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往生淨土的科學玄談〉5 如石法師

五、眾生業力故,佛土不思議

不過,這裡會出現一個問題:在量子力學中,雖然娑婆眾生都有共存於十方淨土的機率,但若存在的機率太低,那和不存在的意義其實也還是一樣的。所以仍需設法提高存在淨土的機率,才有命終往生的實際效用,否則根本就等於空談。
那麼,要如何才能增加我們存在於極樂淨土的概率呢?
談到這裡,據筆者所知,純物理的學說似乎已經走到盡頭,再進一步,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因為現代的物理學說無論如何博大精深,充其量也只能對生命界可觀測的現象提供較深刻的物理解釋而已;但往生淨土的中陰身是非常精細的生命形式,[1]它們的物質成分根本無從觀測。何況就有情生命的往生淨土事件而言,精神層面的信願才是最主要的。
其實,近代物理學家也早已發現:完全分離、獨立的二元心物現像是不能存在的,觀測者不可能在不影響所觀事物的情況下做觀測,能觀與所觀根本分不開,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心物分立獨存的現像是﹙無明錯覺所呈現﹚虛幻的假相。不僅如此,無論是就哲學的角度或嚴格的數學角度而言,的事件顯然還需要依靠的決定來進行。[2]換句話說,心居於主導的地位。這和大乘佛教的根本理念顯然是不謀而合的。美國加州物理與意識研究組織有位元元物理學家S. P. Sirag甚至還說:如果我們所認識的外在世界是心靈結構的函數,那麼在基本物理上所闡明的,也只不過是心靈的結構罷了。[3]這種論調和唯識宗的基本教義,簡直可以說是同一個鼻孔出氣了。
既然心物不二,而且又以心為主導,那麼生命物質存在於十方淨土的概率,理當決定於意業及心意所推動的身口二業;除此以外,別無可能。
所以《華嚴經.升夜摩天宮品》說:
一切眾生界,皆在三世中,三世諸眾生,悉住五蘊中。
諸蘊業為本,諸業心為本。[4]
《華藏世界品》也說:
譬如種子別,生果各殊異,業力差別故,眾生刹不同。 
譬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眾生心淨故,得見清淨刹。
譬如大龍王,興雲遍虛空,如是佛願力,出生諸國土。
如幻師咒術,能見種種事,眾生業力故,國土不思議……
有刹泥土成,其體甚堅硬,黑暗無光照,惡業者所居。
有刹金剛成,雜染大憂怖,苦多而樂少,薄福之所處……
或有諸刹土,七寶所合成,種種諸宮殿,斯由淨業得。[5]
1987年,達賴喇嘛在第一屆心性與生命會議上,與西洋科學家論及相關問題時也曾經表示:《時輪密續》中談到,太空微粒是連接一個宇宙毀滅與另一個宇宙生成之間的環鏈。宇宙產生的(物質)主因是這些太空微粒,但由這些太空微粒轉化成新宇宙的助因,卻是眾生的共業。這業是依據將誕生於此未來宇宙中之眾生的共同行為而決定的。當眾生集聚的業成熟時,即緣生——創造出一個相應的新宇宙,[6]讓有緣眾生得以往生其中,在自業與共業的交互作用下,繼續生命的輪回、淨化或開展,乃至於究竟的圓成。上述《時輪密續》的有情宇宙觀,除了眾生共業的不共因素以外,其實和天文學家對星球一生的描述是相當近似的:星球由漂浮在宇宙中的星際氣體聚集組成,結束一生之後,又回復為星際氣體。[7]依此而言,則個體生命某種特定善業的累積,應該是感生某一特定理想世界的主因。這是同類相應的業果原則;善業感生人天善趣,淨業感生十方佛土。換句話說,某種特定善業的累積,能提高眾生感生某一特定理想生存環境——善趣或淨土的概率。累積的善業資糧越大,感生善趣或淨土的概率越高;反之,惡業的累積感生惡趣亦同理可知。
上述大乘佛典所說同類相應的業果原則,雖不無道理,但對某些知識份子來說,還是難以想像,難以信受。關於這一點,號稱二十世紀物理科學三大發現之一的混沌Chaos)理論,或許能提供我們一些新的啟示。
在大自然界中,事事物物相互為緣,環環相扣,其間的關係原本是相當複雜的。這些複雜的自然現象,例如天氣、洋流等等,都必須使用非線性的數學方程式來描述。問題是,非線性方程通常是無解的,但又不能不解。為了求取解答,科學家便權宜省略其中的非線性專案,把問題化約為可解的線性系統。以這種化約方式獲得的研究成果,雖可粗略解釋自然現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實用價值,但卻扭曲了自然界原本變化多端,亂中有序的本來面目。正當傳統科學走入死胡同之際,一種嘗試從非線性系統找尋自然界各系統宏觀共相的複雜科學也開始萌芽了。[8]
複雜科學中最常被引用的典範之一,就是開始於60年代的混沌理論。此一理論指出:相當簡單的數學方程式可以形容像瀑布一樣狂暴難料的系統,只要輸入的初始條件(initial condition)有些微差異,很快就會造成令人難以想像的嚴重後果。此一現象稱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微小的變化將巨大地影響整體結果)。例如在天氣現象裡,這可半開玩笑地解釋為眾所皆知的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今天北京一隻蝴蝶展翅高飛對空氣造成的擾動,可能觸發下個月紐約的狂風暴雨。[9]果真如此,那麼在同樣屬於非線性系統的欲界生命流轉中,[10]今生某種特定善業的累積,將更可能促使個體生命在來世感生不可思議的善趣或淨土。反之亦然。 因此,只要我們可以理解十方淨土存在的可能,肯定往生淨土對個人宗教生命所具有的意義與價值,由此產生堅定的仰與懇切的意,進而推動積聚資糧的持,提高現生存在淨土的機率,那麼命終舍報之後,自然會有較多的機緣感相對應的淨土,與諸善友齊聚一堂,聞佛說法,繼續修行六度四攝。若能專念佛名而成就一心不亂,則意識之流已由雜亂的非線性系統,轉變成單純、穩定的線性系統。線性的生命系統其動向應該是比較穩定、可掌握的,因此決定可以隨願往生;甚至不必等到舍報,現生就可以有機會聞佛說法。
《大乘莊嚴經論》就是這麼講的:
 彼時依法流,將從佛證得,寬廣止及智,獲廣大教授……
正得禪定已,修成諸神通,周遊世間界,供養無量佛,並聞諸教授。[11]
至於證悟空性者,契入理一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則其心識之流已經昇華,而化入不可思議的空性境界。這時,當然就不宜再以科學的線性”“非線性系統妄加戲論了。
倘若從此再進一步升進到事事無礙法界,則應如《楞嚴經》所說:
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于一毛端現寶王刹,坐微塵裡轉大法輪。[12]





[1] 有些學者認為:淨土行者命終時現坐蓮花內往生,是生有而非中有。但善導之高足懷感(699卒),在《釋淨土群疑論》中反對此說。他認為:在穢土就感生淨土之生有不合理。合理的說法應該是,往生者在穢土死後先受中有,現坐蓮花中,及至淨土七寶池內,才受生有;就像轉生色界的行者,在欲界命終後先受中有,及至生於色界時,乃受生有(詳見《大正藏》4740-41上;廖明活〈懷感的往生論〉,《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頁3502002)。這種看法頗有道理。否則,臨終時見天人來迎、惡鬼來捉、地獄相現而往生者,豈非皆無中有耶!
[2] 《物理之舞》,頁114。不過,此一觀點生物學家並不見得都同意(詳見《先有心靈還是先有物質》,頁308-315)。  
[3] K. L. Woodward & G. C. Lubenow , Physics and Mysticism , Newsweek19797p.85. 
[4] 《大正藏》,10101中。 
[5] 《大正藏》,1051下。
[6] 《揭開心智的奧秘》,頁142-143不過淨土的生成,除了眾生的共業以外,應該還需加上佛菩薩的清淨願力。《華嚴經.世界成就品》就說:滅壞生成互循複,於虛空中無暫已,莫不皆由清淨願、廣大業力之所持(《大正藏》,1036上)。
[7]以上一段,參見《物理之舞》,頁330-342局部因果原理錯誤除了可匯出超光速關聯的觀點之外,還有另外兩種可能,即匯出超決定論大千世界理論(詳見前引書,頁338)。
〈宇宙奧秘三十問〉,《牛頓》,期119,頁651993。如果詳細地說,星球的一生是這樣的:星際氣體自然地聚攏,形成星際分子雲。星際分子雲因重力而收縮,形成氣體圓盤。圓盤中心漸漸孕育出原始星球,然後成長為真正的星球──主序星──而開始發光。邁向生涯終點時,脹大成為紅巨星或紅超巨星,最後留下白矮星或中子星、黑洞等(頁65)。
[8]J. Gleick《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頁933-34 林和譯,天下文化,1998E. O. Wilson 複雜理論界定為:找尋自然界用來展現眾多組織層次共通特徵的演算法(《知識大融通》, 127)。
[9] 《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頁13
[10] 筆者以為,色界以上的行者,常在定中,心識非常單純穩定,所以他們的心識之流應該屬於線性系統。欲界的眾生昏散多欲,故其心識應屬不穩定的非線性系統;生命層次愈低者,非線性度愈強。北海道大學津田一郎於1980年左右指出:我們的腦也是混沌,神經元的動作型態、腦波均呈出混沌振動(〈何謂複系科學〉,《牛頓》期182,頁321998)。 因此,J.H.Austin說,開悟之前,我們必須先廣泛修正腦內許多神經迴路的流動方式(《禪與腦》,頁56
[11] 《現觀莊嚴論一滴》教授,頁253-254,法鼓,2002。漢譯本見《大正藏》,31624-下。
[12] 《大正藏》,19121上。《楞嚴經》的這段經文,大概是根據下文所引《華嚴經?佛不思議法品》的法義而作的:一切諸佛皆悉能於一毛孔中出現諸佛與一切世界微塵數等,無有斷絕;一切諸佛皆悉能於一微塵中示現眾刹與一切世界微塵數等,具足種種上妙莊嚴,恒於其中,轉妙法輪,教化眾生,而微塵不大,世界不小,常以證智,安住法界。(《大正藏》,10243-中)。

〈往生淨土的科學玄談〉4 如石法師

四、身系娑婆,不離淨土

在古典物理學裡面,這個世界是被視為真實存在的,它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不過,量子力學卻容許我們保留另一個可能,即這個世界並不像我們所見到的這個樣子。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回避了這個世界真正是什麼樣子的問題,而下結論說:這個世界不論真正是什麼樣子,總不是真實存在的。此種解釋,主流的物理學家大都接受。他們認為,量子力學已經相當令人滿意,進一步的瞭解對科學並沒有什麼好處;那些問題不是物理學的問題,而是哲學的問題。[1]
上述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若用來詮釋大乘佛教色即是空言世界者,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等般若空義,確實是再恰當不過的。因為般若空義的真正核心,就是一切法非真實存在。問題是,佛教不能只談畢竟空,還須兼顧緣起有;不能只有性空寂滅的勝義諦,還要有無盡緣起的世俗諦。尤其在華嚴哲學中,透過般若空義進一步向上開展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界,其層次已經超越了理法界,這個層次的問題似乎不是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所能觸及,或有興趣處理的。儘管如此,在近代物理的其他理論中,我們仍然可以發現到足以支援華嚴法界觀的某些學說。
例如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貝爾(J. S. Bell),於1964年所提出的貝爾定理中就有這樣的一層含意:這個宇宙所有看來互相分離的部分,在更深刻而根本的層次上,其實是緊密相關的。同樣,波姆(D. Bohm)的理論也認為:這個根本的層次是一個無可分解的整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此一整體就是如如that-which-is),萬事萬物,包括時、空和物質等等,都是如如的展現形式。1972年的傅裡曼(S. Freedman)實驗和1982年的阿思培克(A. Aspect)實驗都證明瞭:量子力學的統計式預測是正確的。根據貝爾定理,這表示局部因果原理錯誤。果真如此,那麼我們便是生活在一個非局部性的宇宙中。在這個宇宙裡面,所有表面上看來互相隔離的部分,實際上都有著深層的超光速關聯。[2]照這樣看來,則表面上相隔十萬億佛土之遙的娑婆世界和極樂淨土,在根本的層次上其實還是緊密相連的。
那麼,真正能在最根本的層次上緊密相連娑婆與十方佛土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除了盡虛空、遍法界的離念心體[3]之外,實無其他可能。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多數悟明心性的淨宗行者都會在往生前遺留下類似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無生生彼土,不動一絲毫[4]等偈語的主要原因了。日本念佛人才市也曾說:娑婆世界在這裡,極樂世界也在這裡,兩者相距一眨眼。[5]
上述這種萬物一體相關的哲學觀念,除了Bell Bohm 的理論之外,還見之於Geoffrey Chew 根據“S矩陣理論[6]發展出來的靴帶假說觀念(bootstrap hypothesis):
在新的世界觀中,宇宙看起來像一個交互相關事故之動態網路。此網路之任何部分的性質沒有一種是基本的,均依循其他部分之性質;且其相互之關係全體一致便決定此全部網路之結構。[7]
這種靴帶假說的宇宙觀,和《華嚴經》中用因陀羅網[8]來比喻的互攝互入、圓融無礙的宇宙觀確實非常相像。其間最大的差別是,靴帶假說基於量子力學的物理推衍,而《華嚴經》則出於直觀的現量體驗。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近代悟道學者鈴木大拙的兩段話明顯地看出來:
當我達到悟的境界時,把我這個人緊封在裡面的外殼便爆裂了。並不是說我一定與一種比自己更大的東西合為一體或沒入其中,而是說我的個體性過去緊縮在一起使我與其他個體存在者隔離,現在卻用某種方法鬆開了並且化為某種無法描述的東西。[9] 
華嚴及其哲學之意義是難明瞭的,除非我們一旦體驗……一種完全解脫的狀態,在此狀態中精神與肉體間、主體與物件間已無分別。……我們環顧四周且發覺……每件物件與其他物件均相關。[10]而從十二世紀宏智正覺禪師(1091-1157)如下的體悟,我們也可以獲得對上述觀點的進一步印證:
十方大地是我一個身,便能禁足;十方眾生是我一個漢,方解護生。禁足也步步不妄行,護生也心心不妄動。……我禁足也不礙諸人禁足;我護生也不礙諸人護生。……淨盡無所依,通身不隔越。……多身在一身中安居,一身在多身中辦道。[11]
此外,在古典物理學中,原子模型就像太陽系一樣,其中的電子依循某一特定的軌道環繞著原子核運動。但由海森堡(W. K. Heisenberg)和薛汀格(E. Schringer)等人所建立的量子力學卻推導出:原子中的電子並非存在某一定點,而是以某種程度的機率同時存在於不同的位置。而這種次原子世界的物理現象,原則上也同樣存在於宏觀世界。例如投手投出的棒球,不是只沿著某一特定軌跡到達捕手的手套中,而是以各種不同的軌跡同時通過無數個宇宙空間,只是這些不可思議的量子物理境界非人類粗糙的感官和心識所能辨識罷了。[12]J. B. Bell所發現的貝爾定理,自從1964年發表以來,雖已歷經多方面的修訂。不過不論如何修訂,都已經把次原子世界的非理性面延伸到了宏觀的領域。該定理說,事件的行為方式不但在次原子層面,即使在高速公路、賽車等宏觀的領域中,也和我們常識上的觀點大異其趣。這種說法雖然匪夷所思,但卻是根據已經證明為高度精確的量子力學推衍出來的。[13]
同樣地,在量子力學成立以前,人們往往認為人類所依存的世界只有一個;但是量子力學卻主張:除了我們的宇宙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的宇宙群;有無數的世界在互相影響下共存著,並同時運行。[14]從具有高真空能量的誕生的宇宙,有無限個。除了我們所見的宇宙之外,還可能有立刻消失的宇宙、充滿黑洞的宇宙、或沒有物質構造的宇宙等等。我們這個產生星系及星球的宇宙,只不過是這無限平行世界或宇宙(parallel world)中的一個而已。[15]1957年,艾沫瑞(H. Everett)、惠勒(J. Wheeler)和葛拉罕(N. Graham)三人共同提出了一個艾惠葛理論 根據這個理論所形成的所謂量子力學的大千世界解釋Many World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指出:我們有許多版本同時活在許多世界,而且全部都真。[16]上述這些量子力學的理念確實有幾分華嚴哲學的味道。
 據此而言,則《華嚴經》中所說十方佛土,重重無盡,互攝互入的宇宙觀,將不再是不著邊際的無稽之談;而且生活在婆娑世界中的人類,確實也可能同時以某種概率存在於極樂世界等十方佛土中。因此,即使撇開佛教以心為主的中觀唯心或純唯心的唯識觀點不談,單就量子力學所推導出來的宇宙論而言,我們也有理由說:此土眾生雖然身系娑婆,但實際上並沒有脫離於十方淨土之外。唯物的觀點尚且如此,何況唯心?





[1] 《物理之舞》,頁107340。清大物理教授王守益在《物理與佛學》一書中,也曾就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說明:一切法的本體是空不可得的(頁4-8,慧炬,1986)。
[2]以上一段,參見《物理之舞》,頁330-342局部因果原理錯誤除了可匯出超光速關聯的觀點之外,還有另外兩種可能,即匯出超決定論大千世界理論(詳見前引書,頁338)。
[3]《大乘起信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大正藏》,32576上)。《起信論》所謂心體離念的一體意識,在當代名哲學與宗教學者的著作中,如W. James的《宗教經驗大觀》(《宗教哲學初探》,頁100-127,黎明文化,1984);W. T. Stace 的《冥契主義與哲學》(頁133-149,正中,1998);L. Dupr??的《人的宗教向度》(頁473-531,幼獅文化,1986);H. Smith 的《超越後現代心靈》(頁65-69221-224);K. Wilber的《事事本無礙》(頁11-27,光啟,1991),都可以找到大同小異的支援論證。
[4] 此二偈依次為北宋義懷、法雲所遺,見《樂邦文類》和《翻譯名義集》(《大正藏》,47208上;541055下)。
[5]鈴木大拙《念佛人》,頁143,余萬居譯,天華,1984
[6]  “S矩陣理論”——“放射矩陣理論scattering matrix theory),首先由海森堡在1943年提出,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已成為一複雜的數學結構,很適合用來說明超子及其交互作用(《物理之道》,頁206226;《物理之舞》,頁278-283)。
[7] 《物理之道》,頁227
[8] 因陀羅網喻,見《華嚴經》:以因陀羅網分別方便,普分別一切法界;以種種世界入一世界,以不可說不可說無量世界入一世界,以一切法界所安立無量世界入一世界,以一切虛空界所安立無量世界入一世界,而亦不壞安立之相,悉令明見(《大正藏》,10166下)。
[9]鈴木大拙《禪與生活》,頁117,劉大悲譯,志文,1986 
[10] 《物理之道》所引,頁136
[41]《大正藏》,4845上、45下、48 中。
[11] T4845上、45下、48
[12] 〈四維時空的奧秘〉,《牛頓》,期126,頁96;另見〈宇宙誕生Q&A〉,《牛頓》,期205,頁36;〈為什麼宇宙是由無中誕生〉,《牛頓》,期195,頁661999
[13] 《物理之舞》,頁325-326 
[14] 上述量子力學多重世界的宇宙觀,在世界各大宗教經典中,大概也只有《華嚴經》的華藏世界差可比擬:如是十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香水海中,有十不可說佛刹微塵數世界種,皆依現一切菩薩形摩尼王幢莊嚴蓮華住。各各莊嚴際無有間斷,各各放寶色光明,各各光明雲,而覆其上各各莊嚴具,各各劫差別,各各佛出現,各各演法海,各各眾生遍充滿,各各十方普趣入,各各一切佛神力所加持。此一一世界種中,一切世界依種種莊嚴住,遞相接連成世界網,于華藏莊嚴世界海種種差別周遍建立。(《大正藏》,1051中)經中所說的世界網,和目前最先進宇宙觀中所謂的泡沫結構空洞結構是非常相近的:宇宙空間以蜂巢狀或網狀分佈著「星系超集合團,由網繩包圍的地方,是星系幾乎不存在的真空空間。各網繩長度和真空空間直徑為數億光年(〈150億光年的宇宙旅行〉,《牛頓》,期193,頁80-81;〈最新宇宙全圖〉,《牛頓》,期138,頁70-711994)。 
[15] 同注[42]引書。
[16] 《物理之舞》,頁102-107338-339;另見《先有心靈還是先有物質》,頁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