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道場生活體驗營p.3


最後一堂道場實務體驗:慧運法師教授梵唄菩提
淨苑逢初一、十五叩早晚鐘;明天逢農曆七月初一,大夥準備現學現賣囉!
淨苑宗風3:慧道法師教授教宗般若

一個每天睡十二個小時、夢見自己是個乞丐的國王;

一個每天睡十二個小時、夢見自己是個國王的乞丐。

1. 這兩人的生活真有什麼差別嗎?

2. 我們是乞丐?還是國王?我們是睡夢?還是清醒?

3. 什麼樣的生命故事是

深刻又有意義?它的關鍵在那裏?


「和尚道影第三集──餐法味老和尚:「一切法因緣生,因緣生,沒有自性。沒有自性,就空。...還有一個方便:念佛。...雖有關卡,這是一把鑰匙...希望大家不要失掉它,捉緊線索,好好辦道,苦幹一場。(望著師父的背影,突然...)

從老和尚追求真理的生命故事中,相信大家可以從中體會,得到啓發。

各位!看到那個關鍵了嗎?找到那把鑰匙了嗎?這是我們終身學習的生命課題。
「如何讓生命豐富、快樂又有意義?
末了,慧道法師說了一個"生命、老虎、夢"的故事。

下午~
和尚講授慧學-思考、記錄與創作
和尚一一點名...
和尚:這個課是為什麼而設計的?
學員1:弘揚佛法。
學員2:慧學。
和尚:點名跟我們上課這件事,有沒有什麼關係?
學員:認識大家。
和尚:認識是學習的初步,上午講般若...妙智慧-如實地認識這個世界,乃至萬事萬物的道理。佛教所要認識的道理是什麼?
和尚:我剛剛用名字來認識大家,除此之外,還要有什麼樣的體悟,才算智慧?(無常、無我)一般人作完名字的認識以後,通常會起分別的習慣,分辨怨親好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生存的本領:找親友。人類古早以前搶食物,(以自我為中心)先作怨親的分別。
除了我之外,還有親友(把我擴大,只有我是沒辦法生存的)。我們想辦法要去認識,除了人以外,還有其他的事物...但是,這還不算有智慧。為什麼?畫清敵友有什麼壞處?有沒有永遠的朋友、敵人?(沒有)為什麼?(無常)
當我們畫清敵友的界線時,並沒有體悟無常。
EX:美國與日本,於二戰時曾經是敵人,現在他們卻有共同的敵人-中、俄。
能够理解無常、無我,才符合事實的發展。所以,智慧有一個很基本的原則,如何去思考無常、無我。
我們思考是靠什麼材料?五俱起意識。
*思考與理性思考
#思考-思業-無表業-意業
思考是一種業,「作業:測驗我們的意業。
用什麼方式交作業?文字、口頭報告。
將決定的事情表達出來-行為(舞蹈、體育、音樂),語言。
佛教在講智慧時,包括思考與行為。
禪那:意譯靜慮-靜下來好好思考。
*思考的目的與過程
#目的:求取答案
#過程:1. 困擾、疑惑、不確定...2. 分析、尋找、質詢...
佛教中思考的目的?
學員1:了生死。
每一個時期有他們關注的問題,年輕人關注什麼?
學員2:解脫。
和尚:從學業、工作解脫。我們每一個人想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相同...
*何謂理性思考?
#思考:有目的。
#理性思考:有目的,有方法的思考。
這個體驗營,經過思考,訂出題目、課程內容...
和尚:您們道場生活體驗營開會多少次?
法師:十次。
和尚:有沒有可能討論三次就達成目的了?(有方法的)
*創造性思考
#不理性(irrational)違背理性
#非理性的(non-rational):例如「創造性思考-創意
佛教之所以被稱作佛教,釋尊的覺悟其實是非常有創意的。
什麼是生死?很多人看到生死,愈接近時很害怕,而希望不死;許多宗教家、哲學家開始找尋一個不死的東西...(常見)。
釋尊思考到...十二緣起
為什麼會有生死?如何解脫生死?為什麼會貪生怕死?(貪愛、無明)
釋尊找解脫生死之道,反而是去面對生死、接受生死。
沒有永遠不變的我,不變的生死...沒有的話,人生目的也沒有了,可以胡作非為...
釋尊又不是否定真我,落入另一邊(斷見)。
婆羅門教--佛教--反婆羅門教
一因論--因緣論--無因論
常恆--不常不斷--斷滅
兩種路線中,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智慧。
「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
《中論》卷1〈1 觀因緣品〉:「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CBETA, T30, no. 1564, p. 1, b14-17)
所有佛教的智慧,都在這個地方,希望找到解決之道。

ps.明天輪職光明寺,得先走了...先記到這兒,明年暑修會,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