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科學人》未知死,焉知生

人生在本質上,是不斷朝向「死」的「生」, 「死」,究竟是一扇門,還是一堵牆?生命意義繫乎此問。

撰文╱孫效智




重點提要
■ 研究死亡課題,必須統整不同學科的觀點,才能掌握死亡的完整意義。
■ 人們渴望永恆與死後世界的原因,除心理學的分析外,還需要科學、哲學與宗教的攜手合作與彼此對話。
■ 生命朝著死亡邁進,對於死亡的看法,將影響一個人的人生態度。

想要掌握死亡的意義及其與人生整體的關聯,需要科學、哲學與宗教的攜手合 作。科學是在特定觀點下探究死亡,其對理解死亡的貢獻是特定而有限的,就好比大拼圖上的一個小拼塊,掌握個別拼塊固然是重要的,但這並不等於掌握整個拼圖。宗教是另一種拼塊,提供有關死亡的信念。信念固然是超越理性的,但卻必須接受理性的檢視,並透過理性在生命拼圖上來予以定位。

統整個別學科與宗教信念正是哲學的本務。哲學固然不該忽略個別拼塊的內涵,而應與之對話,但哲學更該關注整個拼圖的輪廓。哲學的意義正在於從理性與經驗出發,統整不同學科與宗教的觀點,構建完整的死亡與人生圖像。 死亡是一個如此重大,且與每一個人休戚相關的課題,無論現在或過去、東方或西方,都受到普遍的注意與關懷。也因此,透過理性與經驗來思考死亡課題,也意味著要以人類長期累積的成果與智慧,做為資糧來進行探究,而不是只依靠自己的經驗與理性。果如此,哲學分析者就彷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眺望,自然有機會看得更遠,也看得更清楚。

挑戰死亡的普遍性

死亡學的教科書常提到,死亡有四個特徵:無機能性、不可逆性、因果性與普遍 性。前三者描述的是生物特徵,普遍性則具有哲學的意涵。死亡的普遍性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說,所有生物都會死;第二層則拉到人類的範疇來說,所有人都會死。但若以生物學的角度檢視普遍性,就會發現普遍性的第一層意義有些站不住腳,例如英國的老化專家寇克伍德在〈長生不老夢難圓〉(見32頁)中提到,有些生物如水母或水螅,如果沒有受傷或被掠食者吃掉,是永遠不會死的。這個觀察如果屬實,那麼,死亡學的論述便應受到生物學的指正,換言之,並非「所有生物都會死」,而是「大部份生物都會死」。 人是不是都會死呢?這是第二層的問題。古今中外的人都經驗到「人生自古誰無死」,人皆有死的普遍性是可以確立的。人的死因不外乎疾病、創傷與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與創傷發生的機率將越來越高;老化則是生物體本身的機制,目前沒有人確切知道如何減緩老化,至於停止老化、讓人長生不死,則更是天方夜譚。依此,「所有人都會死」大概仍是確立的事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