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入門二偈

一偈
彌陀念我 片刻不捨
我喚阿彌 聲聲感激
信願入門 歡喜莫名
道地稱名 清淨相續

二偈
相比佛恩,苦,不值一提。
領受佛恩,苦,微不足惜。
報謝佛恩,苦,還是感激。
只有佛恩,苦,無踪無跡。
------------
與人相比 太沒志氣
與佛相比 遠不可及
比人比佛 由您決定
是順是逆 夢幻泡影
是非人我,不值提。
一句佛號,念到底。
Namo Amitabha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來自遠方的遙寄

這些日子裡,努力找尋,從前只屬於您的
兩週年前夕;讓.收到了,來自遠方的遙寄~
歸心若真,持名必深。
2012.06.27您的病中筆記:
祂未曾聽止地呼喚,這一應豈容再磋過。
徹底領受阿彌陀佛的慈悲,報恩念佛的歡喜,足矣!
如果還想什麼辦法,說要提昇念佛的功夫,恐怕落入自力的深坑;
自以為是的滿意,已經成了不能自拔的陷井。
念佛方法無他,深信切願而已。

《佛說無量壽經》:「十方來生 心悅清淨 已到我國 快樂安隱」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溪”來”冬”去

去 翻山越嶺 漸行漸遠 越走越近


北上的列車裏,乘載著還歸的遊子;南下的月台上,剛告假的行者等候著。
日月昇沈,根葉花果,行住坐臥,成住壞空是從不曾稍歇;亦或,這一念還捨不得駐足。

言來去 有來有去 說增減 不增不減
生與死 也有也無 主或客 一念決定
Namo Amitabha
《般舟三昧經》行品第二:「佛告颰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髮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進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痒
 勿念飢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熱  勿念苦  勿念樂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身  勿念命
 勿念壽  勿念貧  勿念富 勿念貴  勿念賤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長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醜  勿念惡  勿念善 勿念瞋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經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捨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識  勿念斷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實 勿念輕  勿念重  勿念難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淺 勿念廣  勿念狹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親  勿念踈  勿念憎
 勿念愛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敗  勿念清
 勿念濁  斷諸念  一期念 意勿亂  常精進  勿懈怠
 勿歲計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獨處  勿聚會  避惡人 近善友  親明師  視如佛
 執其志  常柔弱  觀平等 於一切  避鄉里  遠親族
 棄愛欲  履清淨  行無為 斷諸欲  捨亂意  習定行
 學文慧  必如禪  除三穢 去六入  絕婬色  離眾受
 勿貪財  多畜積  食知足 勿貪味  眾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綺飾  勿調戲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貢高
 若說經  當如法  了身本 猶如幻  勿受陰  勿入界
 陰如賊  四如蛇  為無常 為恍惚  無常主  了本無
 因緣會  因緣散  悉了是 知本無  加慈哀  於一切
 施貧窮  濟不還  是為定 菩薩行  至要慧  起眾智」
(CBETA, T13, no. 417, p. 898, b9-p. 899, 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