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回覆:死刑存與廢?續2...

再答:死刑存與廢?
amitabha
"因為那是心裡最原始的狀態。"正中目標。
我們從這個地方來,將回到這個地方去。
用佛法的名詞來說,它叫作"本覺"(每個人都具足,而且平等,無二無別。)
那麼,我們常說的"念佛",就是用一句阿彌陀佛喚起我們的本覺,而用念佛這樣的方法,讓我們找回自己那一份如如不動的覺性,稱作"始覺"。
為什麼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可以喚起我們的本覺呢?也不是真的叫醒了什麼,只是念佛的時候,心清清淨淨,沒有貪心、瞋心,沒有妄想,也不是在打瞌睡...心在這樣子的狀態之下,大概可以算是和"本覺"相應的時刻。
而所謂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離不開這個地方的。
所以,老一輩的人常說往生是回去了,正是回到心裡最原始的狀態。
我們常聽到的"作心的主人",也無非如此。讓自己離開"不覺"(跟著妄想、情緒...)掌握自己當下的心念、動機、行為、言語....這些構成的"現在"。能够如此,自然我們就掌握了自己的未來。
每一個現在都是有作用力的,就算只是偷懶睡覺上網看電影聊天讀書運動作家事...它都正指向著我們的未來。
未來就由這些資糧所成就。
所以,當我們現在種下紅玫瑰的種子,將來就有一個紅色的花園;種下黃菊的種子,將來的花園就是黃色的...當然,我們也可以希望花園是七彩繽紛的,那麼就去種吧!
很高興您能提出疑問;只是,答案還是得您自己去尋...
祝福 平安 法喜
慧讓 合十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回覆:死刑存與廢?續1...

再問:為什麼是受害?不是我,不是另ㄧ個他?
以下是末學的回覆(藍字紅字部份為孩子回信中的字句):
amitabha
有因緣我們同學聚會的時候,應該請您一起來,您可以問問那些剛正不阿的司法官,和流著正義之血的律師同學們。不過,聽說私底下,我們那些律師助理和書記官...甚至早已離開法律專業的同學們,才是真正的老大。哈哈!
有一次有兩位同學(執業律師),因為彼此的女朋友吵架,讓他們兩個死黨差點也翻臉;最後,他們決定打電話給另一位同學(強哥-公務員)主持公道。他們輪流陳述完畢,強哥第一句話回答:謝謝您們這麼看重我,讓我有機會嚐一嚐當司法官的滋味。他們兩位聽了都笑了,忘了兩個人其實是好朋友,怎麼變成自己"當事人"的辯護者了。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因為不同的時空,而有不同的權衡方式。有的人強調動機、有的人注重行為本身;有的人討論過程與背景,有的人只看結果。然而,裁判者始終是秉持著給世界帶來和平、為社會帶來詳和的理念,依著證據,作出自由心證的判決。
您提到的"警示的作用"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之中,或許是不可或缺的;雖然,秉持著人性本善的理念,更是"愛的教育"的支持者。(不過,小時候也會和志威打起來;現在想想都是我的錯,姊姊用那種方式愛弟弟,弟弟怎麼有辦法接受呢?)
"當剝奪了一個人的生命,對於犯罪人的意義又有何意義。"
如果,生命的剝奪對他來講是一種救贖...;但是,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讓他回饋更多。畢竟,傷害的不只是被害人、被害人的家屬;還有他的爹娘...(請參考33與32之間的省思)

這樣的正面行為是因為他本身的善知讓他覺得自己錯了...還是因為死刑的壓力讓他害怕
這兩個答案都有可能,您希望是哪一個呢?

中國人對於死的避諱。「對於死亡的不解,曾經也是讓我選擇出家的原因之一。有因緣再談一談。

多去思考後我便不敢直接的說自己贊成或不贊成了。
仍是可以表達自己現在(不是永遠哦)的想法,只要有充分的理由與但書。
我們作任何的決定,都能經過這樣的思考,就沒有後悔。
在佛法的學習中,每一個論點都必需具足"宗因喻"的論述過程。對自己修行的法門能有充分的肯定,才有支持一個行者,用一輩子來實踐的力量。
婚姻契約的履行也是如此,"我愛你"的背後必定存在著理由。而當這些要素存在時,不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這份婚約絲毫不被動搖;那麼,彼此更有把握一路走下去。

為什麼是受害?不是我,不是另ㄧ個他?
先用一段文,來作為回答這個疑問的前提:「長大以後,受到正規課程的影響,世界的可能性變小了。我們的心智被導向邏輯和科學的觀點,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來自合理的原因和可預測的力量。因此,沒有不能解釋的東西。...<生死習題>p.31
這個問題不是沒有答案,只是它的答案可能無法完全符合一般人的輯和科學的觀點;所以它就變的不合理、不可預測與不能解釋。
實際上,它合理、可預測、也能解釋,只是不能以目前的科學檢測或者符合一般性的邏輯。
如果答案是這樣:
1.沒有理由。您心裡可能想著:莫名其妙。
2.和過去與現在有關。只有莫測高深;那麼接下來又是回答不完的為什麼了。哈哈!
3.是開創未來的一次機會。更是霚煞煞莫知央

她問:為什麼男眾出家如果還俗可以再出家,而且有七次機會。女眾一生只有一次出家的機會,如果還俗就沒有機會了。

他說:對啊!對女生不公平。

....您說呢?

我問:是誰讓您變成女生的?是因為我嗎?

我們決定了自己的現在,也沒有人可以左右我們的未來。

這不是宿命;這是不折不扣、絲毫無差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誰也不占誰的便宜。只能說:公平的不得了。

"現在"是成是敗...

當它是結果,坦然接受;

當它是因地,謹慎耕耘。

逆境中,怎麼找到機會?答案,已經在您的心裡。

這是去年暑假一群學生和我的對話。從這裡,或許您已經看出來,我以為的答案。但我無意追究過去;因為目標在於未來。

為什麼是受害?不是我,不是另ㄧ個他?
這是一個追溯過去的問題,也就是把現在當作結果。
只能說有結果,一定有因有緣(因於過去,緣於現在;缺一不可。因緣和合產生結果,至於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因人而異。)
但,希望的是,面對這樣的結果,並且將它轉換作未來的因地,
"受害是他、是我、或者是任何一個人,我該怎麼辦或者我可以怎麼做?"
這樣,它變成一個迎向未來的問題。不難看出這兩個問題的積極面在哪裡。
曾經有兩個朋友來找我,他們的婚姻出現問題。我沒有問為什麼其中一個人會犯錯?只問您們希望未來是什麼樣子?然後,他們自己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當我們把現在當作結果,現在變成了不可逆轉的現象;憑著我們極有限的認知,卻又很難找到明確的過去。
當我們將現在當作未來的種子;未來就在我們的手裡,現在充滿了希望而且積極可行。
只能說:這是目前對於這樣的問題,所能作的回答。
當然,或許我們可以聊的更深入;不過,那得等我知道您接受了哪些訊息,或者您下個問題是什麼,才能繼續。
希望這些回答,可以給您一點點的消息。
疑問是獲得解答的開始;不斷地用問題,去尋找生命中"老師沒有教"的答案。
進入中學開始,就充滿著許多對生命的疑問;高中時期在學校有天主教的神父、修女給我們上課,後來也因為一位師長的因緣參加了基督教的團契,乃至於最後選擇出家在佛教的團體之中。宗教,或許是解開這個謎的一條路徑。
祝 平安 法喜
慧讓 合十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朱南子修女:33與32之間的省思

這是一篇演講稿:很值得深植人心的一場演說。

曉明女中,高中時去過一回;聖誕節前夕,我們這一班代表學校,到附近的教會團體報佳音。對於天主教的神職人員一直是尊敬、感恩的。有機會,再將衛道的那一次"叛逆與感動"與大家分享。現在先看看以下的好文:

曉明校長:朱南子修女

  親愛的曉明人:

在佛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事件的悼念活動中,如果是你,你會點32根蠟燭,還是33根?

會放32塊石灰岩悼念碑,還是33塊?


讓我們想想:

  •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經排擠人?或被排擠嗎?我曾主動去關懷週遭被排擠的同學嗎?
  • 我為什麼會排擠人?是否常常自以為是執行正義,卻種下了仇恨?
  • 當同學受到排擠時,我應該怎麼做?當同學排擠我時,我可以怎麼做?
  • 我心中對父母親人、兄弟姊妹、師長同學有過怨恨嗎?我想過「為什麼」嗎?我能寬恕嗎?

  不管排擠人或被排擠,當人與人不能互相接納時,仇恨就進去了!唯有愛能解決一切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包容、更寬恕、更有愛?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瑪竇福音第五章第9)

  聖方濟和平禱詞
  主啊!讓我做您的工具,去宣揚和平。
  在滿是憎恨的地方,我要播下愛心的種子;在滿是創痛的地方,我要播下寬恕的種子;
  在滿是疑慮的地方,我要播下信心的種子;在滿是頹喪的地方,我要播下希望的種子;
  在滿是黑暗的地方,我要播下光明的種子;
  神聖的主啊!
  願我不企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願我不企求他人的諒解,只求諒解他人;
  願我不企求他人的撫愛,只求撫愛他人。
  因為在施捨中,我們有所收穫,
  在寬恕他人時,我們也被寬恕;
  在喪失生命時,我們將復活而獲得永生!

  和平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也都祈求能與自己、與他人、與萬物、與上主和好。然而讓我們回到內心,看看自己,是否仍存在一些憎恨、疑慮?是否還有說謊、偽善、嫉妒與紛爭,而不能與自己和好,不能與他人和平相處?

  讓我們播下寬恕的種子,因為在寬恕他人時,我們也被寬恕;讓我們播下愛心、信心、希望與光明的種子,消弭憎恨、疑慮、頹喪與黑暗,在寬恕與愛中與自己、他人、萬物、上主和好,才能締造真正的和平,永享平安!

  在「33」與「32」之間,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省思!

  我深深期盼,曉明人都懂得彼此相愛,都懂得用愛來助人、服務人,用愛寬恕人,讓更多人與我們一起在天主的愛中,活出更豐富的生命!

  前不久美國佛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事件,引起全世界的震驚。韓籍學生趙承熙在校園裡開槍射殺了32人,之後飲彈自盡。這個事件的發生,除了提醒我們關注校園安全問題之外,如何加強對學生的關懷與心理的輔導,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而美國人對這個槍擊事件的追悼,則讓人有更深的感動與省思。

   佛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事件發生後,美國人在悼念活動中連兇手也一起悼念。該校在420日中午舉行的悼念儀式上,放飛的汽球是33個,敲響的喪鐘是33聲。次日,安放在校園中心廣場草坪上半圓的石灰岩悼念碑是33塊,其中一塊碑上寫著「2007416趙承熙」。趙承熙的悼念碑旁邊也放著鮮花和蠟燭,還有一些人留下的紙條。其中有紙條這樣寫著:「希望你知道我並沒有太生你的氣,不憎恨你。你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和安慰,對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愛都包含在這裡;蘿拉」;還有一張則寫著:「今後如果看到像你一樣的孩子,我會對他伸出雙手,給予他勇氣和力量,把他的人生變得更好。我希望你的家人能克服你的作為帶給他們的痛苦。希望你對其他那麼多人的生活造成的破壞儘快復原,而這類事也不再重演。希望許多人心中對你的怨恨化為寬恕。大衛。」

  在守夜儀式上,他們點燃了33根蠟燭,為33個生命祈禱,牧師看著33根蠟燭說:「這裡每一根蠟燭都像徵著一個生命,他們現在都很平靜,我相信他們都在上帝那裡找到了安息。當那名兇手在開槍的時候,我相信他的靈魂在地獄?A而此刻,我相信上帝也和他的靈魂在一起,他也是一個受傷的靈魂。」

  一位正好到美國波士頓大學訪問的中國學者余虹,看到美國人悼念的是「33」個人,而不是「32」個人,他們連兇手一起悼念,這種情形,中國人普遍是覺得陌生而驚訝的。因此寫下「有一種愛我們還很陌生」這一篇非常耐人尋味的文章,文章中余虹所提出的問題,很值得我們省思、默想。他說:(以下節錄自余虹《有一種愛我們還很陌生》一文)

  「33」這個數字為什麼讓我們驚訝?為什麼我們只想到「32」而不會想到「33」?那個讓我們驚訝和意外的「33」究竟意味著什麼?沒有「33」的地方缺少什麼?為什麼我們只有「32」的悲傷經驗,而沒有「33」的悲傷經驗?換句話說,為什麼在我們的悲傷經驗中沒有兇手的位置?為什麼兇手理應是憤恨的物件,而非悲傷的對象?
  
  悲傷的經驗起於愛,我們因愛被害者而悲傷,當悲傷將兇手包含在其中時,愛同樣給予了兇手。我們所驚訝並陌生的就是這種愛:對兇手何以不恨而愛?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

  為受害者悲傷,憎恨兇手,這是最為通常的悲傷經驗,它的前提是善惡區分,特點是愛恨分明;既為受害者悲傷也為兇手悲傷,它的信念是一切生命都有同樣的價值,或者說生命的價值高於一般的善惡敵我區分的價值。

  我們熟悉前者的愛,而驚訝和陌生於後者的愛。我們熟悉的愛乃有分別的世俗之愛,不熟悉的愛乃無分別的神聖之愛。神聖之愛超越了所有世俗之愛的偏愛與選擇,它不以親疏敵我、義與不義、善惡是非的區分為前提和條件,它愛人如己,愛義人也愛不義的人,愛善人也愛惡人,「33」這個數字就是這種愛的見證。這種愛只有愛而沒有恨,那是一種來自基督啟示並在長期的信仰實踐中培育起來的神聖之愛。一種「愛敵人」、「愛惡人」的愛的確讓我們驚訝,一種「與恨徹底割斷了牽連」的愛的確讓我們意外。這種愛,需要有強大的文化觀念支持和信仰實踐的支撐。

  「恨」是一種原始的非理性情結,也是一種傳統的道德理性情結,它們都寄生於世俗之愛。愛親友與恨敵人二位一體,於是有「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同志的殘忍」之論;愛善人與恨惡人一體不可分,於是有「嫉惡如仇、愛恨分明」之說。有愛就有恨,彷彿天經地義,亙古不移。然而,十字架上的真理卻見證了另一種愛,一種與恨分離的愛。耶穌說:「愛你們的敵人並為那些迫害你們的人禱告……天父的光既照好人也照壞人;天父的雨既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耶穌一生的講道與踐行都在向人們啟示這種無條件、無分別、化恨為愛的愛。這種愛經過兩千多年的基督信仰傳播,已成為西方文明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並鑄造了一種相當普遍的信念和實踐態度,於是才有了「33」那個令我們驚訝的數字。

  一種化恨為愛的愛並不是與社會正義相衝突的愛,並不是不要社會正義的愛,而是一種在正義的要求與踐行中將愛貫徹到底的愛。一個有聖愛情懷的人也會主張懲罰兇手,因為一個人必須為自己的罪行承擔責任,這是社會正義的基本要求,但他不會懷著對罪犯的仇恨來實施這種懲罰,而是在懲罰中有一種巨大的悲傷和憐憫,他會因一個生命被罪行所毀而痛惜,他會為罪人的不幸墮落而傷心。這種愛對己是一種悲劇性的告誡,因為自己也可能犯罪;對罪犯是一種同情式的惋惜,它會撼動罪犯內心那頑固的恨。

  恨是一種非常危險的非理性激情,不管它來自何處,都可能導致罪,尤其是來自正義要求的恨。因此,如何消除恨,才是杜絕罪惡的首要問題。顯然,只有愛可以否定恨並戰勝恨,而恨不僅不能否定恨和戰勝恨,還是滋生恨的土壤,所謂「因恨生恨」,即是如此。

  在美國社會的大多數公眾眼裡,趙承熙的家人也是受害者,甚至是更大的受害者。當趙承熙的姐姐代表家人公開道歉後,馬上有人在網上回帖說:「這不是你或你家人的錯誤。」他們認為是33個家庭失去了親人,而不是32個家庭。對兇手及其家人的寬容,在美國民眾中已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精神。

  一個經過了神聖之愛洗禮的社會,是一個共同以愛來承擔罪惡與不幸的社會,是一個化解仇恨的社會,那人類就有福了;一個沒有經過神聖之愛洗禮的社會,是一個愛恨情仇輪迴不已的社會,在此人們不僅世世代代飽嘗了世態之炎涼和仇恨的苦果,也渾渾噩噩地參與了這種炎涼與仇恨的鑄造。

  什麼時候,那陌生的愛才會進入我們的靈魂,成為中斷愛恨情仇輪迴的巨大力量?

回覆:死刑存與廢?

一個讀大三的孩子給我mail,問死刑存廢與否的問題...
最後她說:只是很想知道自己該用什麼樣的角度看世界?

Amitabha:
不管您的答案是什麼,能够關心這樣的議題;
您是個有思想的孩子,不是個僅僅活在象牙塔裡的孩子...
這是慧讓師十幾年前,一進大學時就遇到的問題,
通常也是在法學院的辯論比賽中不可缺少的題目之一。
僅管當時正反兩方以抽籤決定,
抽到贊成就必需說出贊成的理由,
抽到反對就必需提出反方的意見。
然而,我們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已有想要的答案。
只是,這是法律人該有的素養:
履行為當事人辯護,為當事人爭取該有的權利之責任;
不論您的當事人是被害亦或害人。
就像一位醫師面對病人,只有盡全力保護他的生命安全,
而不論眼前是好人、是壞人。
當然,您想要知道的是慧讓師的答案。
而慧讓師想要問的是,這個問題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動機與意義?
1.動機
犯罪人有犯罪的動機,就像孩子犯錯有他的背景與理由。
處罰犯罪人,也必定有為什麼要這樣處罰他的原因。
我們或許不容易站在審判者的角度看這件事;
但我們可以想一想,小時候我們做錯事了,媽媽為什麼要處罰我們?
希望孩子變乖、學好。
我們希望犯罪人受處罰的原因,是否也是如此?
(1)如果是,那麼方法應該是什麼?這麼做是不是可以讓他變乖、學好?
(2)如果不是,我們是否該想一想是什麼原因,要處罰他們?
這個問題,我們想清楚了,再來討論是否該以死刑作為處罰的方式。
當我們的動機沒有想清楚的時候,我們的行為很難符合正當性。
恐怕成為"為反對而反對,為贊成而贊成"的盲從者。
2.意義
(1)對犯罪人的意義?
怎麼做對他們的現在與未來最好?
如果我就是犯罪人?
(2)對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屬的意義?
怎麼做對他們的現在與未來最好?
如果我就是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屬,我想要的是什麼?
這些問題,您試著回答看看,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每個人的生命,都必需經過某些成長的階段。
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喜歡看的、玩的...,和現在喜歡的,有許多不同。
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站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高度...看著這件事。

從法律的學習到選擇出家,的確是經過了許多的思考。
然而,想要讓更多的人得到快樂,始終是從小到大的心願,不曾改變。
因此,想到的只有:
怎麼做可以讓他們(犯罪人和受害者)在這樣的生命谷底之中,再站來起,並且得到內心真正想要的快樂。
而,這一份快樂甚至可以延續到我們此世生命結束以後的未來。
有因緣再談談吧!
如果我們所見略同很好;
如果我們的想法差異很大更好,
我們將因為彼此溝通、學習,認識到更多,考慮的更周全。
祝福您 平安 法喜
慧讓 合十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Our land need love

不是反撲 

沒有生氣

只是需要......

一點空間 呼吸

她在等待 

真誠的愛

小朋友...


我們認識的時間,超過了這些小朋友們的年紀。
他們一個一個來到這個世界,正在學習作世界的主人。
大朋友們,正在努力地傳授工夫;

同時,也在準備有一天,把世界讓給他們。
世界因為生命而轉動,
生命因為世界而滋養,
正報與依報之間如何彼此對待?
就像您和我,相互尊重、彼此包容...
讓我們心存善意,慈悲一切。
照顧眾生,也照顧我們的地球。

輪大寮-隨想隨記

清晨洗米煮粥、熱湯、蒸剩飯菜...送供飯。
接著到懷安堂誦經、打坐。
早齋後...
繼續準備午齋的飯、湯和明早要用的紅豆薏仁;
中間利用空檔,去上了將近2個小時的"諮商與正念"課程。
午齋後,到後山經行念佛再回寮午休。
下午完成昨天的記錄整理,mail給與會的法師們確認。
收mail,再將許多好文mail給大家分享;在blog上記一點東西...
昨晚,土城講堂第一節課報告完畢。
雖然,週三的尼戒研討、週四的行願品讀書會、週六的淨土課程、週日的講堂報告...
還在哪兒等著,難免有點壓力。
但是,只要想到可以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對自己好、對別人也好的事情上,就覺得"超級幸運"。
充滿感恩與幸福的日子,每天清晨三點多開始...

《多少才夠?》讓您幸福又快樂?

Dalai Lama

Satisfa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inner peace.

It arises from generosity, honesty and what I call ethical conduct, a way of behaving that respects others’ right to be happy.

《多少才夠?》作者艾倫.艾貝現身說法:

快樂套利的幸福秘訣

「如何獲得更多幸福,卻不需要增加金錢?從掌握幸福的源頭開始。

「幸福的源頭有哪些?

1. 各種愉悅:物質滿足-神經系統-對新的東西才有反應-愉悅無法持久

2. 如何運用時間:從事各類活動-令人專注的活動-創造一種心流(Flow):進行某種活動(智識、體能、創意活動)時,心智完全沈浸在這個時刻。-找到您的心流活動,創造長期幸福

3. 奉獻:透過人際關係,對其他人產生的影響

2+3:心流活動+對他人產生正向影響,大幅提昇幸福感。

「財富:創造快樂的工具

心流理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將心流 (flow) 定義為一種

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1975)是第一個將心流的概念提出並以科學方法加以探討的西方科學家,不過他並非第一個注意到心流現象或發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超過二千五百年的時間裡,東方精神傳統實踐家--如佛教家及道教家運用心流技法為其發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禪宗使用心流來決定其表現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辭。

在教育領域中,「過度學習」似是心流的一項重要因素--至少在技術層面是如此。同時,許多現代運動員也在運動中經歷心流,他們稱此經驗為「在心流區」中。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心流的概念已廣為東西科學家、精神大師及運動員所共同認識,只有齊克森米哈里將心流的概念應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構成(如遊戲場設計)的領域中。東方精神實踐家曾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論來促成精神力及個人之發展與自我提升。

心流經驗(Flow Experience

源自Csikszentmihalyi(1975)早年對於人類內在動機的探討,他認為許多活動似乎不需經由外在酬賞,也能引發人類一再想重複經歷這活動的動機;而

根據Csikszentmihalyi(1997)對心流狀態下之主觀經驗的研究中指出,經常處於心流狀態者是一種自得其樂的人格特質,因為他們有自成目標(autotelic)的自我動機,不倚賴外界所給予的報酬,所以擁有較好的主觀經驗品質,也能體會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每次認識一個新的理論、知識...更肯定佛陀所教導的內涵。

經過科學實驗的檢測,對於修行方法的實踐,只有更深具信心。

佛法:一門包含從生到死的的生活教育,一件值得老的學習

note:與佛法的連結,待續...

為什麼是我?

她問:為什麼男眾出家如果還俗可以再出家,而且有七次機會。女眾一生只有一次出家的機會,如果還俗就沒有機會了。

他說:對啊!對女生不公平。

....您說呢?

我問:是誰讓您變成女生的?和我有關係嗎?

我們決定了自己的現在,也沒有人可以左右我們的未來。

這不是宿命;

這是不折不扣、絲毫無差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誰也不占誰的便宜。只能說:公平的不得了。

"現在"是憂是喜...

當它是結果,坦然接受;

當它是因地,謹慎耕耘。

逆境中,怎麼找到機會?答案,已經在您的心裡。


機會在哪裡?

黑幼龍 :<成功的人在逆境中找機會;失敗的人在機會中找困難。>

然而,當我們遇到的境界,危急到生命的時候。我們的機會在哪裡?

答案:...

還沒找到之前,先看看這個故事。當然,它和答案沒有什麼很大的關係,只是今天看到的一篇感人的報導。

轉貼:獨臂系主任「逆境造就一生」

許育典:人生的禍福難料,失去與得到,總在一念之間。看著他的左手,想著自己的周遭,回憶大學時父親的感嘆:「你若毋給火車弄到,就免想要讀冊啊!」因此,無論在課堂上或演講中,他都藉此鼓勵學生或聽講者,不要過於在意當下的禍福,只要能夠懂得與奮鬥,禍往往也預埋了福的種子,苦難有時也是化粧的祝福。

成功大學有位獨臂教授,他是法律系主任許育典;因家貧讀不起書,家人原想小學畢業後送他去當學徒,六歲時一場意外,他被火車輾斷左手,身體傷殘終結學徒之路,也意外改變他的一生;卅八歲就當上系主任。

「我想鼓勵年輕人的是,逆境不一定是逆境,有可能是人生的轉機。」獲選今年十大傑出青年的許育典(四十歲),是成大法律系歷年來,「最年輕」的系主任。....

「選擇教育是為了想回饋,感謝社會給我這個殘障、沒錢的孩子,一個又一個重要的機會。」許育典以自己為例子,鼓勵更多弱勢孩子,勇敢迎向人生。

筆記:

...失去半隻手臂、失去財富、失去眷屬、失去地位、失去家園...

失去

終將失去的-此世的生命(如果您相信,這條路的終點,不是墓誌銘上寫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