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像兩種不同朋友的...快樂


....2010/7/31台中蓮友結夏供齋.佛法分享~

陪法師去醫院

一位病患看到我們很驚訝。她說:吃素也會生病哦!

我們問她:您有吃素嗎?

她說:對啊!我生病以後,人家說吃素比較好,我就吃素了。

所以,她吃素是為了什麼?身體好。

您們有沒有吃素,您們吃素是為了什麼?慈悲心的增長。

兩個目標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一個向外、一個向內,一個是看的見、另一個看不見;所以,一個會壞、一個不會壞,一個隨著時間愈久愈沒有希望、一個隨著時間愈久愈有價值。

當一人把他努力的目標放在看的到的地方,終有一天得到兩個字"失望"

但是,當一個人把目標放在內在、放在未來他得到的,是一個可以讓人永遠滿懷希望的人生。

大家今天來供齋為的是什麼?如果為的是眼前的利益,那麼就太可惜了。

最近,有一位朋友問:為什修了布施,卻沒有更富有如果,他從此不再布施、不再作善事了,是不是很可惜?

布施是一件善事,行善得樂果。這個果,什麼時候會結?報有三:生、現、後。

現在,我沒得到樂果;原因,是我現在行善的關係嗎?過去、現在、未來

善因

→樂果

惡因

→苦果

這是一個真實不虛的因果關係;如果我們把它放在心裡。

今天,不管遇到什麼困境,都不會改變我起善心、善行的決心。那麼,我們的未來是決定光明。

只是很可惜,我們有時候就忘了

我們都跟孩子們說:不要交酒肉朋友

酒肉朋友是什麼樣子?

是不是有一種快樂,就像酒肉朋友一樣經不起考驗。

當我們富裕的時候出現,貧窮的時候就散了(財)。

當我們健康的時候、年輕的時候出現,當當我們身體不舒服、年紀大了、臉皮皺了,它就走了(色)。

當我們被人讚歎、名聲、地位很高的時候出現,一旦輪到我們下台的時候,它就溜了(名)。

當我們吃飽、吃好、睡飽的時候出現,吃不飽、睡不好的時候,它就不見了。

是不是有一種快樂,可以像「生死與共的患難之交」?

不分貧富貴賤、就算生病了躺在床上,他還是寸步不離,有沒有這一種快樂?

我們都有,而且還一樣的,沒有誰多、誰少的,我們的本性、佛性,成佛的可能性。把它找出來,不管遇到什麼困境,乃至於到生命的最後一天,我可還是可以保有生命的價值與希望。

怎麼把它找出來?有很多的方法...只要這個方法,可以讓我們的慈悲、智慧..日日增長的,都是。

老和尚:我們要用一句佛號喚起各人的法身。

每一次念佛的時候,都在提醒我們用慈悲、智慧處世待人,和我們的法身、佛性相應。

乃至於臨終,我們念佛求往生,也是為了往生西方以後,可以成就佛道(智慧)、迴入娑婆度眾生(慈悲)

學佛的人很殊勝的地方,就在於他生命的價值是與日俱增的。

很多老人家,覺得老了就沒用了。

人就算老了、病了,只要懂得提起善念,他仍然不斷地在為未來種下善的種子。

如果您和我一樣想要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就算躺在病床上,只要念佛,我們蓮花仍是日日增長的。

最後,我們一起將所作迴向......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阿彌陀佛

師父講「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西蓮淨苑.智諭老和尚《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拾遺卷第六

【經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  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釋文】

  是能觀之智,菩薩救苦之悲願也。

  世音是所觀之境,眾生稱念菩薩名號祈求救苦也。是故菩薩觀察世間,尋聲救苦。

  能觀之智是一,所觀之境無量。一即無量,無量即一,故菩薩神通悲願不可思議,一月千江,千江一月。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入流亡所者,入聞性流也。

  聞性以無性為性,不隨相轉。若隨相轉,便是聞識,而不入聞性流矣。

  既入聞性流不取於相,故稱亡所者,所取之相也。

  第一句意謂:既入聞性流,便無所取之相也。

  如果所入之境相既寂,則不染心,一心清淨,了無罣礙。

  動靜二相,皆由境生,心隨境轉,乃有念起。

  今所入之境相既寂,一心清淨念亦不起,故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如是修習,漸漸增進。乃得能聞之念,與所聞之聲塵俱盡,內不住根身,外不住器界。甚至不住聞所聞「盡」之「盡聞」,於是能所覺之分別亦。如是一無所住,了無罣礙。能空之心與所空之塵皆滅。生滅俱滅曰寂滅,故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明所獲勝功德也。

一者上合諸佛本覺妙心,與諸佛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一切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農曆6月19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僅以以文紀念之。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伴生.伴死

《最後期末考》「艾莉卡的父親過世一個月,他憶起當時背負的責任,忍不住在電話那頭哭泣。「你知道最後這幾個月死亡被提過幾次?...「一次...除此之外,其他人都只提到怎麼治療我父親。為什麼我們照顧瀕死病患時做得那麼差勁?
生命,本是向死的存在。為什麼,聰明的人類卻仍是用盡力量,只為阻止他的到來?

大表哥的結婚照...這一張照片裡,盡是無常的痕跡...


1992第一次面對至親的往生,那一年高一...


清晨,遠在高雄的小舅打電話來:外公(肝癌末期,堅持不接受西醫的治療;檢查出肝癌末期,開始吃素念佛。法師去探望時,只說:以後要麻煩您們了。從不說痛、從不喊苦...到往生前尿失禁的褲子,也不讓外婆代勞...。早上5點多,外婆泡好牛奶,請外公起來喝...)在睡夢中,往生了。那一年,外公69歲...媽媽,從放下電話開始流淚...我沒有回去念佛,因為下午要上吉他課 (上中學的夢想之一)。
1994高三下學期,聽說外婆 (戴太陽眼鏡,著套裝)病了...
舅送他去醫院,沒多久進了手術室,再住進加護病房...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
二姊陪媽媽去看外婆,回來後告訴我:外婆身上插了管子,不能說話;但,頭腦清醒,想回家...。回到宿舍,哭了一夜,也禱告了一夜 (當時,信主的我,知道外婆和阿彌陀佛比較熟,請求阿彌陀佛去幫助外婆);同寢的同學,也都為外婆祝福。聯考前,外婆往生了...我堅持回去看她...外婆坐著救護車回來了,只穿一件薄薄的上衣和紙尿褲,護士小姐拿著一顆像球的東西,規律地擠壓著...外婆再也不會醒過來了,她是這麼好的一個人,這麼賢慧的妻子,這麼慈愛的母親...這麼辛苦地跟著外公打拼了一輩子。
第一次這麼近地面對生命的消逝...突然,打了一個妄想,有一天爸爸、媽媽...我都要這麼躺著。
不管怎麼樣,今天決定跟著徹夜念佛;如果這樣,外婆可以舒服一點(的話)...
外婆的往生,開啟了認識佛法的因緣...上了大學,不再參加團契,卻加入了佛學社...
2004 出家後4年,祖母往生...
「阿公剛生病時,家裡的人都很不能接受;說無常、談生死,連有學佛的大姊也覺得不妥。因為大家覺得,阿公一向健康、開朗,只是跌倒而已...似乎還不必談的這麼遠。
"死亡",還沒生病,不想要談;生病了,更成了一種忌諱。
不止東方國家如此...有人的地方,幾乎都是這樣。或許,這一塊正是聰明的人類,最不能伸展觸角的地方吧...
當想到外婆那生命中最後的一段,我還是說了,直接跟阿公說了...
「阿公,我好希望您可以好起來,可以當更多孩子的阿祖,可以再去您最喜歡的日本玩...
阿公,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還有孩子們都很孝順,他們也都這麼希望。
但是,阿公,如果有一天,您的身體真的不能再用了,我們就請阿彌陀佛帶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換一個更好的身體,好不好?
去那裡,您還可以看到阿嬤哦!那裡沒有壞人,大家都會彼此照顧,就像菩薩一樣.....而且,去到那裡,我們都會飛,想去哪裡只要想一下就到了,比日本還要好玩;要吃什麼,要穿什麼...都是想一下就有了...
因為,都是想一下就有了。所以,不能亂想...不然,到時候想錯,就麻煩了。
極樂世界的東西是用想的就有,要去極樂世界也是用想的。想什麼呢?想阿彌陀佛...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心裡念阿彌陀佛,我們每一次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請阿彌陀佛來一次...
現在,您可能覺得很不舒服....這一次,是我們在這個世界所受最後的苦了。只要挨過去,就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了。
阿公是很勇敢的,每一次很痛的時候,就念阿彌陀佛好不好?
現在我們就要練習控制我們的念頭,不管多痛、多不舒服...都不要輸給這些感覺,都可以念阿彌陀佛。
這個身體就像一台車子,已經開很久了,壞了要修理,如果修不好,我們就把它丟了,換一台新的...而且,要換就換最好的,換極樂世界的身體不會生病的、清淨莊嚴的、智慧光明的...)
阿公,您要去西方極樂世界等我,我會去哪裡找您,爸爸媽媽也會去;如果您去別的地方,我們就找不到您了。好不好?
阿公跌倒後,第一次去看老人家...問的每一個問題,阿公都說:好。後來,拿出帶去的「放棄急救同意書」;阿公二話不說,拿起筆就簽了。...雖然簽了...有一次阿公在醫院喘不過氣來,醫生還是問:要不要插管。媽媽知道:不插比較好(因為看過外婆插管,擔任醫師的姊夫也說過插氣管對病人是很不舒服的...);但她不敢決定。打電話給我。我說問阿公吧!她問了,阿公說:不要。我傳了封簡訊給叔叔、嬸嬸們:我們尊重阿公的決定,好嗎?他們都同意了。...阿公還說:我要火化、要助念、要跟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
阿公走了,很安詳地離開了我們...這一次,終於沒有了遺憾與愧疚。

《楞嚴經》
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 
却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 
摩登伽在夢 誰能留汝形...

儘管,我們都明白...這不過是一場夢;然而,要讓夢中人從夢中甦醒,卻是那麼地不容易...進入他的夢裡,...
讓她知道您很捨不得她受苦,更希望她好起來;但是,如果身體真的壞了,請她去西方極樂世界等妳。怎麼去呢?現在就開始練習念佛,阿彌陀佛聽到了,會來陪我們一起承受。如果我們和這個世界還有因緣,請阿彌陀佛讓我們勇敢強壯;如果因緣盡了,請阿彌陀佛和菩薩們來接我們,讓我們不用一個人孤單地離開...悄悄地告訴她,好嗎?
曾經聽過這樣一位念佛人的故事:一位生命即將進入尾聲的漸凍人...當大家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時...他說:「如果我現在所受的苦,可以換來將來的往生西方;那麼,一切都是值得的了。
讓生命存在的價值與希望,不因外在形式的改變而消失...儘管年華老去、儘管病苦交煎...儘管死亡就在不遠。我們在等待,不再是等待呼吸與心跳的停止,而是等待下一個嶄新的未來...念佛吧,念出我們本具圓滿光明的佛性...我們將為此生畫下最閃亮的句點,走向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佛道,載著滿滿的資糧;還入娑婆,繼續我們未完成的菩薩事業...

《最後期末考》「不論我們是不是醫生,人生最艱難的功課,可能便是面對自身的衰亡。就像佛洛依德(Freud):在潛意識中,我們每個人都確信自己強健不衰。 當我們日復一日地忙於日常事務,幾乎不可能想到生命是有限的。然而,唯有展開這些討論,才能保證我們的病人以及所愛的人獲得善終(不管每個人怎麼定義「善終)。佛洛依德接著寫道:我們都記得這句老生常談:欲求和平,必先備戰。可以改寫成:意欲求生,必先知死。「為死亡做準備,可能是人生所有考驗中最艱難的一頁,但到頭來,只有通過這項考驗,我們才能自在地存活。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淨苑的茶餘飯後-會念佛的蟲

時間:某日早齋後...
地點:大寮
讓師:「農法師,告訴您一件很神奇的事...昨天晚上,就寢的時候,忘了關靠山的窗(夏天睡覺不用吹電扇,還要關窗...);半夜,被小蟲的叫聲叫醒...還聽到一隻蟲在念阿彌陀佛。

收坡時,從大寮走上來...見到住對面寮房的豐法師,正蹲在如意寮外洗廁所用的拖鞋...
豐師:「讓法師,我昨天晚上作夢,念佛有沒有吵到您?
讓師:「是您哦!我以為是蟲耶!剛剛還很興奮地在大寮跟農法師說:有一隻蟲會念佛...半夜可以被阿彌陀佛叫醒是很幸福的,一點都不吵;以後常念,功德無量:)

ps.淨苑的禪聲...不同凡響,晚課6:30結束,就換他們唱啦!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淨苑-淨土小組NOTE

阿闍黎...ps.雖然阿闍黎說不要這麼稱呼他!
小組平常在文殊室,每週一次的研討...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天改到蓮風樓來...
這裡平時是週日兒童讀經班(小班)上課的地方...我們像不像小班的...
今天討論的主題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 〉願文與往生論》論文的比對...
您發現了嗎?四十八願 〉願文中有關眾生的部份較多,而往生論》論文偏重於對淨土的敍述,這是為什麼呢?立於什麼不同的角度所產生的差異?各有什麼作用呢?....
結果....大家對第35願「國無女人願...男女平等不平等....討論的如火如荼...時間到了...
阿闍黎說:今天沒有談到想要說的,不過這樣研討也很好...下課啦!
<腦力激盪>
阿闍黎問:如果西方沒有女人,那麼有所謂的男嗎?
同學們問:男和女,到底指的是身體還是思想?....或者只是一個代名詞?
或者...我們應該討論的是,怎麼轉女成男、轉凡成聖、轉娑婆穢土成極樂淨土...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醫院陪行手扎 (一)5Axx-1

空調...2天以後,才聽的到禪鳴...


第一天上午,往病房報到時...先在會議室填資料...
一位已經開過刀的病友:「吃素也會得哦!我以為吃素不會...我現在吃素耶!
聽的出來,她很擔心自己的病,更擔心死亡這一天的到來。
生病不可怕,怕生病才可怕。(中學時,有一回考試前,趙神父站在司令台上,對我們精神講話:考試不可怕,怕考試才可怕。)

來到病房,隔壁床是一位老菩薩,媳婦陪伴著;到晚上,換女兒來陪。隔天一早,兒子上班前先來探望;中午,另一位媳婦來接她出院。孩子們對媽媽總是輕聲細語....老菩薩算是幸福的了。
老菩薩也擔心著....化療再也敵不過癌細胞....只是,孩子們總是說:媽媽,不要擔心,會好起來的。....媽媽也不忍心再提了。
...有誰可以和老人家分擔心裡的擔憂?

第二天下午,老菩薩出院了;一位年輕的女孩住了進來。
她的姊姊、表弟、表妹聚在一塊兒,在A5xx-1
因為小姊姊做第一次的化療前,需先住院埋管。
整個晚上,大家談電視、談網購...連舅舅穿的衣服、爺爺給的零用錢都談了,就是不談姊姊的病情。表弟、表妹回去了,大姊姊留下來陪她...

第三天一早,女孩的媽媽來了....
媽媽看到我們準備出院,過來與我們聊聊...
「我年紀大了,年輕時,先生就走了;現在,女兒生病...環境又不好。我都有在拜拜,有時候,也念觀世音菩薩啊!
法師拿了念珠要與她結緣...後來,她收下我那一串較小串的手珠。
女兒要很勇敢,媽媽要更堅強...
有誰來讓她知道:生命可以圓滿,就算只有媽媽,就算醫生說我得了癌症...


面對生命裡的無常....不再是困頓,而是再一次觀照生命的緣起。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隨想...FB的7日之癢

才七天...已經開始感到疲憊。
需要休息,但也不必大老遠跑到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吧!
是陪行的...正好也讓自己休息一會兒。
當然,不可能帶著小黑。或許,它也需要休息。或許,機器也是會累的...
帶上一串念珠,和兩本書...
三天以後回來。
amitabha bless...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西蓮淨苑.華嚴壇










婆羅浮屠 (Borobudur)為藍本,

慧常法師構圖,

水泥師傅和法師們合力施作完成。