怕嗎?「為什麼不怕?

「因為他是我爸爸,我不但相信我爸爸,也把我的性命託付給他。

主宰宇宙的通則

統一並非單一的多元

「進動」的概念

「少費多用」的概念

遞延的效應

p. 235《托佛勒的財富革命》通往未來的車速圖,在眼前這個競爭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有九輛車,每輛車代表一種機構:

第一輛車跑在最前面、車速最快,時速高達100哩,企業家和企業就屬於這個類別。

2. 車速90哩-非政府組織:馬戲團小丑、支持與反對企業的團體、專業組織、天主教神職人員、佛教僧侶、狂熱崇拜者、反稅人士、保育人士等等。

3. 車速60哩-美國家庭

4. 車速30哩-工會

5. 車速20哩-政付機關及其管理機構

6. 車速10哩-美國學校體系

7. 車速5哩-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貿易組織等跨政府機構

8. 車速3哩-富裕國家的政治結構:眾議院、參議院、政黨

9. 車速1哩-法律:律師、法學院、律師公會以及律師事務所。

教育和營建業是速度最慢的二個產業。這二個產業的遞延時間-也就是新構想出現到產業接納此構想-需要50年。

天堂、地獄與幸福

學習過適當的生活

p.263 發自內心的改變

我們必須運用創意想出更多決議與合作的平和方法,讓大家在地球上安居樂業也好好維護自然生態,減少全球的污染狀況,滅少全球的貧困問題和人權問題,並且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憎恨、偏見和自私。決定權就在我們手上,我們必須下定決心解決並改善人類自己製造的這些問題。包容與慈悲這些講究道德及和諧的宗教原則,就是一股強有力的勢力,加上互相依存的觀點,我們與眾生之間的關係就能協助我們,做出這些迫切需要的改變。

我們必須培養內觀的能力,找出自己的過失和缺點,然後鼓起勇氣做出改變並力求改變。

走過生與死

改造之後才能重生

p. 278 這幾年下來,我也有幸能跟一些相當聰明的騙子、傻瓜和小偷做生意。我說「有幸,是因為他們教導我一些從教科書上無法學到的教訓。每一位騙子、傻瓜和小偷都讓我看到自己內心也有那些劣根性。我知道身為騙子、傻瓜和小偷有多麼痛苦,從這些親身經歷中,讓我現在變成更有車力也更誠實的企業人士。

坦然接受生與死

p.281我很明白自己此生的寶貴時間已經愈來愈少,我實現個人夢想、去愛及同情別人的時間也愈來愈少。對我們來說,財富、朋友、家人、醫生都很重要,唯有坦然地 活,才能坦然地面對死亡。坦然地生活指的是在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上,解決我們自己內心的衝突,以及我們跟別人的衝突。活得好,就是死得好的秘訣所在。

p.282追求幸福卻不講究道德,勢必會招致不幸。講究道德並善待他人,是為此生帶來幸福的必要心態,這種心態也是人類擁有的珍貴寶藏,也才是真正的富裕。

4. 準備好並接受

p.291這四個故事其實也是我們對生活、而非對死亡的四個選擇、四種態度。

尋找靈性家庭

p. 296 在戰區,我學會人可以分成三種:活死人、終生職者、弟兄。

找尋靈性家庭的步驟

p.302 第一個步驟就是問自己:「我願意為什麼事付出我的生命?」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需要一些內省,不過當你找到答案時,你就找到你的靈性家庭。

第二個步驟是拿下列問題問自己:「如果錢不是問題,我會繼續做目前的工作嗎?如果錢不是問題,我會免費做我目前的工作嗎?」

從愛與付出中啟程

p.305 我在教堂中學到的最佳教誨之一就是:「上帝不需要接受,但是人必須懂得付出。

我發現自己付出愈多,不指望任何回饋,我就獲得愈多。當我遇到沒有足够的愛、金錢或幸福的人,我知道那是因為他們無法做出足夠的付出。

p.306 活死人雖然活著卻害怕死亡,他們貪生怕死;終生職者活著卻擔心生計,他們或許覺得死掉比活著更輕鬆;弟兄姊妹發現值得拼命去做的事,因此他們的生命有目標。

後記:終止貪婪

意志+心智+情緒+身體 這些要素的結構完整性相當重要,如果我們在其中一個部分較弱或遺漏,我們對於金錢的態度就會跟著瓦解。

後記:業力、涅槃與前世

有因就有果

依照業力的概念來說,困境出現時-即使我們不記得自己做過什麼或曾經跟這種困境有何關聯-後來我們應該會因為困境而感到滿足、甚至感到快樂。為什麼?因為這表示我們前世造的惡業正在結果,也正在結束。

我們做好事時希望大家都知道,做壞事時卻希望此事不為人知。但是,業力的印記會留在我們的靈魂,而靈魂是綿延不絕的,不會因為此生的結束而結束;所以日後我們一定會體驗到以往言行產生的結果。業力沒有重量或實際形狀,卻會在你的靈魂產生一個印記。

當我們發現自己因為無知而做出傷害叩人的行為並因此後悔時,這就表示我們正朝向寺的方向前進。克制自己別做不當行為,為自己曾經做過害人的事表達懺悔,就能夠創造正面能量或善業。懺悔不是自責,而是坦承某些行為是不好的,自責對自己和別人都無益,我們根本沒有發揮最佳潛能,所以我們將之視為負面行為。

行為是由我們的情緒所驅動,行為背後的意圖就加劇業力的力量。佛教修行人要修的就是觀察心念,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