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探討 經典及古德著述中所詮釋「唯心淨土」義,與 老和尚於《佛七講話》中所開示有關「唯心淨土」的內容與修持方法,其關聯性或共通之處。並參考當今學者所作與「唯心淨土」相關的論著,試著藉此確立現代淨土行者的目標及實踐態度與方法。
【關鍵字】
1、唯心淨土 2、心外無境 3、心境一如 4、西方淨土 5、菩提心
一、 前言
「唯心淨土」一詞,依目前《大正新脩大藏經》所載,最早出現於唐朝.李通玄所撰《新華嚴經論》;而其又以《維摩經》:「唯其心淨即佛國淨,欲生淨土當淨其心。」為立論基礎,詮釋「唯心淨土」之意旨。而後,再有諸多古德於著述中提及與「唯心淨土」相關的議題,並加以闡示。其中,頗多探討其與「西方淨土」的關係。
本文以 老和尚的《佛七講話》為依據,探討 老和尚對「唯心淨土」的詮釋意涵,及起修的目標、方法等。
再者,現代學者當中,亦不乏同樣以《維摩經》「心淨則國土淨」的思想為主,討論「唯心淨土」之現代意義者。筆者亦參考之,試著探索現代淨土行者修學淨土法門應有的態度與實踐方法。
二、 何謂「唯心淨土」
討論《佛七講話》中的「唯心淨土」之前,先將「唯心淨土」作字義上的分析,再參考古德所詮釋「唯心淨土」之意旨,認識何謂「唯心淨土」。
(一)釋名
【唯心】梵語citta-mātra。由citta與mātra二字組成。
citta=mind ; aim at intend design , to have a right notion of ; appear. 注意、思維;專注地構思,對於事物有正確的概念、主張;並有出現、由心所呈現之意。
mātra=nothing but , entirely only. 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全然只有;也就是唯一的意思。
citta-mātra=mind-only. 除了專注思惟所顯現的法之外,沒有其他的法存在。此即「唯心」之意。
【淨土】梵語kṣetra-śuddhi , buddha-kṣetra-pariśuddhi
kṣetra=stages of the bodhisattva;earth. 屬於菩薩的舞臺,亦即菩薩示現行菩薩道的地方;地球、世界、土地。
śuddhi=purity , purification , cleansing. 純正,淨化,清淨之意。
kṣetra-śuddhi=淨化的土地,即是「淨土」。
buddha=any being who has become fully awakened (enlightened),任何一位對於宇宙人生真理徹底明白的人,也就是覺悟者,印度話稱作「佛陀」,是真正圓滿覺悟的人。
pariśuddhi=pari+śuddhi
pari=round about fully , according to , more than.
pariśuddhi有完全遍滿清淨,依於純淨,更甚於純淨之意。
buddha-kṣetra-pariśuddhi指的是佛國土的清淨遍滿。
隋朝.慧遠法師撰《大乘義章》中,對「淨土」一詞作如下的解釋︰
言「淨土」者,經中或時名佛剎,或稱佛界,或云佛國,或云佛土,或復說為淨剎、淨界、淨國、淨土。….此無雜穢,故悉名「淨」。[1]
淨土(pure land)原本是指純淨、無垢、完美、無瑕的土地。佛國土中清淨無染,因其無有雜穢故亦名「淨土」。
因此,亦有將buddha-kṣetra稱作是「淨土」者。
buddha-kṣetra=the land or realm of a buddha.
佛的領域、佛的土地、佛的境界,即是佛國、佛土、佛界、佛所教化的世界之意。
【唯心淨土】citta-mātra buddha-kṣetra=buddha-land is mind-only. 清淨佛國土,是覺悟者正確的思惟所呈現。
覺悟者面對一切境界,經過其清淨心的思惟,所顯現的即是清淨的境界,這樣的境界即是淨土。因此,淨土由覺悟者的清淨心所變現,故言「唯心淨土」。
以上是對「唯心淨土」就字面上所作的解釋。以下,再引用古德著述,說明「唯心淨土」的義理。
(二)解義
有關「唯心淨土」的意旨,古來大德於著作中,多所解釋。今擷取一、二,略述如下。其他部份,請參考本文附錄。
唐.李通玄(635~730)撰《新華嚴經論》,及明.袁宏道(1568—卒年不詳)作《西方合論》,均將淨土分判為十種,分別釋義,其名稱及敍述擇要節錄如下:
《新華嚴經論》[2] | 《西方合論》[3] | ||||
NO. | 名稱 | 釋義 | NO. | 名稱 | 釋義 |
一 | 《阿彌陀經》淨土 | 是權非實 | 十 |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 | 阿彌陀佛西方淨土 |
二 | 《無量壽觀經》淨土 | 此權非實 | 十 |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 | |
三 | 《維摩經》淨土 | 是實未廣 | 四 | 變現淨土 | 《維摩經》世尊以足指按地… |
四 | 《梵網經》淨土 | 是權未實 | 七 | 依他淨土 | 如《梵網經》云… |
五 | 摩醯首羅天淨土 | 此為權教。未為實說。 | 五 | 寄報淨土 | 如摩醯首羅天,如來於彼成等正覺。此為實報淨土。 |
六 | 《涅槃經》所指淨土 | 此權非實 | 六 | 分身淨土 | 如《涅槃經》… |
七 | 《法華經》三變淨土 | 非實是權 | 四 | 變現淨土者 | 如《法華經》,三變淨土。 |
八 | 靈山會所指淨土 | 是實非權 | 三 | 恒真淨土 | 靈山會上所指淨土。 |
九 | 「唯心淨土」 | 是實淨土 | 二 | 惟心淨土 | 直下自證當體無心,即是淨土。 |
十 | 毘盧遮那所居淨土 | 此為實報非是權收 | 一 | 毘盧遮那淨土 | 諸佛本報國土。 |
| | | 八 | 諸方淨土 | 如東方藥師佛… |
| | | 九 | 一心四種淨土 | 一曰凡聖同居土… |
《新華嚴經論》分判的十種淨土,其中有六個直接以經典名稱立名。而在《西方合論》中,多以其淨土之意旨,另標其名。如:《新華嚴經論》中的「《梵網經》淨土」,於《西方合論》中名為「依他淨土」。
而《西方合論》中的「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含概《新華嚴經論》中的「《阿彌陀經》淨土」與「《無量壽觀經》淨土」;「變現淨土」包含「《維摩經》淨土」與「《法華經》三變淨土」。又,《西方合論》中另立「諸方淨土」及「一心四種淨土」。
二部著作中,名稱相同的有「唯心淨土」與「毘盧遮那淨土」,除名稱相同外,二者對這兩種淨土的詮釋,意旨亦相似。「毘盧遮那淨土」皆指佛的報土,即其自受用土,成就佛果者所居之淨土。於《新華嚴經論》中「唯心淨土」第九,「毘盧遮那淨土」第十。《西方合論》中「毘盧遮那淨土」第一,「唯心淨土」第二。「唯心淨土」在二部論著中的排序都是最接近「毘盧遮那淨土」的,而作者對「唯心淨土」的評價亦與「毘盧遮那淨土」最近。
推知作者認為「唯心淨土」可以作為凡夫未成佛前,即受用「毘盧遮那淨土」之前,修證的最高目標。
「唯心淨土」的部分,分別釋義如下:
《新華嚴經論》[4] | 《西方合論》[5] |
「自證自心當體無心,性唯真智不念淨穢。稱真任性心無恚癡,無貪瞋癡,任大悲智安樂眾生,是實淨土。以自淨故教化眾生令他亦淨故。是故《維摩經》云:『唯其心淨即佛國淨,欲生淨土當淨其心。』」 | 「直下自證當體無心,即是淨土。如《維摩經》云:『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經文繁多,不能廣引。大約謂: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夫心是即土之心,土是即心之土。心淨土淨,法爾如故。此語豈非西方註脚。多有執心之士,卑此法門,以為單接鈍根者,由於心外見土故也。夫念即是心,念佛豈非心淨。心本含土,蓮邦豈在心外。故知,約相非乖惟心,稱心實礙普度矣。」 |
二者均指出「唯心淨土」者,體證自心無心,即是淨土。
今將《維摩經》所載經文節錄如下: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6]
《維摩詰所說經》中佛對寶積菩薩開示成就清淨佛國土的方法:直心→發行→深心→意調伏→如說行→迴向→方便→成就眾生→佛土淨→說法淨→智慧淨→心淨→一切功德淨。最後提到,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想要成就清淨的佛國土,應當清淨自心。
清淨的心性為根本,以此為動機發起清淨的行為,不僅自心清淨,亦令眾生清淨,終至成就清淨的國土。此與前《新華嚴經論》中所作解釋相符。
隋.智者大師撰《維摩經玄疏》對此文作如下的解釋:
隨其心淨即佛國淨,觀心性本淨猶如虛空,即是性淨之境,境即國也。…故云:心淨即佛土淨也。[7]
《維摩詰所說經》中記載了從直心至一切功德淨等十三個階段,似是從因至果的發展過程。
然而,如何從雜染的凡夫心,修至無染的清淨心?主要在於內心智慧的運用。運用智慧降服種種的無明煩惱,將心還原清淨的本性。能够觀見心性本淨如虛空,達到本性清淨的狀況,就和成就佛國、淨土的境界相同。因此說,清淨的本性,即是清淨的佛國土。
三、《佛七講話》中的「唯心淨土」
本文主要在探討 老和尚對「唯心淨土」思想的詮釋意涵,以下引用 老和尚著述中,提及與「唯心淨土」相關的法要,說明之。
心淨則國土淨,是講萬法一心,皆由一心所變。萬法一心,當然一心就是萬法。如果執著一心,墮入一邊;執著萬法,又墮入一邊。會入萬法一心,叫一真法界。[8]
萬法皆由一心所變現,一心生萬法。一心是萬法的根源,萬法是一心的表顯。二者不一不異,萬法就是一心,萬法當然包含國土,心清淨萬法皆清淨,國土當然亦清淨。所以,「心淨則國土淨」。
老和尚並提醒若執著一心而捨萬法,僅僅強調唯心,而捨一切方便;或僅執著萬法,執著外境種種表相,不明唯心所現、唯心所造之理,均墮入一邊。
若會萬法一心之理,入一真法界,即成就「唯心淨土」。
探討 老和尚「唯心淨土」的意旨,再從以下三點作說明。第一、心外無境,詮釋「唯心」之理。第二、心境一如,解釋心與境不二不別。「唯心」亦假名而已。第三、唯心極樂,闡示「唯心淨土」與「極樂世界」的關係。並藉此了解 老和尚將「唯心淨土」思想,會入念佛迴願往生極樂的見諦。
(一)心外無境
「唯心」之理,其所依據的理由為何?引用 老和尚的開示加以說明如下:
一切境皆由心現,心外無境。一心可現十法界。心有善念,則入三善道。心有惡念,則現三惡道境。心念聲聞,便現聲聞境界。心念緣覺,便現緣覺境界。心念菩薩,便現菩薩境界。心念佛,自然便現佛境界。[9]
「一切境皆由心現,心外無境。」即是唯心之意。十法界中的佛法界,便是淨土。「心念佛,自然便現佛境界。」即是所謂「唯心淨土」。而凡夫依其情見,娑婆即成穢土。我們身處娑婆,面對境界有苦樂之感,源於內心所產生的苦樂分別。聖者雖身在娑婆,往往神棲淨土,面對一切境界悠然自得,故說淨土唯心所現。
因為心外無境,一切境皆是由心所現,由心所造。十法界原來祇是一心。此心橫遍豎窮,括法無餘。所以佛說「心外無法」,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所以十方世界,無一微塵許法不是由心變現的。質言之,十方世界無一微塵許法不是你的心。[10]
從六道→聲聞、緣覺、菩薩,乃至佛法界,共十法界,都不出一心所生。因為一切境界皆由心現。十法界之廣大,卻只在一心,由此一心概括無餘。
「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心起什麼念頭,即現什麼境界。現何境界,亦源於心起何念。
佛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外面起什麼境界,都是你自心所現。你有什麼心,必現什麼境。…大家要切記,念佛法門貴在調心。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祇要心淨,佛土自淨。[11]
藉著觀察外境的現象,即可覺察內心的念頭。因此, 老和尚接著開示「念佛法門貴在調心。」便是提醒我們用功的下手處,在於調整自心的念頭。
「祇要心淨,佛土自淨。」只要心清淨,佛土隨其心淨自淨。
念佛人,應在繁忙中發心念佛,應在煩惱中發心念佛,應在憂患中發心念佛。不可只求清淨環境、不求心。[12]
接著 老和尚勉勵念佛行者,處處是道場。
繁忙、煩惱、憂患源自於內心,應發心念佛,要求自心清淨,而不是再另外尋找一個清淨的環境來修行。因為,淨土不在外在環境,而在行者的清淨心中得。
(二)心境一如
淨土唯心所現,是否有一「唯心」可得?
心與佛都是相待緣起,無所有,不可得嘛。[13]
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能、所」是相待緣起,非實在有。
「心、境」二者亦如是,所以說「心生則法生」,心起的當下才有境現之時。說心,對境言心。說境,對心言境。
前面的部份已說明「境」是唯心所現。於此,更說明「心與境都是相待緣起,無所有,不可得嘛。」
虛空根本沒有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啊!虛空無量無邊,那有十方呢?十方,是眾生給它分的。所以,十方法界,眾生唯心所造。虛空沒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它就叫做一真法界。…[14]
十法界都是「一真法界」,因眾生心生分別,才有十法界之別。就像虛空一樣,東、南、西、北、四維、上、下之分,源於眾生的分別心,它本來沒有分別。虛空好比眾生的本性,同一清淨平等。若心不起分別,從十方中覺悟原來同一虛空,即證入實相之理,入一真法界。
『性具十法界』。心念天,就具天法界。心念人,就具人法界。乃至心念地獄,便具地獄法界。所以心念佛,便具佛法界。法界須借因緣起。如果說不念佛,性就具佛法界,或者不念地獄,性就具地獄法界,那是破壞緣起。既破緣起,就破了法界,歸於斷滅。[15]
十法界是一真法界,無自性,隨三途的因緣即現三途法界,有人天的因緣即現人天法界,具佛的因緣即現佛法界。十法界中的佛法界即是「淨土」。因此,淨土也是一真法界。
法界無界,橫遍豎窮。此心無性,也是橫遍豎窮。所以,此心即是法界。法界即是佛,所以此心即是佛。法界無界,叫一真法界。[16]
淨土由心所變現,如前所說「心性本淨猶如虛空」,虛空即橫遍豎窮。此心無性,如一真法界亦不生不滅、非空非有。
佛實無土。而言有者,以眾生解微惑重,故以福樂引之行善。蓋聖人接物之近迹耳。[17]
國土淨穢,源於眾生心淨穢之別。不僅如此,國土之成壞,亦因眾生心分別而不同。雖說淨土,佛實無土,但眾生迷惑不解。聖者藉此引導眾生厭穢欣淨,而起去惡生善之心行。
佛土既無,何來唯心。唯心亦是佛為教導眾生所安立的假名。
輪迴六道或往生淨土,在於心念,心念六道即輪迴六道,心念清淨即生淨土,心與境不二不別。淨土唯心,無一實在的淨土可現。唯心亦是假名,對境而言心,無一實在的心可得。
老和尚開示:
心是空的,國土是空的,它是一個,所以心淨國土淨。[18]
心是空的,國土也是空的;所以說:「心境一如」,心、境均無自性不可得,說唯心亦不過是假名而已。
(三)唯心極樂
古德多有將「唯心淨土」與「西方淨土」作比較解釋, 老和尚於《佛七講話》中亦有同時提到二者之開示。今舉例說明之:
《龍舒增廣淨土文》卷1 | 《佛七講話第五集》 |
論其理,則能淨其心,故一切皆淨,誠為「唯心淨土」矣。 | 約實相來說,說西方,十方皆是西方。為什麼呢?於「一真法界」之中,一即一切。 |
論其跡,則實有「極樂世界」。 | 約諸法來說,佛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
譬如良材可以雕刻物像而極其華麗,必加以雕刻之功,然後能成,不可據指良材而遂謂極物像之華麗也。[19] | 佛把甚深之法,以大方便來說。[20] |
「唯心淨土」,是約實相來說,即
譬如一塊上好的木材,要成為華麗的物像,必定得經過一番雕刻的工夫。而不是指著一塊木頭,說這就是華美的物像。
世尊說有西方極樂世界,開示眾生念佛法門即是雕刻自心最直捷圓滿的方法,將清淨心從無明煩惱中開顯出來。本來至理絕言,不可得更不可說,然諸佛為度眾生開種種方便,而念佛法門更是方便中的大方便,心念佛即現佛境界。
華麗的物像始終未離開木頭而存在;木頭雖經雕刻成為華麗的物像仍不失其本頭之本質。「唯心淨土」與極樂世界亦如是,二者不一不異。「唯心淨土」藉極樂世界而顯,極樂世界中隱含「唯心淨土」之義。
即同淨土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904~975)所指:「理實應緣,無礙事之理。事因理立,無失理之事。」[21]
恆清法師於其所發表的〈禪淨融合主義的思惟方法〉一文中指出:
永明除了將禪淨合一建立在理事不二的理論架構上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方法是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理論,作為其禪淨融合的依據。其意指阿隬陀佛與極樂淨土俱在自己心中,從自性中去發覺佛性和淨土。…因之,永明所提倡的不是「指方立相」的淨土,而是「唯心淨土」和唯心念佛。[22]
老和尚開示:「往生,是往生我們心中的極樂世界,絕不是往生心外的極樂世界。」[23]亦非「指方立相」的淨土,而是將「唯心淨土」思想,融入持名念佛求生西方的修行法門之中。
法界既是緣起,故以信願念佛因緣,求生西方。西方淨土,即是一真法界。…論體則法界圓融,論宗則信願持名,論用則放下無礙往生。[24]
法界待緣而起,隨何種因緣,即成就何種法界。西方淨土即一真法界,它的成就也是緣起。論其體性則法界圓融無礙,處處「唯心淨土」。論其宗趣則信有阿彌陀佛,願生極樂世界,持念彌陀名號。修行念佛法門,對任何境界放下無礙,終得自在往生。
四、「唯心淨土」的實踐
清淨因心現清淨國土,眾生的清淨心與成就的清淨土,同一空性了不可得。然而,約事相來說,從雜染的凡夫心到無染的清淨心之間,似乎仍有一段路程,等待淨土行者去實踐。所以,理雖如此,仍須假藉事修因緣。
《維摩詰所說經》:「雖知諸佛國 及與眾生空 而常修淨土 教化於群生」[25]
「而常修淨土」,常應修習淨土行,即「行淨」。「教化於群生」,自淨而後並引導眾生亦歸向清淨,亦即「眾生淨」。最終,圓滿心中的清淨國土,成就「佛土淨」。
(一)念彌陀
老和尚常教念佛,稱念彌陀名號與「唯心淨土」又有什麼關係呢?
既明唯心之旨,便應不廢事修。彌陀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我今一念迴心念彌陀便是始覺,往生極樂親見彌陀便是本覺。[26]
以持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方法,開顯我們清淨的本性。也就是如 老和尚所說:「仗一句阿彌陀佛,喚起我們的法身。」[27]我們開始念佛時,便是始覺,開始踏上覺悟之途。念佛念到心清淨時,便是本覺,也就是淨土成就,還歸本來面目親見彌陀之時。
按照理性講起來,眾生本來是清淨覺,因為妄動情念,所以落入不覺,不覺以後就落入苦道,因為厭苦的關係,就開始覺,叫做始覺。始覺就是念佛,我們念佛就是始覺。由於始覺以後,分證覺。分證究竟圓滿,叫圓滿覺,圓滿覺以後就是本覺,叫始本合。我們念佛就是始覺,往生西方就是本覺。我們借念佛因緣,原路歸家。[28]
眾生本具佛性,只因無明、妄想、煩惱、造業,落入生死輪迴苦道。終因厭苦的關係,欲出離生死,不再念種種的欲樂。而念佛,以佛為榜樣,向佛看齊,漸漸能够不再造業,不生煩惱,不起妄想,開始分破無明,由始覺得分證覺;直到無明破盡,究竟圓滿,證圓滿覺。圓滿覺以後就是本覺,顧名思義是本具的覺性,既是本具,故說原路歸家,只是走回來處而己,也就是藉念佛因緣開顯我們本有清淨的覺性。
不要找你的覺性,覺性沒有,本來無一物。…攝住六根,不使六塵染污六識,你就可以證入你自己的清淨心。心既然清淨了,沒有分別。既然沒有分別,所以此心橫遍豎窮。既然橫遍豎窮,所以清淨佛土就是你的清淨心。所以說『西方極樂國,去此十萬億,與我介爾心,初無彼此異。』[29]
覺性是什麼?它在什麼地方呢?
老和尚開示:覺性沒有,不要找您的覺性。那要怎麼做呢?
老和尚教我們:攝住六根…眼對色、耳聞聲、鼻聞香、舌嚐味、身覺觸、意對法,根對塵時不起染污之心,亦即心不隨境轉,不因境界順逆而生憎愛。如此,不使六塵染污六識。
此時,心清清淨淨,沒有分別,廣大無礙能含攝萬法,就是清淨佛土。所以說「西方極樂國,去此十萬億,與我介爾心,初無彼此異。」
(二)菩提心
念佛人,持念彌陀名號,往往最終目標在發願迴向往生。而經典中載明,不論上、中、下輩,往生的條件,都有專念彌陀名號及發菩提心。[30]什麼是菩提心呢?
所謂上求下化叫菩提心,念佛人一定要發菩提心。云何發菩提心呢?上求無上佛道,下化九道眾生。這個心與佛齊等,所以稱之為無上菩提心。[31]
發菩提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佛道,證得自己解脫清淨外;下化眾生,亦教化眾生,令其同得解脫清淨。好比,世間人的有福同享。只是這兒同享的範圍極廣,世間人往往有福與親朋好友共享而已,發菩提心者,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不僅僅是對親家,還包括冤家,更包含不認識的人。再者,不僅是人道眾生,還有地獄、餓鬼、畜生…等,即「九道眾生」,都是發菩提心者度化的對象。
念佛,除了持念「佛名」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即是念「佛心」。發起菩提心,有與佛齊等的心量,才可能成就與佛一樣的清淨國土。因此,念佛必定得加上發菩提心才成名符其實的念佛人。所以,發菩提心更是往生西方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
(三)淨土行
發起菩提心後,依此付諸於實踐的便是菩薩行。如何是能够與無上菩提心相應的菩薩行呢?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薩必須修行「淨佛國土」。而菩薩成就嚴淨國土,正是為了成就眾生,即是由於菩提心願的願力所使。而菩薩的淨土,因有清淨的眾生來生其國而得成就。因此,所謂「淨土」,不只是莊嚴「器世間」,「有情世間」的淨化才是根本。[32]
在完成「佛國淨」及「眾生淨」之前,必定先有行者的「心淨」與「行淨」。此處所要討論的便是「行淨」的部份,也就是當前淨土行者如何將「唯心淨土」的理念,加以具體實踐。
《池畔蓮鈔 第一集》記載,老和尚開示:「三業清淨是事邊說,唯是一心是理邊說。」因此,可由清淨身、口、意三業著手。又說:「至心念佛之人,便得一心不亂三業清淨。」
心念佛,意業清淨,身業、口業自然亦隨之清淨。然而,如何藉著念佛修正我們的三業,令其清淨?
最初你具有戒相…慈心不殺是第一個,見殺生的,就起憐愍心;…身不掉散就不喜歡遊蕩,口不掉散就沒有閒雜話,意不掉散就不亂打妄想。…慢慢地又有幾種表現,第一個,個性慢慢轉變了,他的氣質慢慢變化了,…慢慢地他的聲音和容貌會轉變,他的聲音自然而然的有種和靄、慈悲的聲音,他的容貌自然而然的有一種慈祥,再看他的眼神是和平的,非常慈悲的、祥和的。你自己考察你自己,如果有這幾種現象,那證明你念佛進步了,如果不然,相反地愈來愈壞,那你念佛恐怕是一點功德沒有。[33]
由以上這一段文,可以看出藉由念佛進步而清淨三業,循序漸進的情形。同時,亦可藉此觀察是否至心念佛。否則, 老和尚說:「恐怕是一點功德沒有。」
老和尚於佛七開示中常提醒,念佛要都攝六根,心不被境轉,面對不圓滿的外在環境,不要因此而感到不如意,因為一切唯心所現。但並不意謂著因此而不去維護外在的環境,令其清淨。所以, 老和尚亦開示:莫起心礙境。[34]
世間的事說起來,沒有礙心的,都是起心礙境。起心礙境有三種心──貪心、瞋心、癡心。[35]
「起心礙境」就是起染著心,妨礙環境。
環境有兩種:一是有情世間,一是器世間。有情世間即眾生,器世間即國土。然而,如何不礙世間,令其清淨?
如果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不生煩惱,不造惡業,在家自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外自然尊敬長上,朋友信義,一切眾生互相和諧,社會自然安寧。如果到了那一天,就名之為西方極樂世界。[36]
每個人都不生煩惱,不造惡業,即是「眾生淨」。 老和尚說:「如果到了那一天,就名之為西方極樂世界。」此時成就「佛土淨」,此土名為「西方極樂世界」。
以下是 印順導師所述,淨化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的實踐方法,與 老和尚所作開示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於自心淨化,能從自他關係中得解脫自在,更能實現和樂清淨的人生理想於世間。所以說:『心淨則眾生(有情)淨』。佛法的德行,不但為自他相處,更應從自心而擴大到器世間的淨化,使一切在優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滿生意的和諧。[37]
所謂的「自他關係」即父子、兄弟、朋友等,將自心的淨化擴展至一切眾生。眾生均得解脫自在,即不生煩惱、不造惡業,互相和諧,達到「有情世間」清淨。社會安寧,即是器世間中的一切存在優美而有秩序,終至「器世間」清淨。
前文提及,菩薩發菩提心下化眾生,其對象不僅止於人道眾生,而含概世間萬物。因此,「器世間」包含一切眾生生存的大環境。而能够供給世間萬物一個充滿生意的生存的空間,才稱得上是「器世間」清淨。
於是,再有將器世間清淨的實踐範圍擴展至維護生態平衡,建立永續發展社會者,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維護生態系的完整性與良好的運作狀態;
(二)建立和維持一個能夠健全運作的社會。
那麼,國土淨的最切合實際的行動,莫過於能夠使生態系充滿活力與使社會永續長存。[38]
一旦大環境被破壞,無疑地將威脅許多生物的生存。因此,除了消極地不殺生,更應積極地護生,作好環境保護,避免間接殺害生物,或許如此才真實圓滿不殺生戒。
淨土行的實踐,以事相作說明。本文僅提出極少的部分,若加以廣說有無量的「淨行」。然而,「心淨」仍是其最主要的關鍵,也就是行為的動機純淨,充滿善意,無貪瞋癡。
「心淨」與「行淨」即大乘菩薩修行的自利與他利二行。二者有其共通性。[39]
參考本文釋名的部份,「唯心淨土」指的是覺悟者心中的淨土。所謂覺悟者,覺悟無常、苦、空、無我之真理,達到「心淨」。心淨者,既了無常、苦、空、無我之理,必然發起無私救度眾生離苦得樂之行,成就利他的「淨行」。
行者的發心與佛心相應,即能發展出與佛相應的行,成就與佛相應的淨土。
五、結語
至理絕言,然佛為度眾生,為令眾生同沾法益,依二諦說法。談「唯心淨土」與「西方淨土」,亦依二諦而說。「唯心淨土」從理上說,離相無相;「西方淨土」從事相上談,說有西方極樂世界。因此,雖成就西方淨土,而不執著有國土眾生;雖知心外無境,國土及眾生空,仍不妨修淨土行,廣度眾生。若空談唯心,不假修行次第,即成不信因果之輩,落入斷邊。又只談西方淨土,不解唯心之理,恐落執有之咎。
依第四個部份「唯心淨土」的實踐,略知現今淨土行者可以遵行的方向與方法。期許將持念彌陀名號,發菩提心,及修淨土行,落實於現存的時間與空間之中,才不成為空談。
「唯心淨土」之理甚深,實非末學解行具緩之輩能力所及;雖如此,仍不揣淺陋撰寫此文。旨在發起抛磚引玉之效,期盼更多的淨土行者,提出更正確合宜的方向。讓行者能够將「唯心淨土」的理念付諸於實踐,畢竟這個題目終非紙上談兵而已,急待身體力行。此文諸多疏漏之處,尚待前輩、來者不吝指正。
附錄
茲將中國古來大德著作中,有關「唯心淨土」的解釋,僅就所聞作表如下。
作者 | 著作 | 相關內容 |
唐.李通玄(635~730,華嚴學者)撰 | 《新華嚴經論》 | 第九「唯心淨土」者 自證自心當體無心,性唯真智不念淨穢。稱真任性心無恚癡,無貪瞋癡,任大悲智安樂眾生,是實淨土。以自淨故教化眾生令他亦淨故。 是故《維摩經》云:唯其心淨即佛國淨,欲生淨土當淨其心。是實淨土。[40] |
唐.懷感(生卒年不詳,淨土宗僧)撰 | 《釋淨土群疑論》 | 淨穢兩土由淨穢二業,令其自心變現作淨穢相。此淨穢相是淨穢心現,心淨土淨,心穢土穢,各由自心。心既有殊,土寧稱一。故曰:一質不成故淨穢虧盈。佛未足指按地,穢盈而淨虧。佛已足指按地,淨盈而穢虧。如《維摩經》說。故知,身子梵王二心各異,所現之土淨穢有殊,不可言其一。故曰:一質不成故淨穢虧盈。[41] |
唐末五代.延壽(904~975淨土宗六祖)集 | 《宗鏡錄》 | 如《首楞嚴經》云:『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古釋云:『思者意也。國土不壞,由心分別。見國土壞,由意思影像,法塵生滅,報處還然,能受生滅之遷變。又生人見國土,死人則見壞,皆由意生法生,心滅境滅。』十四科淨土義云:經有恒沙佛國者,皆是聖人接物之近迹,佛實無土。[42] |
唐末五代.延壽述 | 《萬善同歸集》 | 問:「唯心淨土」,周遍十方,何得(=能)託質蓮臺寄形安養?而興取捨之念,豈達無生之門?欣厭情生,何成平等? 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 《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故知識心方生「唯心淨土」,著境秖墮所緣境中。既明因果無差,乃知心外無法。又平等之門,無生之旨,雖即仰教生信。其乃(=奈)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重。須生佛國以仗勝緣,忍力易成速行菩薩道。… 《群疑論》 問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觀眾生如第五大。何得取著有相捨此生彼? 答:諸佛說法不離二諦,以真統俗,無俗不真;以俗會真,萬法宛爾。經云: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成就一切法者,世諦諸法也。而離諸法者,第一義諦無相也。又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常修淨土行,教化諸群生。汝但見說圓成實性無相之教,破遍計所執畢竟空無之文。不信說依他起性因緣之教,即是不信因果之人。說於諸法斷滅相者。…」[43] |
宋.元照(1048~1116,律僧)述 |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 《圓覺》云:眾生佛土同一法性。 《普賢觀經》云:毘虛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住法性諸佛如來所遊住處強名為土實非土也,此謂「唯心淨土」。[44] |
南宋.宗曉(1151~1214)編 | 《樂邦文類》<「唯心淨土」說圓辯法師道琛> | 當知十界四土,若淨若穢,不離我心。此心全是妄念,以本具故,具足百界千如依正等法,此但直具而已。若達全具為遍,遍彼生佛,彼彼生佛互遍亦爾。趣舉一法是法界之大都,互具各具互融互攝。參而不雜,離亦不分,一多自在,不相留礙。夫如是者,豈有娑婆釋迦樂邦彌陀,而離我心耶。…故曰:「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也。 然則唯心之言足矣,又何謂之過十萬億佛土耶?當知,經旨乃是以理揀情說之。何者情生則十萬迢遙,唯心乃一念理是。 若爾唯心而已,何云淨土?須知體非因果,一念唯心迷悟既殊,因果宛爾。彌陀果悟,我等因迷。忻厭心生,順佛勸往故云唯心,又稱淨土矣。[45] |
南宋.宗曉編 | 《樂邦遺稿》<圓辨法師說「唯心淨土」> | 今於寶珠集又得其要曰:「唯心淨土」一而已矣。良由彌陀悟我心之寶剎,我心具彌陀之樂邦。雖遠而近不離一念,雖近而遠過十萬億剎。譬如青天皓月影臨眾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水月一際自然照映者也。[46] |
南宋.宗曉編 | 《樂邦文類》<「唯心淨土」文姑蘇禪師守訥> | 佛說極樂淨土,普勸娑婆群生,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然學頓者,拂之為權說。不通理性者,泥之於事相。吾甞學唯識,唯遮外境,識表自心。心外無境,境全是心。心法遍周,淨土豈離乎當念。生佛同體,彌陀全是於自心。總攝有情,誠無凡聖之異。融通法界,寧有遠近之區。 《首楞嚴經》:心存佛國,聖境冥現。唯闡提無信根者,則十萬億佛土,遠隔他方之外矣。 天衣懷禪師,一生迴向淨土。問學者曰:若言捨穢取淨厭此忻彼,則取捨之情,乃是眾生妄想。若言無淨土,則違佛語。夫修淨土者,當如何修?復自答曰: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若明此旨,則「唯心淨土」,昭然無疑。[47] |
元.普度(?~1330)編 | 《廬山蓮宗寶鑑》卷2<攝心念佛三昧調息法門> | 《寶鑑》云:凡修禪定,即入靜室,正身端坐數出入息,從一數至十,從十數至百,百數至千萬。此身兀然此心寂然,與虛空等不煩禁止。如是久之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時覺此息,從毛孔中八萬四千雲蒸霧起。無始已來諸病自除,諸障自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爾時見徹不用尋人指路也。今此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凡欲坐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禪定,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虛空等。久久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48] |
元.普度編 | 《廬山蓮宗寶鑑》 | 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身土,毘盧不逾下凡之一念。智者云:豈離伽耶別求常寂光土,須知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善觀心者,一切萬法唯心本具耳。」[49] |
元.天如則著 | 《淨土或問》 | 極樂遍在一切處,舉一而全收也。如帝釋殿上千珠寶網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雖珠珠互遍,此珠不可為彼,彼珠不可為此。參而不雜,離亦不分。一一遍彰,亦無所在。極樂淨土即千珠之一,十萬億國亦各千珠之一,至若三乘人天。下至地獄餓鬼畜生脩羅,一一無非千珠之一。阿彌陀佛亦千珠直示一珠,見一佛即見十方諸佛,亦見十方九界眾生。微塵剎海十世古今一印頓圓,無餘法矣。如上所引,皆佛祖聖賢遞相發揚之明訓也。知此則知諸剎諸塵塵塵皆唯心之極樂也。一塵一佛佛佛皆本性之彌陀也。復何疑哉。[50] |
明.妙叶集 |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 此心遍一切處,尚不聞於地獄,何止極樂。但地獄苦處今順性而求離,極樂九品今順性而求生。但依修多羅教。順佛法音,求離苦得樂從凡入聖,實不出吾之心性,故名惟心淨土本性彌陀。[51] |
明.大佑(1334~1407,天台宗僧)集 | 《淨土指歸集》 | 欲達「唯心淨土」,先了諸法互融。 世人不解,遂執方寸之心為淨土。以經中佛說國土莊嚴,悉是表顯,皆無實法,自招謗法之咎。須知心外無法,故曰唯心。 經云: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徧滿,無壞無襍。十方諸佛,九界眾生,色心依正,至於一塵一毛,隨舉一法,皆百千燈中之一燈也。 行人一念如在東一燈,彌陀淨土,如在西一燈,以其光徧滿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外無土,土外無心。此即事之理,「唯心淨土」也。 以無壞無襍故,此燈彼燈,不相混亂。心自是心,佛自是佛,淨土自是淨土。即此土眾生,念彼土之佛,而求往生。此即理之事,西方淨土也。 雖分事理,實非兩途。 若局於西方,而不達唯心,則得事失理。雖未能稱理,佛神力故,亦得往生。雖居下品,亦無退轉。 若局自心,而不求西方,則事理俱失。 以不求生,故不得往生,此失事也。 以不知心外無法故,定執此方寸為心,昧心法圓融之旨,此失理也。」[52] |
明.袾宏(1532~1612,淨土宗八祖)述 | 《阿彌陀經疏鈔》 | 蓋繇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承上殊因妙果,正繇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無念之念,謂之真念。又念體本空,念實無念,名真念也。生無生者,達生體不可得,則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是名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如後教起中辯。故知終日念佛。終日念心。熾然往生。寂然無往矣。心佛眾生者。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蓋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諸佛心內眾生,念眾生心中諸佛也,故云一體。中流兩岸者,娑婆喻此,極樂喻彼。始焉厭苦欣樂,既焉苦樂雙亡,終焉亦不住於非苦非樂。所謂二邊不著,中道不安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巳>已]矣。」[53] |
明.袁宏道(1568—卒年不詳)撰 | 《西方合論》 | 二惟心淨土者。直下自證當體無心,即是淨土。 如《維摩經》云: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經文繁多,不能廣引。 大約謂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夫心是即土之心,土是即心之土。心淨土淨,法爾如故。此語豈非西方註脚。多有執心之士,卑此法門,以為單接鈍根者,由於心外見土故也。夫念即是心,念佛豈非心淨。心本含土,蓮邦豈在心外。故知,約相非乖惟心,稱心實礙普度矣。[54] |
清.虞執西.嚴培西同錄 | 《雲棲淨土彙語》 | 蓮池大師:「有謂「唯心淨土」,無復十萬億剎外,更有極樂淨土。此唯心之說,原出經語,真實非謬。但引而據之者,錯會其旨。 夫即心即境,終無心外之境。即境即心,亦無境外之心。 既境全是心,何須定執心而斥境。撥境言心,未為達心者矣。 或又曰:臨終所見淨土,皆是自心,故無淨土。不思古今,念佛往生者,其臨終聖眾來迎,與天樂異香幢幡樓閣等,惟彼一人獨見,可云自心。而一時大眾,悉皆見之。有聞天樂隱隱向西而去者,有異香在室,多日不散者。夫天樂不向他方而西向以去,彼人[巳>已]故,此香猶在,是得謂無淨土乎。 圓照本禪師,人見其標名蓮品。豈得他人之心,作圓照之心乎。 又試問:汝臨終地獄相現者,非心乎? 曰:心也。其人墮地獄乎?曰:墮也。夫既墮地獄,則地獄之有明矣。淨土獨無乎?心現地獄者,墮實有之地獄。心現淨土者,不生實有之淨土乎? 寧說有如須彌,莫說無如芥子。戒之戒之。」[55] |
[1] 隋.慧遠,《大乘義章》卷19(CBETA,T44,no.1851,p.834,a10-22)
[2]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卷6(CBETA,T36,no.1739,p.759,b20-p.760,a4)
[3]明.袁宏道,《西方合論》卷1(CBETA,T47,no.1976,p.390,a11-p.392,a27)
[4]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卷6(CBETA,T36,no.1739,p.759,c22-26)
[5]明.袁宏道,《西方合論》卷1(CBETA,T47,no.1976,p.390,b11-23)
[6]《維摩詰所說經》卷1〈1佛國品〉(CBETA,T14,no.475,p.538,b26-c5)
[7]隋.智顗,《維摩經玄疏》卷6(CBETA,T38,no.1777,p.560,b15-21)
[8]釋智諭,《佛七講話四、五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331
[9]釋智諭,《佛七講話第一集》,(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80
[10]同前註,p.109
[11]同前註,p.154
[12]釋智諭,《池畔蓮鈔一.二集蓮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6),p.314
[13]釋智諭,《佛七講話第一集》,(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50
[14]釋智諭,《佛七講話二、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162
[15]釋智諭,《佛七講話第一集》,(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48
[16]釋智諭,《佛七講話二、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287
[17]明.袾宏,《阿彌陀經疏鈔》卷2(CBETA,X22,no.424,p.634,b19-21//Z1:33,p.196,a16-18//R33,p.391,a16-18)
[18]釋智諭,《側聞散記第三集》,(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1996),p.100
[19]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卷1(CBETA,T47,no.1970,p.255,c9-15)
[20]釋智諭,《佛七講話四、五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293
[21]五代.延壽,《宗鏡錄》卷15(CBETA,T48,no.2016,p.496,b14-15)
[22]釋恆清,〈禪淨融合主義的思惟方法─從中國人的思惟特徵論起─〉,《臺大哲學論評》,第十四期,1991.01,p.242
[23]釋智諭,《佛七講話第一集》,(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94
[24]同前註,p.158
[25]《維摩詰所說經》卷2〈8佛道品〉(CBETA,T14,no.475,p.550,a1-2)
[26]釋智諭,《池畔蓮鈔一.二集蓮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6),p.153
[27]釋智諭,《師父的話》,(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6),p.74
[28]釋智諭,《佛七講話二、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104
[29]同前註,p.273
[30]《佛說無量壽經》卷2:「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CBETA,T12,no.360,p.272,b16-c10)
[31]釋智諭,《佛七講話二、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249
[32]參閱釋惠敏,〈「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1997.07,p.28
[33]釋智諭,《佛七講話二、三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112
[34]釋智諭,《佛七講話第一集》「如果你成天不是起心礙境,不然就是引境礙心,這種是大愚癡人。不要說往生不得,他連保住人身都難以辦到。所以大家要注意到,如果心要一起障礙,環境使你心起障礙,或者是你的心對環境起障礙,趕緊念佛。總教你活得自自在在,那你臨命終時,才能灑灑脫脫,才能得往生。如果起心礙境,引境礙心,都是叫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那是生死流。」,(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305
[35]釋智諭,《佛七講話六、七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49
[36]釋智諭,《佛七講話四、五集合訂本》,(臺北:西蓮淨苑出版社,2002),p.74
[37]釋印順,《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85),p.182
[38]參閱林朝成,〈心淨則國土淨──關於佛教生態觀的思考與挑戰〉,《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85
[39]參閱平川彰,〈淨土之現代意義〉,《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exchange/conference/3cicob/Abstracts/Hirakawa.htm(檢索日期︰
[40]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卷6(CBETA,T36,no.1739,p.759,b20-p.760,a4)
[41]唐.懷感,《釋淨土群疑論》卷1(CBETA,T47,no.1960,p.34,c10-17)
[42]唐末五代.延壽,《宗鏡錄》卷21(CBETA,T48,no.2016,p.533,a24-b3)
[43]唐末五代.延壽,《萬善同歸集》卷1(CBETA,T48,no.2017,p.966,b26-p.967,a10)
[44]宋.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1(CBETA,T37,no.1754,p.282,b17-21)
[45]南宋.宗曉,《樂邦文類》卷4(CBETA,T47,no
[46]南宋.宗曉,《樂邦遺稿》卷2(CBETA,T47,no.1969B,p.241,b9-15)
[47]南宋.宗曉,《樂邦文類》卷4(CBETA,T47,no
[48]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卷2(CBETA,T47,no.1973,p.312,a14-b5)
[49]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卷2(CBETA,T47,no.1973,p.315,b6-9)
[50]元.天如則,《淨土或問》卷1(CBETA,T47,no.1972,p.295,a2-14)
[51]明.妙叶,《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卷1:(CBETA,T47,no.1974,p.357,b20-24)
[52]明.大佑,《淨土指歸集》卷1(CBETA,X61,no.1154,p.375,b10-c1//Z2:13,p.63,d10-p.64,a7//R108,p.126,b10-p.127,a7)
[53]明.袾宏,《阿彌陀經疏鈔》卷1(CBETA,X22,no.424,p.606,b8-24//Z1:33,p.167,d11-p.168,a9//R33,p.334,b11-p.335,a9)
[54]明.袁宏道,《西方合論》卷1(CBETA,T47,no.1976,p.390,b11-23)
[55]清.虞執西、嚴培西,《雲棲淨土彙語》卷1(CBETA,X62,no.1170,p.16,c19-p.17,a11//Z2:14,p.81,b9-c7//R109,p.161,b9-p.162,a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